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舊城鎮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轄鎮)

鎖定
舊城鎮,隸屬於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地處利辛縣東北部,東與蒙城縣馬集鎮接壤,東南與望疃鎮中疃鎮為鄰,南連劉家集鄉,西鄰江集鎮,北接渦陽縣雙廟鎮,鎮人民政府距利辛縣城19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68.2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舊城鎮户籍人口67296人。 [3] 
舊城鎮境域,原為蒙城縣所轄。1992年,撤區並鎮,與盛黃鄉合併,改舊城鎮。 [2]  截至2020年6月,舊城鎮轄13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舊城村。 [2] 
2019年,舊城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1個。 [3] 
中文名
舊城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
地理位置
利辛縣東北部
面    積
68.2 km²
下轄地區
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舊城村
電話區號
0558
郵政編碼
236732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皖S
人    口
6729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舊城鎮歷史沿革

舊城鎮境域,原為蒙城縣所轄。
清同治三年(1864年),劃歸渦陽縣。
民國初期,設聯保。民國十八年(1929年),設舊城鄉。
1949年,仍設鄉。
1952年,設縣轄舊城區。
1956年春,撤銷舊城區,併入江集區,舊城鄉更名鄭東鄉。
1958年,劃屬紀倫寨公社。
1959年,成立舊城公社。
1965年,劃屬利辛縣。
1969年,與盛黃公社合併設縣轄舊城公社。
1975年,併入江集區,舊城仍設公社。
1983年,改舊城鄉。
1992年,撤區並鎮,與盛黃鄉合併,改舊城鎮。 [2] 

舊城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轄舊城、董莊、陸暗樓、新建、韓莊、王集、代元、康橋、盛黃、施橋、盛新、豐橋、鳳北13個村民委員會。 [2] 
截至2020年6月,舊城鎮轄13個行政村:陸暗樓村、新建村、韓莊村、康橋村、盛黃村、施橋村、盛新村、豐橋村、鳳北村、舊城村、董莊村、王集村、戴園村; [4]  鎮人民政府駐舊城村。 [2] 

舊城鎮地理環境

舊城鎮位置境域

舊城鎮地處利辛縣東北部,東與蒙城縣馬集鎮接壤,東南與望疃鎮中疃鎮為鄰,南連劉家集鄉,西鄰江集鎮,北接渦陽縣雙廟鎮,鎮人民政府距利辛縣城19千米, [2]  行政區域面積68.2平方千米。 [3] 

舊城鎮地形地貌

舊城鎮地處淮北平原,地勢起伏不大,地形為平原,地面海拔30—33米,最高點位於舊城村土丘,海拔53米;最低點位於芡河劉湖段,海拔26米。 [2] 

舊城鎮氣候

舊城鎮屬暖温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温14.8℃,無霜期年平均21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223.4小時,年總輻射,124.7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823.9毫米。 [2] 

舊城鎮水文

舊城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水系,芡河自盛新村盛河口入境,由西北向東南,從新建村劉湖出境,全長13千米;北鳳溝由康橋村河西盛入境,由西南向東北,從王集村王小莊出境,全長6.1千米。 [2] 

舊城鎮自然災害

舊城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低温、風災、霜凍等,旱澇災害平均兩年一遇,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3年7月10日,連續降雨500毫米,受災面積7.2萬畝。 [2] 

舊城鎮自然資源

舊城鎮地下水可利用量為2532.6萬立方米。 [2] 
2011年,舊城鎮有耕地面積7.2萬畝,全部為水澆地。 [2] 

舊城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轄區總人口6460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800人,城鎮化率10.5%,另有流動人口600人。總人口中,男性32700人,佔50.6%;女性31909人,佔49.4%;14歲以下9900人,佔15.3%;15—64歲35896人,佔55.6%;65歲以上18813人,佔29.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4551人,佔99.9%;回族32人,佔0.05%;彝族25人,佔0.04%;蒙古族1人,佔0.002%。 [2] 
截至2017年末,舊城鎮常住人口為55003人 [1] 
截至2019年末,舊城鎮户籍人口67296人。 [3] 
舊城鎮

舊城鎮經濟

舊城鎮綜述

2011年末,舊城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各項貸款餘額4406萬元。
2019年,舊城鎮有工業企業48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1個。 [3] 

舊城鎮農業

2011年,舊城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1.9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72.5%,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為主,生產糧食4.7萬噸,其中小麥2.9萬噸,玉米1.1萬噸,大豆3000噸,蔬菜種植面積11000畝,藥材種植面積2300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48000頭,年末存欄25180頭;羊飼養量42000只,年末存欄26240只;家禽飼養量20萬羽。 [2] 

舊城鎮工業

2011年,舊城鎮工業總產值達到7050萬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26.5%,工業企業14家,職工600人。 [2] 

舊城鎮商貿

2011年末,舊城鎮商業網點400個,職工100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9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8%;城鄉集貿市場7個,年成交額1.2億元。 [2] 

舊城鎮金融業

2011年,舊城鎮財政總收入480萬元,比上年增長12.1%。 [2] 

舊城鎮郵電業

2011年,舊城鎮郵政業務收入12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0萬元。 [2] 

舊城鎮社會事業

舊城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舊城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700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12所,在校生4738人,專任教師25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89人,專任教師3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5%,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271萬元。 [2] 

舊城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舊城鎮有文化站1個,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3萬冊,體育場地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1%。 [2] 

舊城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舊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4個;病牀7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1張,固定資產總值10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98人,其中執業醫師16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2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 

舊城鎮社會保障

舊城鎮2019年黨風廉政教育大會 舊城鎮2019年黨風廉政教育大會
2011年,舊城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6户,人數58人,支出127680元;城市醫療救助198人次,支出5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58户,人數2620人,支出130.6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36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2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68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1萬人,參保率57%。 [2] 

舊城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舊城鎮有郵政網點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2.3萬份(冊),電信服務網點4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0門,固定電話用户40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35%;移動電話用户2000户,互聯網用户400户。 [2] 
  • 給排水
2011年末,舊城鎮鎮區有自來水廠3座,有深水井3眼及成套淨化設備,年供水40萬立方米。鋪設幹線水管16.5千米。 [2] 
  • 供電
2011年末,舊城鎮鎮區有變電所1座。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舊城鎮鎮區有綠化面積2.3萬平方米。 [2] 

舊城鎮交通運輸

舊城鎮境內有蒙張路、舊豐路、舊劉路、舊馬路等4條公路幹線交會,西距阜陽機場50千米。 [2] 
舊城鎮地形圖

舊城鎮歷史文化

舊城鎮地名由來

舊城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古城遺址之上得名。 [2] 

舊城鎮文物古蹟

舊城鎮境內有王集,位於舊城東三里,瀕臨芡河,在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説,宋初越王孫錢俶朝覲宋太祖。歸國途中,聽説朝內有變,不敢回國,就權且在當地一個小村莊暫住下來。他經常輕車簡從,深入民間,與當地百姓同吃同住,體驗民間疾苦,因而深受當地百姓愛戴。人們修了東西南三個寨門。寨內建有關公廟,鶴家庵等,眾人皆慕越王的為人忠厚,遠遠近近都來拜見,村子一時熱鬧非凡,漸漸成一集市,人們稱之為王集,王集上現留有犀牛望月橋、108拱、九龍口、傳磚寺、三山加一井、三步兩橋、楊家廟古碑等。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17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吳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安徽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10月:0749-0750.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21.
  • 4.    2020舊城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