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腰彝族

鎖定
石屏縣北部的哨衝、龍武、龍朋三個鄉鎮,居住着全世界僅有的3萬多花腰彝人。花腰是雲南彝族尼蘇支系的一部分,花腰並非自稱,是他稱。因婦女們的服飾色彩豔麗,精美大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花腰彝族” [1]  ,俗稱“花腰彝”。花腰彝的民居,是彝族地區特有的土掌房。其牆壁和屋頂用土夯築而成,冬暖夏涼,且屋頂家家相連,上一家房頂即可跑遍全寨。 [2-3] 
中文名
花腰彝族
方 言
彝語
語 言
漢語
別 名
花腰彝
文 字
漢字
人 口
3萬左右
信 仰
祖先崇拜
地 區
哨衝、龍武、龍朋

花腰彝族花腰婚俗

對煙親
花腰彝族婚俗。秋收之後,青年男女盛裝相聚,對歌聯。對歌時,男方輸了則買銀器裝飾品送與女方;女方輸了則買香煙送與男方。當地人稱此為“對煙親”。 [4-6] 
傳統婚禮
2005年10月列入玉溪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民俗類)。婚禮是花腰極具儀式感的民俗活動,是一個人成年的標誌及成家立業的開始。花腰彝婚禮包括男方家取親、過門坎嬉戲、新郎新娘拜堂掛紅認親、宴席敬酒、搶吃花飯送吉福、出嫁送彩禮等環節,包含了花腰彝敬老愛幼的美德和建設美好家庭的願景,婚禮大多在當年的十月至翌年二月期間舉行,婚禮場面熱鬧喜慶祥和。 [6] 

花腰彝族花腰歌舞

在四絃琴引頭下,花腰歌舞曲調流暢歡快,歌詞豐富,歌以合節,腹前擊掌、頓足踏地、腰略彎,集體圍火而跳。花腰歌舞曲調分為72調,多為情歌和敍事長詩,它的舞蹈保持了漢代以來的原始的踏歌遺風,音樂曲調優美動聽,旋律節奏感強,有演唱、對唱,邊舞邊歌等形式,舞蹈人數不限。
花腰歌舞唱的是四三拍子,跳的是四二拍子,這在世界音樂舞蹈中是獨具特色的。上面動作簡單,但舞步變化較快,步子小且快,由順腳、合腳、叉腳三類組合。如果是節慶日,他們便必跳“阿索喂”。“阿索喂”屬藉助唱腔取調名的一種歌舞形式,演唱時邊歌邊舞,圍圓跳躍,故又名“大團樂”舞。而每當夜幕降臨,姑娘、小夥子們便圍着篝火跳起了“雜弦調”,這種調分慢調和快調,節奏輕鬆,活潑有規律,邊歌邊舞。這種歌舞形式曾被中美文化交流中心的專家稱為「作曲家憑靈感無法創作的優秀民歌」、「具有世界性的民族音樂精品」。

花腰彝族祭龍舞龍

他們崇拜龍,其祭、舞龍神秘而別具特色。
這裏的龍有雌雄之分,女子舞青龍即雌龍,男子舞黃龍即雄龍;雙龍共舞,雌雄相戲鳳先飛。彝族每年都要舉行祭龍儀式,逢十二年一輪的馬年、馬月、馬日,則要祭大龍,彝語叫“德培好”節。每個寨子都在附近的山坡上選有一棵龍樹。祭龍進,先推選一全德高望重的老人為“龍王”,由龍王帶瓴大家拜龍樹、祭龍神。祭龍是一項神聖的活動,龍王領着大家抬上香燭、活豬、果菜等供品,上山拜祭龍神。在坡腳,有三排小櫟樹組成的一個通道,任何人都要過了通道才能上山,絕不許亂竄,不許走錯,出來時也是如此。點燃香燭、獻上供品、拜祭龍神,一般人只能在兩個神壇前拜祭,第二個神壇以上就算禁區。除了龍王可以上去之外,不論何人踏上半步即是犯了大忌,都會受到懲罰。而龍王上到龍樹跟前做些什麼,也就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了。

