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航海家辛巴達

(取材《一千零一夜》神話故事)

鎖定
《航海家辛巴達》故事來源於阿拉伯《一千零一夜》的神話故事。講述了水手辛巴達與仗義行俠的壯漢杜巴,精通魔法的妙齡女郎梅弗和費盧茲,一位大智若愚的發明家,懷着相同的理想,展開了征服七海的奇異旅程……
中文名
航海家辛巴達
類    型
故事
出    自
一千零一夜
主    角
辛巴達

航海家辛巴達故事來源

航海家辛巴達 航海家辛巴達
《航海家辛巴達》這個故事取材於阿拉伯《一千零一夜》的神話故事,其中宏大海戰的場面,與魔法世界中壯觀的景色,通過故事敍述,形象鮮明,讓讀者充滿想象空間。這類神話故事最大的樂趣莫過於“悠閒”二字。美麗的域外風光、神奇般的魔力、驚險刺激的故事都設定在一個邪不壓善、正義必勝的大框架下,讓你細細品味魔人之間較量的神奇。在這種神話故事中,讀者想看的就是超乎我們想象力外發生的一切,短時間超脱我們所處的世俗,跟隨大俠們勇鬥幻想中的惡魔也是身心放鬆的一種方式。

航海家辛巴達內容介紹

辛巴達和敍拉古國的王子普羅士從小就是好朋友,而且都對海上探險充滿神往。長大後各奔前程的兩人,一個實現夙願當上了自由自在的海盜,另一個則成為人民擁戴的王子,從此再也沒有聯絡。
做起了海盜的辛巴達年少輕狂,目中無人,天不怕地不怕。有一次,辛巴達聽説寶物“和平之書”擁有巨大的法力,他決定去盜來據為己有。沒想到,等他到了藏有寶物的“雪城”,卻發現“和平之書”的主人,竟然是自己兒時的好朋友普羅士。縱是朋友之物,在貪婪的慾望之下,辛巴達依然想盜走“和平之書”。於是,普羅士和辛巴達之間展開一場惡鬥,最後,普羅士終於講明瞭“和平之書”的重要,也説服了辛巴達放棄盜寶。
萬萬想不到的是,正當普羅士和辛巴達盡釋前嫌時,“和平之書”卻被邪惡女神愛瑞絲偷走,女妖試圖藉此毀滅世界。“和平之書”被盜之後,整個“雪城”陷入了一片混亂恐慌之中,矛頭紛紛都指向辛巴達。但普羅士相信辛巴達的清白,萬般無奈之下,他主動提出以自己生命做抵押,讓辛巴達追回寶物“和平之書”。
辛巴達只好答應普羅士,前往遠海找尋邪惡女神愛瑞絲,奪回“和平之書”,但他心裏卻盤算着一離岸就立刻登上海盜船,到陽光普照的斐濟島逍遙自在,不理會朋友的生死。但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朋友普羅士的未婚妻瑪琳娜,為監視辛巴達也偷偷登上了船。
辛巴達在瑪琳娜和他的手下“大塊”等的影響下,慢慢恢復了正義海盜的勇敢魄力和無畏氣概。他率領海盜船員拉起風帆,向邪惡女神的領地進發。一路上他們遭遇了許多恐怖怪物和災難,包括一條巨蛇、一隻巨蠍和一座40英尺高的冰雪島,以及一隻可怕的大章魚。擊敗它們之後,辛巴達還要接受愛瑞絲“離間金蘋果”的考驗,它有一種把朋友變成敵人的魔力。

航海家辛巴達故事線索

水手辛巴達是一個充滿熱情、勇敢無畏的年青人,他與仗義行俠的壯漢杜巴,精通魔法的妙齡女郎梅弗和費盧茲——一位大智若愚的發明家,懷着相同的理想,展開了征服七海的奇異旅程……
他們穿行於現實與幻想魔法盛行的世界,那裏到處是怪獸毒蟲、妖魔骷髏,其中邪惡之最當數圖拉克和他的女兒,他們用盡方法去破壞、阻礙辛巴達的計劃,妄圖支配世界。辛巴達和他的夥伴們屢屢以機智把危險化解,終於,正義戰勝了邪惡,辛巴達的傳奇故事也永遠留在了人間。

航海家辛巴達故事點評

故事主人公形象鮮明,特點突出,辛巴達的勇敢,機智。航海中遇到的離奇的經歷,讓讀者充滿嚮往。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讓讀者津津樂道。《航海家辛巴達》十分注意敍述的清晰性和完整性。它所用的敍事方式,是兒童們最易接受的順敍法,落筆就寫主要人物,介紹故事主角的“形象特點”,然後引出一系列的歷險故事,故事順序展開,一環緊扣一環,逐步引向高潮,最後簡短作結,且又留有想象餘地。這樣的寫法,既能適應少年兒童的智力水平,又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同時也有利於培養他們周密的思考能力、清晰的表達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
《航海家辛巴達》十分注意突出重點,對於關鍵性的情節和細節,運用多種手法,不斷加以重複,反覆進行交代。這篇童話中,凡屬重要的情節和細節,諸如故事中辛巴達的形象性格,國王的宅心仁厚等等,作者都用不同的方式,重複地加以敍述和描繪。這種成年人可能會感到“嗦”的描述方式卻正符合少年兒童的心理特徵,使他們覺得是在娓娓而談,清楚明白,引人入勝。
《航海家辛巴達》還十分注意敍述方式的多樣化,使故事顯得更加生動、活潑、有趣。作者在敍述整個故事時,有時採用明白流暢的白描手法,有時通過精彩的對話,有時則細緻地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通過這樣多種方式的相互交叉,靈活運用,大大增強了作品的生動性,有利於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隨着故事情節的逐步展開,很自然地接受作品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