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芭蕉鄉

(貴州桐梓縣芭蕉鄉)

鎖定
芭蕉鄉,隸屬於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是黔北連結渝南的重要門户。全鄉國土面積121.8㎞2,轄5個行政村,53個村民組,總人口15000餘人,是我縣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重要鄉鎮。
2012年以來,鄉黨委、政府按照“生態立鄉、產業強鄉、旅遊富鄉、文化興鄉”的發展定位,高揚加快發展主旋律,着力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大力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全力推進生態建設、城鎮開發、鄉村旅遊和特色農業。
中文名
芭蕉鄉
行政區類別
面    積
105多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
5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852
人口數量
15000餘人

芭蕉鄉基本信息

芭蕉鄉地處大婁山脈末端,位於兩省(貴州、重慶)兩縣一區(桐梓縣、正安縣、南川區)交界處,東臨重慶南川區和溪鎮、正安縣新州鎮、碧峯鄉,西連水壩塘鎮、南依正安縣桴蔫鄉、廟塘鎮,北靠獅溪鎮地界。距桐梓縣城136㎞、重慶主城區150㎞。共轄5個行政村,53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05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8萬畝,總户數3900餘户,總人口15000餘人。

芭蕉鄉自然條件

芭蕉鄉境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氣候温和,全鄉森林覆蓋率達65%以上,自然植被保護良好,方圓50km無工業污染。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竹海綿延、梵音繚繞的頂箐山,有山巒疊翠、風景迷人的圈圈河,有危峯兀立、形象逼真的石人山,有煙霧籠鎖,奇特壯觀的地下溶洞羣 [1] 
林牧業生產條件好,山場資源豐富;糧食主產玉米、水稻、大豆;經濟作物有烤煙、方竹筍、團豆、辣椒等;林副特產有木材、茶葉生漆油桐、棕片等。有5個村通公路,里程約14公里。

芭蕉鄉示範產業

一是繼續抓好全鄉團豆產業示範基地建設,着力保證羣眾規模種植和收益,通過成立桐梓縣芭蕉團豆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出地方綠色食品品牌—芭蕉團豆。
二是積極招商引資,通過“公司+基地+農户”的訂單運作模式,在全鄉5個村建成辣椒種植示範基地,積極向重慶蔬菜市場靠近。有利於增加羣眾收入,拓寬百姓致富路徑。
三是加大農業產業發展,打造黃溪村密本南瓜種植基地。採取”公司合作+幹部領辦+羣眾種植“(公司提供技術指導,鄉幹部投資興辦示範點,羣眾參與種植,從中學習技術)的方式,探索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發展道路。

芭蕉鄉經濟發展

芭蕉的鄉村旅遊沒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沒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更沒有享譽省內外的名山大川,有的只是芭蕉良好的生態環境,宜人的涼爽氣候,淳樸的民風。而這些,已提升了芭蕉的人氣,積澱起了芭蕉豐厚的人脈資源,形成了一艘船。一艘堅實的船,淳樸的民風是他厚重的水,四方的人氣是她遠航的帆。
芭蕉全鄉15000餘人,現有60週歲以上老年人2409人,佔總人口的16.8%,遠遠超過我省9.8%的比例。現在70—79歲的老人有812人;80—89歲的621人;90—99歲的92人,100歲高齡老人3人,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宜人的氣候造就了該鄉人均壽命比相鄰地域的壽命高6—10歲,是適合人類生存的理想之地。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擴大對外宣傳,積極招商引資,成功引進集鎮一期(君逸雲城)、集鎮二期(夢之源)、集鎮三期(聖湖天域)三家旅遊房產進駐芭蕉,為芭蕉的旅遊前景帶來了無限的生機。目前,全鄉正在黨委政府的統籌規劃之下,改擴建、升級鄉村旅館,改善住居條件;為了進一步吸引遊客,促進羣眾增收致富,正全力改善全鄉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打造旅遊景觀和景點來提升該鄉“詩畫芭蕉、壽仙勝境”品牌。
芭蕉鄉,這個昔日以農耕為主的偏遠鄉鎮,因為鄉村旅遊業,也儼然成了一個車水馬龍的繁華集鎮,這一驚豔“嬗變”必然是芭蕉發展的起點,她將會在黨的“十八大“精神、縣委政府“三化一遊”主戰略的指引下,在芭蕉鄉黨委政府的統籌下,在全鄉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她的明天會更美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