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寨

鎖定
花寨,Lateolabrax japonicus,鮨科花鱸屬的一個物種。花寨,又稱花臉寨、寨魚、鱸子等,學名花鱸。屬於鱸形目、鱸亞目、鰭科、花鱸屬,硬骨魚綱,鱸形目,鮨科。體側扁,長可達60釐米以上。口大,下頜突出。銀灰色,背部和背鰭上小黑斑。
別    名
花臉寨
寨魚
鱸子
中文學名
花寨
拉丁學名
Lateolabrax japonic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鮨科
花鱸屬
花鱸

花寨形態特徵

花寨,又稱花臉寨、寨魚、鱸子等,學名花鱸硬骨魚綱,鱸形目,鮨科。體側扁,長可達60釐米以上。口大,下頜突出。銀灰色,背部和背鰭上小黑斑。
花寨隸屬於鱸形目鱸亞目鰭科花鱸屬。體長、側扁。口大、傾斜。下頜長於上頜,上頜骨長,末端到眼後下緣。兩頜、梨骨、齶骨具絨毛狀齒。前鰓蓋骨的後緣有細鋸齒,后角有一個大棘,下緣向後下方有3個大棘,鰓蓋骨有一個大棘。具兩個背鰭,第一背鰭以第5鰭棘最長。幼體的體側及背鰭棘部有若干黑色斑點,成熟個體逐漸消失。 [1] 

花寨生活環境

是近岸淺海魚類,性情兇猛,能在淺水中生活。渤海的花寨每年3月下旬至4月游到近岸及河口索餌,產卵後則到較深水域的海區越冬。孵出的幼魚在海區越冬.翌年春天幼魚成羣進入河口、內灣及近岸。在自然水域中.花寨攝食以吞食活體動物為主.故屬於肉食性魚類。花寨攝食的種類很多,其中以游泳動物為主.故也稱為游泳動物食性的魚類。攝食種類在一年之內有明顯的季節變化,甚至各月之間的變化也非常明顯。成魚和幼魚的食物組成有很大差異。早期的幼魚以浮游動物為食。食性轉變後以小蝦、小魚和等足類為食,成魚食物組成中主要是魚,其次是蝦。 [1] 

花寨分佈

分佈於太平洋西部.在我國以及朝鮮、日本沿海均有分佈,是我國黃海、渤海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主要產地是青島、石島、秦皇島及舟山羣島等地。 [1] 
花寨分佈於東亞的中國、朝鮮及日本的近岸淺海,最大特性是適鹽性廣,喜歡棲息於淡水和海水交匯區,多半活動於具有流動水流的岩礁間,經常會溯江河而上,特別是幼魚,每到春夏之際就集羣進入江河淡水區覓食。乳山的入海河流比較多,是花寨主要的生存和繁殖場所。同時,花寨雖然是兇猛的食肉性魚類,但很容易馴化,比較適宜人工飼養。乳山漁民利用淺海資源,網箱養殖花寨,獲得很大成功。不僅滿足了市場供應,增加了漁民收入,而且也有效地保護了野生種羣。
主要分佈在近河口淺水處,是一種廣鹽、廣温性魚類,不作長距離涸遊,冬夏只在淺海水移動(夏季在河口一帶索餌,冬季在深水產卵)。3齡魚成熟。個體大,壽命長,是對蝦的天敵。用釣鈎、拖網、流網、圍網捕撈。 [2] 
參考資料
  • 1.    石瓊,範明君,張勇.中國經濟魚類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01:41
  • 2.    黃瑞琦.現代行業語詞典:南海出版公司,200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