花腰彝族舞龍

拜祭以後就把龍接回寨,要的龍便有了靈性,彝龍隊舉着巨龍進村走寨,為村民們驅除邪氣,祈求平安。而最開心刺激的就莫過於舞龍了。
這裏的龍有雌雄之別。姑娘舞青龍即雌龍,舞龍姑娘年齡都在15至18歲之間,年輕力壯。舞龍頭的白翠林17歲,從12歲就開始學習舞龍了。一條長龍由12個姑娘共舞,代表12生肖,也代表12年。花腰姑娘舞龍,有獨到之處,龍頭一動,虎虎生風:才見姑娘倒地平舞,翻起千層浪花,又見長龍破空而出,蕩起萬朵祥雲。村民們眼隨龍躍,情隨龍騰……舞龍活動結束後,人們跳起歡樂的煙盒舞
彝族尚黑,以黑為貴。姑娘們舞青龍,可看出其母系文化的濃郁色彩;在彝族的傳統觀念裏,世間萬物都分雌雄,雌雄相戲萬物繁茂。正是這深厚的文化底藴,使這花腰彝在歲末,到北京參加“中華喜迎新世紀彝龍大賽。”獲金獎;迎澳門迴歸時,又應邀在天安廣場作表演,在北京颳起一股“雲南中華龍世紀風”。

花腰彝族服飾文化

以手工方式生產和製造了極其豐富、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婦女們一邊勞作,一邊刺繡的樸實的農村婦女,通過一代傳一代,長輩帶小輩,母親帶女兒,婆婆帶兒媳, 口傳心授這樣一種古老而又傳統的傳承方式,講述着花腰彝服飾上的每一個符號背後的寓意和故事,形成了花腰彝繡在服飾上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 [2] 
一是花腰彝服飾古代鎧甲的形態,象徵着中華民族勇敢堅毅不畏艱險的民族氣節。花腰彝是古滇國時期彝族六組的“武”“乍”聯盟後裔。首都“納特”戰亂時“武”“乍”聯盟身着鎧甲一路戰鬥,穿越密林遷徙到石屏龍武、哨衝一帶繁衍生息,屬雲南彝族尼蘇支系,俗稱“花腰彝”。所以花腰彝服飾至今保留着明顯的古代鎧甲形態。花腰彝女性用一針一線的温柔,鐫刻祖先和歷史,那些生死拼殺、漫長遷徙、圖騰崇拜、自然物等全部繡成花團錦簇的模樣,服飾的各部配件,幾乎都有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或喻指開天闢地,或暗示祖先遷徙,或記述征戰拓疆,或表白某種崇尚,象徵着我們花腰彝羣眾面對困境敢於鬥爭,是一個勇敢的、剛毅的、堅強的民族。
二是花腰彝服飾紅紅火火的色調,象徵着中華民族驅散黑暗追求安定的民族信仰。花腰彝崇尚紅色,整套服飾以紅色為主色調,他們對紅色的崇拜與火有密切的聯繫。火夠帶給人們温暖、力量;他們認為火是一種神,可以驅散黑暗中的一切鬼邪,給人們帶來平安。他們對火的崇拜轉化為對紅色的喜愛,於是把紅色點綴在服飾上紅色火焰紋樣圖案繡滿了他們的衣服,花腰彝婦女的服飾上,以領口上的齒牙形太陽圓圈紋為中心,從肩峯、袖口到下襬,全織着火紅的火焰紋圖案,既如太陽噴發的烈焰,又如像一團團正在燃燒的火焰,反映了他們對火的拜,所以紅色也成為了花腰服飾的色彩基調之一,花腰舞視紅色為生命之色,寄託了濃厚的情感,七色光裏面的紅色是主色調,是什麼都掩蓋不了的,紅色象徵着去災滅邪,給人們帶來幸福,同時也象徵着彝族人像火一般熱情勇敢的民族性格。
三是花腰彝服飾美輪美奐的圖案,象徵着中華民族熱愛自然崇敬質樸的民族心態。繡花的圖案靈感來源於生活。其中,植物圖案以彝族“花王”馬纓花在刺繡服飾中最為常見;動物圖案以喜鵲、鴛鴦、蝴蝶等鳥、蟲類為主;幾何圖案是運用最多、流傳最廣的圖案,它是彝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對客觀事務的圖形再現,反映着先人們開闢新天地和不忘故土的情懷。花腰彝女性服飾腰部的飄帶,多以綠色珠串和紅色絨球組成,與其相對應的是帽子上方離奇的一根根綠色珠串和紅色絨球。花腰彝女性長衫的肩部裝飾也多用綠色。綠色在花腰彝服飾中的使用從側面反映出彝族人生化的地方,樹林和草地密佈,而善於觀察生活的花腰彝族人將一切能表達對自然環境的喜愛融入到服飾色彩中,生動有趣地反映了花腰彝族人認識自然、崇敬自然的質樸心態。
四是花腰彝服飾層層疊疊的配飾,象徵着中華民族堅貞愛情繁衍後代的民族美德。花腰彝自古實行一夫一妻制,彝族青年將花腰帶視為最珍貴的物品,視為堅貞愛情的象徵。當姑娘在共同勞動中或通過其他媒介愛上小夥子後,便會用各色絲線精心繡制有花朵、蝴蝶、小鳥等圖案的花腰帶,送給小夥子以表達自己的心意。小夥子如果滿意,也把揣在懷裏的手鐲或耳環給姑娘戴上,表示真誠相愛。作為花腰服飾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兜肚,她穿戴於婦女的前下端,遮住婦女們的下腹,是花腰彝先民對女性生殖的崇拜和繁衍子孫後代的重要標識。它的穿戴包含的文化內核與大自然、生命、神靈、夢想有着緊密的聯繫。在這源於自然、超於自然的神秘想象中,隱含着富於啓迪的人生哲理,是崇尚自然、人性的和諧統一。
五是花腰彝服飾巧奪天工的繡藝,象徵着中華民族勤勞樸實智慧含蓄的民族精神。花腰彝把一個女人會不會刺繡,作為有沒有出息的重要標準。當姑娘長到八九歲時,母親就會指導她們學習刺繡,到十四五歲時就能獨立製作,到青年時期已技藝精湛。一套花腰服飾由數十種配件組成,共需要一公斤左右的絲線,一針一線繡成。為了製作一套可以和別人媲美的服飾, 她們往往要花數年心血。製作時,姑娘們首先用紙剪出花樣後,把花樣粘貼在紅、白、藍等顏色的布料上,然後用彩色絲線沿花樣或根據自己的喜愛選擇花卉圖案進行刺繡,然後把數十種不同紋式和圖案的刺繡品拼揍起來,就縫製成了一套精美的服飾。每逢傳統節日、迎賓待客、走親趕集、男女青年約會和其他社交活動, 婦女們都要穿戴上自己巧手製作的盛裝, 風姿綽約如羣芳競豔, 使彝鄉大增美色。
花腰彝服飾按照年齡有中老年裝、青年裝、少女裝之分,區別在於圖案和色調的搭配。中老年裝傾向於突出黑色和藍色,青年裝、少女裝傾向於突出紅色和藍色。近來,製作花腰彝服飾的一部分人改進和創新一些款式,但總體保持傳統基調,這是傳承的需要,也是必須強調傳承要接地氣,不能外開原本的固有元素搞不着邊的創新。 [2] 

