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芙蓉亭

鎖定
《芙蓉亭》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組詩巽公院五詠》中的第四首詩。此詩主要描寫龍興寺芙蓉亭的景色以及事物。
作品名稱
芙蓉亭
作    者
柳宗元
創作年代
中唐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芙蓉亭作品原文

芙蓉亭
新亭俯朱檻⑵,嘉木開芙蓉。
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⑶。
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
嘗聞色空喻⑷,造物誰為工。
留連秋月晏⑸,迢遞來山鍾⑹。 [1] 

芙蓉亭註釋譯文

【註釋】
⑴芙蓉:這裏指木芙蓉。一種落葉灌木,莖高丈許,秋冬間開花,有紅、白、黃等色。芙蓉亭:觀賞芙蓉花的亭子。
⑵俯朱檻:俯倚着紅色的欄杆。
⑶溽(rù褥):濕潤。
⑷色空:“色即是空”的省悟,出自《多心經》。佛教謂有形的萬物為色,並認為萬物為因緣所生,本非實有,故謂“色即是空”。
⑸留連:意即留戀。秋月晏:秋天的時光已經不多了。晏:晚,晚秋之意。
⑹迢遞(tiáodì條弟):遠處。
【譯文】
新亭俯倚紅色的欄杆,
四周開滿了美麗的芙蓉。
晨風把清香吹送遠處,
濕潤的彩花沾滿露珠。
鮮花瀟灑地開在人世,
高低俯仰有無數的姿容。
我曾聽過色、空的比喻,
造物界到底是誰在巧奪天工。
留連這深秋的月光,
斷斷續續傳來山寺的晚鐘。 [1] 

芙蓉亭作品鑑賞

柳宗元初貶永州,住龍興寺,曾與和尚交往,探討佛理。龍興寺舊址在瀟水東岸,永州芝山城南太平門內。當年寺裏有和尚重巽,即巽公,是湛然的再傳弟子,與柳交往頗深。故柳有《巽上人以竹間自採新茶見贈酬之以詩》、《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並作《永州龍興寺西軒記》贈巽上人。組詩《巽公院五詠》作於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寫的是龍興寺裏有關事物和景色。這首《芙蓉亭》是組詩的第四首。
五代人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中有“秋風萬里芙蓉國”的詩句。芙蓉,一指荷花,二指木芙蓉。湖南多水鄉,處處有蓮荷。木芙蓉比一般花卉高大,枝葉繁茂就像小樹,庭院,路旁均可栽種。故湖南有芙蓉國美稱。信仰禪宗的王維,也有一首詠芙蓉花的《辛夷塢》:“木本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户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芙蓉亭》全詩分三層,以鮮豔美麗的芙蓉着墨,“新亭俯朱檻。嘉木開芙蓉。”新亭裏修建着紅色的欄杆,四周開滿了芙蓉鮮花。“清香晨風遠,溽彩寒露濃。”早晨的清風吹送了遠香,寒冷的露水沾濕了鮮豔的色彩。前四句全是寫景,像一副顏色絢麗、動靜相間的水彩畫。第二層“瀟灑出人世,低昂多異容”,繼續描寫芙蓉花。花朵瀟灑地開放,呈現不同的姿態與容貌。芙蓉花盛開時,花朵綴滿枝頭,或白或紅或黃,千姿百態,賞心悦目。特別令人驚奇的是,早晨開的白花,下午因為光合作用側變成紅色。“嘗聞色空喻,造物誰為工。”筆鋒一轉,由花自然聯想佛學中色、空的比喻,不知造物界到底是誰在巧奪天工,創造出芙蓉花這樣美麗的景物。佛教謂有形的萬物為色,並認為萬物為因緣所生,本非實有,故謂“色即是空”。詩中的“色”一語雙關,既指芙蓉花的顏色,又泛指世間事物。結句為第三層:“留連秋月晏,迢遞來山鍾。”從早到晚,留連芙蓉亭的美景,久久不願離去。秋月中,詩人靜聽斷斷續續地傳來山寺的鐘聲,嚮往佛學禪境的思想不言而喻。禪院中有如此美好的景物,佛經中更是詩人精神寄託的理想之地。詩熔風景詩、詠物詩、山水詩為一爐,情景交融,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1] 

芙蓉亭作者簡介

柳宗元 [2]  (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公元793年(貞元九年)進士及第,五年後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後貶邵州刺史,再貶永州司馬。後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卒於柳州任所。今存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説性強,富於戰鬥性,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説》、《封建論》等。其作品由劉禹錫編成集。有《柳河東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