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芙蓉菊

鎖定
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ino),是菊科芙蓉菊屬半灌木植物。分枝多,有柔毛;葉聚生於枝頂,狹倒披針形或狹匙形,兩面密被灰色柔毛;頭狀花序盤狀,形成帶葉的總狀花序,盤花兩性;瘦果有稜,先端有撕裂狀的鱗片。 [7]  花期為11月至次年1月,果期為12月次年2月。 [8] 
芙蓉菊原產於中國中南及東南部地區,現廣泛分佈於中國、東南亞及日本等地區。芙蓉菊喜陽光充足、温暖和濕潤的氣候,耐熱、耐旱、不耐陰、不耐水漬及不耐寒,以有機質豐富的疏鬆土壤為佳。 [9]  芙蓉菊的主要繁殖方法是播種和扦插。 [10] 
據《本草綱目》記載,芙蓉菊味辛、苦,性微温;具有祛風濕,解除消腫,止咳化痰的功能。 [11]  園林中,芙蓉菊常用作地被或色塊植物應用於花壇和花境中,也適合庭園栽培觀賞。 [9] 
中文名
芙蓉菊
拉丁學名
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ino [6] 
別    名
香菊,玉芙蓉,千年艾,蘄艾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芙蓉菊屬
芙蓉菊
分佈區域
中國、中南半島、菲律賓、日本
命名者及年代
(L. ) Makino,1906

芙蓉菊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10-40釐米,上部多分枝,密被灰色短柔毛。葉聚生枝頂,狹匙形或狹倒披針形,長2-4釐米,寬5-4毫米,全緣或有時3-5裂,頂端鈍,基部漸狹,兩面密被灰色短柔毛,質地厚。
頭狀花序盤狀,直徑約7毫米,有長6-15毫米的細梗,生於枝端葉腋,排成有葉的總狀花序;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層,外中層等長,橢圓形,鈍或急尖,葉質,內層較短小,矩圓形,幾無毛,具寬膜質邊緣。
芙蓉菊
邊花雌性,1列,花冠管狀,長1.5毫米,頂端2-3裂齒,具腺點;盤花兩性,花冠管狀,長1.5毫米,頂端5裂齒,外面密生腺點。
瘦果矩圓形,長約1.5毫米,基部收狹,具5(-7)稜,被腺點;冠狀冠毛長約0.5毫米,撕裂狀。花果期全年。 [1]  花期為11月至次年1月,果期為12月次年2月。 [8]  [12] 
芙蓉菊

芙蓉菊生長環境

芙蓉菊喜温暖濕潤的氣候,生長適温15-30℃,較耐寒,一般能耐-5℃低温。喜陽光充足且不耐陰、不耐水漬及不耐寒,光照過強或過弱均不利生長。喜潮濕環境,空氣濕度大有利生長;且整個生長期可保持較高的土壤濕度;耐澇且較耐乾旱。喜腐殖質深厚、疏鬆、排水透氣性好、保水保肥力強的砂質土;以有機質豐富的疏鬆土壤為佳。 [9]  土壤酸鹼度為中性至微酸性,最適pH值6.5。 [2] 
芙蓉菊

芙蓉菊分佈範圍

產中國中南及東南部(廣東(仙湖植物園(李沛瓊1850))、台灣),中南地區時有栽培。中南半島、菲律賓、日本也有栽培。 [1]  [13] 
芙蓉菊分佈圖

芙蓉菊繁殖方法

芙蓉菊 芙蓉菊 [4]
芙蓉菊繁殖可採用圈枝、播種和扦插法。圈枝在3-4月進行,中國華南一帶降雨較多,空氣温度大,在枝條成熟部位環狀切除莖上的皮,輕輕颳去形成層,3天后用泥漿包裹傷口,外包塑料紙,待新根生出後,可剪斷枝條,脱離母株,單獨栽培;播種繁殖通常在4-5月進行。一般採種後即行播種,大約2周後可發芽。在幼苗階段最忌驟雨侵襲,往往造成全部幼苗毀於一旦。苗期防雨成為育苗階段成敗的關鍵,莫等閒視之;扦插法以春、秋季為適期。