花腰彝族喪葬禮儀

人死了要先鳴槍或敲芒鑼報喪,寨裏的人聞訊後即刻帶着米、錢物等前來看望,表示弔唁。人死後,親屬即刻到寨子中精通風水的“貝瑪”或師傅處擇下葬的吉日吉時,同時派出寨中的青年小夥去通知各地的親戚,請紙工師傅到家中製作靈幡,請鼓吹隊等。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花腰彝人淳樸的民風,像喪葬、災禍等事,寨子裏的人都是羣體出動,羣策羣力。
一般來説,所擇的下葬之日和停靈之日有一段間隔,三五天、十來天不等。這一段時間,寨子中的人都會到死者家中守靈和“哭靈”。“哭靈”是花腰彝人喪葬的一大特點,一般由已婚的婦女所為。“哭靈”並不是號淘大哭,而是有腔有調,其內容也極為豐富,有追思亡靈的,有控訴子孫不孝的,有叮囑亡靈一路走好的等等。
安葬前要請“貝瑪”念《指路經》。《指路經》亦稱《指路送魂經》。花腰彝人認為,人有三魂,人死後一魂守護家壇裏的神主,隨時接受子孫的祭祀;一魂守護墳墓,庇廕子孫後人繁榮昌盛;一魂去幽冥世界,同老祖宗在一起,重新安家立業,勞動生息。但三魂都要按照“貝瑪”的指點,先回到老祖宗的發祥之地,然後再分開。故按彝族風俗,人死後必須請“貝瑪”作祭指路送魂。送魂迴歸故士的路線,即為古時先民遷徙之路線,使死者能順利地到達祖宗居住的地方支。出殯的頭一天晚上,人們徹夜不眠,寨子中的青年男女都要在靈柩前跳一種舞蹈,稱為“踩荊棘路”,意思是為死者的亡靈踩開一條平坦的大路。
出殯之時,孝子孝孫分跪道路兩側,由寨子中已婚壯年男子抬着的靈柩從中間通過,鼓吹隊緊隨其後。待靈柩通過後,孝子孝孫大哭起立尾隨,一直送到山坡腳下。然後,家人便把死者生前用過的一些物品在寨子頭的道路旁進行焚化。之後人們爭相跑回家,恐怕沾染上邪物,到門口跨過火盆方可進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