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舟山羣島戰役

(解放戰爭)

鎖定
1949年8月~1950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一部對駐守舟山羣島的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作戰。 [1] 
名    稱
舟山羣島戰役
發生時間
1949年8月~1950年5月
地    點
舟山羣島
參戰方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國民黨軍
結    果
中國人民解放軍獲勝,浙江省全境解放
參戰方兵力
國民黨約6萬人
主要指揮官
孫繼先丁秋生來光祖
國軍指揮官
石覺周至柔桂永清
舟山羣島位於杭州灣外東海,是南北海上交通的要衝,寧滬杭地區的屏障。除舟山本島外,還有岱山、長塗、普陀、桃花、六橫、登步、金塘、大榭等400多個島嶼,總面積約1200平方千米。1949年夏,上海市和浙江省大陸解放後,國民黨軍第75、第87軍和暫編第1軍等共10個師約6萬人退據舟山羣島,由舟山防衞司令部司令石覺(後改為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舟山指揮部,郭懺任主任)統一指揮,企圖對上海、杭州地區實行海上封鎖,並屏障台灣。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奉命以第22軍並指揮第21軍第61師共4個師4萬餘人,採取逐島攻佔方針,解放舟山羣島。8月18日晚,渡海登陸部隊分三路向舟山外圍島嶼發起進攻。第22軍一部於19日晨攻佔大榭島,殲守軍近2個團。25日佔領梅山島。10月3~5日攻佔金塘島,殲守軍大部。此時,佛渡、六橫、蝦峙等島守軍懾於被殲,倉皇撤逃。第21軍第61師旋即進佔佛渡等島,並於18日晚攻佔桃花島,全殲守軍。11月3日,向登步島發起攻擊。國民黨軍4個團在海空軍配合下增援登步島。第61師登陸部隊因後續梯隊未能跟上,兵力較弱,傷亡較大,於11月5日奉命撤出戰鬥。至此,已攻佔舟山外圍島嶼30多個,取得了渡海作戰經驗,奪取了前進陣地,為進攻舟山本島創造了有利條件。作戰期間,國民黨軍陸續從台灣、金門等地調兵增援,使舟山本島總兵力達5個軍,連同海、空軍及特種部隊約12萬人。國民黨軍加築工事,搶修機場,企圖固守。1950年4月,第三野戰軍為保證戰役全勝,決定增至6個軍和特種兵縱隊炮兵一部參戰,組成南、北兩個集團,分由第7、第9兵團指揮,並延長了進攻舟山本島的準備時間。各參戰部隊籌集船隻,進行渡海登陸訓練。在進攻舟山本島作戰即將發起之際,國民黨軍鑑於海南島已失,為集中兵力確保台灣,遂於5月13日開始將據守舟山的部隊秘密撤退。16日,第三野戰軍即令第21、第22、第23軍渡海登島,追殲逃敵,相繼佔領定海、朱家尖、岱山、普陀山、長塗山等島,至19日舟山羣島全部解放。此役,共殲國民黨軍8850餘人。舟山羣島的解放,打破了國民黨軍對長江口的封鎖,對建設上海和鞏固浙東海防具有重要意義。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2] 
參考資料
  • 1.    解放舟山之戰  .中共舟山市委黨校圖書館.2010-9-20[引用日期2015-12-20]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