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芥菜軟腐病

鎖定
芥菜種植過程中,出現在莖基部或近地面根頸部初呈水漬狀不規則斑,後病斑擴大並向內擴展,致內部軟腐,且有粘液流出的現象,稱作為芥菜軟腐的病
中文名
芥菜軟腐病
外文名
Leaf mustard soft rot
作物名稱
芥菜
病原所屬分類
細菌感染
拉丁學名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Bergey et al.
病    原
胡蘿蔔軟腐歐文氏菌胡蘿蔔軟腐致病型
為害部位
、根頸部、葉

芥菜軟腐病病害症狀

在莖基部或近地面根頸部初呈水漬狀不規則斑,後病斑擴大並向內擴展,致內部軟腐,且有粘液流出。在乾燥的條件下,腐爛的病葉經日曬逐漸失水變幹,呈薄紙狀,緊貼葉球。病爛處均產出硫化氫惡臭味,成為本病別於黑腐病的重要特徵。 [1] 

芥菜軟腐病病原特徵

培養基上的菌落呈灰白色,圓形或不定形;菌體短桿狀,大小0.5~1.0×2.2~3.0微米,周生鞭毛2~8根,無莢膜,不產生芽孢,革蘭氏染色陰性。 [1] 

芥菜軟腐病傳播途徑

該菌無明顯越冬期,在田間週而復始、輾轉傳播蔓延。田間病株或土中未腐爛的病殘體均可成為侵染源,通過雨水、灌溉水、帶菌肥料、昆蟲等傳播,從菜株的傷口侵入。 [1] 

芥菜軟腐病發病條件

生產上久旱遇雨,或蹲苗過度,澆水過量都會造成傷口而發病。地表積水,土壤中缺少氫氣,不利根系發育或傷口木栓化則發病重。此外,還與品種、茬口、播期有關,一般連作地或低窪地及播種早的發病重。 [1] 

芥菜軟腐病防治方法

芥菜軟腐病化學防治

(1)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還可兼治黑腐病細菌性角斑病黑斑病等。但對銅劑敏感的品種須慎用。
(2)種子藥劑處理和噴淋。
方法有:
①用“豐靈”50~100克拌種,或採用農抗751,按種子量的1~1.5%拌種;
②苗期噴灑“豐靈”每畝100~150克,加水50升;
③用“豐靈”150~250克對水100升,沿菜根挖穴灌入,或在澆水時隨水滴入農抗751,每畝2.5~5升。由於該病苗期侵染期長,侵染部位多,在間苗或二次定苗時再防1次,有利提高防效。
(3)噴灑硫酸鏈黴素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還可兼治黑腐病、細菌性角斑病、黑斑病等。

芥菜軟腐病農業防治

(1)儘可能選擇前茬大麥、小麥、水稻、豆科植物的田塊種植,避免與茄科、瓜類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連作。(2)及早騰地、翻地,促進病殘體腐爛分解。
(3)仔細平整土地,整治排灌系統,非乾旱地區採用高畦直播,深溝高廂種植。
(4)實行溝灌或噴灌,嚴防大水漫灌。
(5)發病重的地區,選用抗軟腐病的品種。(6)適期播種,大力推廣帶狀種植,避免施肥打藥等農事操作造成人為傷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