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生冠腐病

鎖定
花生冠腐病又叫花生黑黴病、麴黴病、黑麴黴病等,是由黑麴黴菌引起的、發生在花生的一種病害。該病主要為害莖基部,也可為害種仁和子葉。 [1] 
花生冠腐病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在中國各花生產區發生也較為普遍。花生從播種、出土到成熟都可感染髮病,多在花生出苗至團棵期發生,成株期較少。病害引起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斷坐,一般發病地塊缺苗在10%以下,嚴重地塊可達30%以上。 [1] 
花生冠腐病的防治採取農業防治為基礎,藥劑防治相結合的措施。播種前種子處理是防治花生冠腐病的有效措施,花生齊苗後和開花前是防治該病的關鍵時期。 [2] 
中文名
花生冠腐病
外文名
Peanut crown rot
別    名
花生黑黴病、麴黴病、黑麴黴病
病    原
黑麴黴菌
為害植物
花生
為害部位
莖基部、種仁、子葉

花生冠腐病病原特徵

花生冠腐病病原菌為黑麴黴菌(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是半知菌亞門、麴黴目、麴黴科、麴黴屬真菌。 [1]  [3] 
病菌分生孢子梗無色,頂端膨大呈球狀,直徑700-800微米,其上着生放射狀排列的小梗,小梗單層或雙層,頂層小梗即為產孢細胞,能連續多次產孢,產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單胞,球形,無色或淡褐色,直徑2.5-5微米。病菌為弱寄生菌,具一定的腐生性。對銅劑和有機汞抗性強,有機汞拌種反而有利於發病。病菌耐乾旱,在土温30-37℃下生長很快。 [2] 

花生冠腐病為害症狀

花生冠腐病主要為害莖基部,也可為害種仁和子葉,造成死棵或爛種。
花生出苗前發病,引起果仁腐爛,病部長出黑色鬆軟的黴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受害子葉變黑腐爛,受害根頸部凹陷,黃褐色至黑褐色,出苗後發病,病菌通常先侵染子葉和胚軸結合部,進而侵染莖基部。隨着病情的加重,病斑擴大,表皮縱裂,組織幹腐破碎,呈纖維狀在潮濕的情況下,病部長滿鬆軟的黑色黴狀物,病株呈失水狀,很快枯萎死亡,拔起病株時易從病部折斷,將病部縱向切開,可見維管束和髓部變為紫褐色,隨着植株長大,對病菌抗性增強,死苗現象減少。 [1] 
花生冠腐病為害症狀

花生冠腐病侵染循環

病原菌在土壤裏或附於病殘株和種子上越冬,是第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一般花生播種後即開始侵染,首先分生孢子萌發產生勞管,從受傷的種子臍部侵入,也可直接從種皮侵入,隨着花生的生長,病菌再次侵入莖基部。潛育期約5天左右。 [3] 

花生冠腐病流行規律

種子質量的好壞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種子內外都可帶菌,帶菌種子可以直接引起病害的發生。種子帶菌率高、種子破損或黴變等發病嚴重。高温多濕、排水不良或早濕交替有利於發病。播種過深、低温、高濕等不良氣候條件延遲幼苗出土、苗弱,或其他病害發生,也能加重病害。多年連作、土壤帶菌量大、有機質少、耕作粗放的地塊發病重。花生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一般直生型品種較蔓生型品種抗病。 [1] 

花生冠腐病防治方法

花生冠腐病農業防治

精選種子:選用抗(耐)病品種、無病種子,無病田留種。注意種子質量,在無病田選留飽滿健壯的花生種子,曬乾後單獨保存,貯藏期防止種子受熱黴捂;播前要帶殼曬種,選晴天9-15點,在乾燥的地方,把花生平鋪在席子上,厚10釐米左右,每隔1-2小時翻動1次,曬2-3天。剝殼時間以播種前10-15天為好。選種仁大而整齊、籽粒飽滿、色澤好,沒有機械損傷的大粒作種,剔除小粒、變色、黴爛、秕傷的種子,並實行浸種催芽,加快出苗速度。 [1]  [2] 
合理輪作:宜與玉米等非寄主作物輪作1年,重病地應輪作2-3年,可減輕發病,降低發病幾率。 [2] 
加強田間管理:精細整地,適時播種,播種不宜過深;合理密植,防止田間鬱閉;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出苗後鬆土要避免碰傷;適時灌溉,雨後及時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要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花生收後要清除病株殘體。 [2] 

花生冠腐病化學防治

播種前種子處理是防治花生冠腐病的有效措施,花生齊苗後至開花前是防治的關鍵時期,可兼治莖腐病、根腐病、白絹病、立枯病等。 [1] 
種子處理:播種前,按藥種比,可選用25克/升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125-167),或1.5%咪鮮胺懸浮種衣劑1:(100-120),或15%甲拌·多菌靈懸浮種衣劑1:(40-50),或41%唑醚·甲菌靈懸浮種衣劑1:(273-820)等包衣或拌種。或者按種子重量,可選用0.2-0.4%的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或0.5-1%的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0.2-0.4%的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或0.5-0.6%的35%噻蟲·福·菱鏽懸浮種衣劑等包衣或拌種。 [1] 
藥劑噴霧:花生齊苗後至開花前,或發病初期,當病穴(株)率達到5%時,應及時噴藥防治。每畝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120克,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120克,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劑40-80克,或30%醚菌酯懸浮劑50-70毫升,或30%己唑醇懸浮劑20-30毫升,或25%聯苯三唑醇可濕性粉劑50-80克等,兑水50-60千克,噴淋花生莖基部或灌根,使藥液順莖稈流到根部。也可選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600-800倍液,或80%乙蒜素乳油800-1000倍液,或24%腈苯唑懸浮劑1000倍液,或25%戊唑醇水乳劑1500-2000倍液,或40%丙環唑乳油2000-2500倍液等,均勻噴淋花生莖基部,每畝噴藥液50-60千克,或每穴澆灌藥液0.2-0.3千克。發病嚴重時,間隔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藥劑交替施用,藥液噴足淋透。 [1] 
參考資料
  • 1.    王朝陽著;楊秀芳編,花生病蟲害原色圖譜,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6,第52-55頁
  • 2.    徐曉東, 王華傑. 花生冠腐病的發生規律及其防治對策[J]. 河南農業, 2013, (11):24.
  • 3.    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上,農業出版社,1979.12,第754-7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