芙蓉菊栽培技術

芙蓉菊地栽

芙蓉菊 芙蓉菊 [5]
地栽是製作芙蓉菊樹樁盆景的首要環節。因為將扦插苗定植露地,待其長到一定大小時才能上盆栽植養護,繼而嫁接菊花製作盆景。
整地做畦:選地勢高燥、避風向陽、水源充足、水質良好、灌排方便且土壤肥沃的地塊種植芙蓉菊或建造日光温室。然後深翻整地,施足基肥(每畦內可施入腐熟農家肥10千克和爐渣、磷酸二銨、尿素各50克。),深翻約20-30釐米,最好作高畦(防雨季積水),畦長6-8米、寬80-100米。
適期定植:芙蓉菊定植適期在清明前後,最遲不超過6月份。可按30-40釐米株、行距穴植栽培畦中。扦插苗應儘量保濕,多帶土以利護根。栽植深度與移植前相同。定植後澆透水,並用遮陽網遮陽3-5天,待緩苗後去除遮陽網,此後隨植株長大逐漸加強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澆水應掌握見幹見濕原則,考慮栽培方式、生育階段、植株長勢等確定芙蓉菊的澆水量及澆水次數。如日光温室栽培的相對露地栽培,其所需水分主要靠人工澆灌滿足,並在其整個生育期要經常保持土壤的濕潤狀態。
施肥:芙蓉菊的不同生育階段,其施肥種類、用量不同。經充分腐熟的廄肥、堆肥、餅肥等有機肥多在定植時施入;生長期多追施速效性化肥、人糞尿、餅肥水等,化肥施用濃度一般在0.1%-0.3%,同時掌握薄肥勤施原則。其次,不同生育期、施肥種類不同,一般苗期多施氮肥,花期多施磷鉀肥,以防徒長。同時;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
合理摘心:摘心可促發側枝,抑制主幹生長。但為利於芙蓉菊養乾製作樹樁盆景,在其温室地養期間一般不進行摘心,否則會影響主幹增粗。故芙蓉菊地栽養樁時應讓其自然生長,直至上盆定植後再摘心,以利養幹、造型。
環境調控:一般情況下,芙蓉菊的抗性、適應性等較強,但在温室栽培過程中由於温度、濕度、光照和通風等條件的影響,其生長髮育受到一定限制,為此應採取相應措施加以調節。 [2] 

芙蓉菊盆栽

配製培養土:芙蓉菊根系發達,株形較大,而盆栽時由於受到花盆容器的限制,其根系只能在一個很小的土壤範圍內活動。故芙蓉菊盆栽時對土壤要求嚴格,需人工配製培養土。首先選擇原料,如選園土、腐葉土、河沙、泥炭、廄肥等;其次確定合理配比:如園土5份、腐葉土3份、爐渣灰加農家肥2份;最後為殺死培養土中的病菌可進行藥劑消毒或加熱消毒。
選盆:市場上出售的花盆在種類、樣式、質地、大小和使用效果等方面不同。因此,應根據芙蓉菊的生態習性、幼苗大小、用途等選擇適宜的花盆。現可供選用的花盆類別主要有素燒盆、塑料盆、紫砂盆等。
移栽上盆:為防擁擠,扦插苗應及時移栽於露地、保護地或盆栽養護。注意小苗一般不宜盆栽。因為小苗盆栽的不如地栽的生長快、生長健壯,且成型快、根系發達。故盆栽芙蓉菊通常採用1年生以上的成型老樁。上盆將1年生以上的成型扦插苗移入泥盆或盆景盆栽培。上盆時注意花苗與花盆大小相適宜,並注意保護成型根系的完整。上盆時,先用兩片塑料紗網將盆底排水孔蓋住,以防小蟲鑽入、粗根穿出和盆土流失;上面再用兩塊瓦片斜搭成拱橋形,以利通風、排水。然後裝入1層1-4釐米厚的較粗基質,再裝入1層培養土,將芙蓉菊根系舒展後放在盆中央,並適當提根扶正填入培養土,邊填土邊用手將培養土壓實,上面留出1.5-3釐米的沿口,以利澆水、施肥。上盆後,立即用噴壺澆足水,連澆2次,置庇廕處緩苗。經3-5天后及時將遮陽網除去進入正常養護。
芙蓉菊
肥水管理:芙蓉菊性喜潮濕環境,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和土壤濕度。因此,盆栽芙蓉菊也應常向植株上噴水,並保持盆土濕潤。此外,還要綜合考慮芙蓉菊的生育期、栽培季節、選用優質水等情況,進行科學澆水。盆栽芙蓉菊喜肥,但在不同的生育期,要施不同的肥料,做到合理施肥。如苗期以氮肥為主,孕蕾期以磷、鉀肥為主。
矮化處理與修剪造型:成型的芙蓉菊可劈接小菊品種而製作盆景,但要增強盆景製作效果,需控制其株高和長勢;為此要進行藥劑矮化處理,如選用B9、CCC、PP333等。製作盆景是經人工修剪造型和藝術創新等綜合措施實現的。芙蓉菊盆景的造型方式就融入了中國五大流派的盆景造型藝術形式,如直乾式、懸崖式、斜乾式、提跟式和連根式等。修剪方式主要是短截、疏枝等,同時結合人工攀扎。而具體修剪手法的應用要考慮不同的造型方式,以期獲得不同造型形式的芙蓉菊盆景藝術效果。 [2] 
芙蓉菊

芙蓉菊主要價值

芙蓉菊藥用

嶺南民俗以芙蓉菊為辟邪吉祥植物。民間常用它作為療病的中草藥,治小兒驚風,解麻痘作癢有效。 [3] 
根(芙蓉菊根):辛、苦,微温。祛風濕。用於風濕關節痛,胃脘冷痛。葉(香菊):辛、苦,微温。祛風濕,消腫毒。用於風寒感冒,小兒驚風,癰疽疔瘡。 [1] 
據《本草綱目》記載,芙蓉菊味辛、苦,性微温;具有祛風濕,解除消腫,止咳化痰的功能。 [11] 

芙蓉菊觀賞

芙蓉菊株形緊湊,葉片銀白似雪,可作為觀葉植物盆栽觀賞或地栽用於綠化。又因其根幹蒼勁古樸,枝葉緊湊,自然呈團簇狀,還常用於製作各種不同造型的樹樁盆景。芙蓉菊其抗逆性、適應性很強,廣泛用於園林綠化;鹽鹼地改造等。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