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舊城鎮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轄鎮)

鎖定
舊城鎮,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地處瀘西縣西北部,東與金馬鎮接壤,南與午街鋪為屏,西與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毗鄰,北與曲靖市陸良縣、師宗縣相連,距瀘西縣城23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56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舊城鎮户籍人口為64119人。 [5] 
清末,為西鄉;2001年,由舊城鄉改為舊城鎮。 [1]  截至2020年6月,舊城鎮轄11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舊城村。 [1] 
截至2019年末,舊城鎮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8個。 [5] 
中文名
舊城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
地理位置
瀘西縣西北部
面    積
156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舊城村
電話區號
0873
郵政區碼
65240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雲G
人    口
64119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舊城鎮歷史沿革

清末,為西鄉。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第五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區改為鄉,為西屏鄉。
1950年,與新民鄉合併為第五區。
1987年,從金馬區分出,為舊城鄉。
2001年,由舊城鄉改為舊城鎮。
2005年10月,三河鎮併入舊城鎮。 [1] 

舊城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轄舊城、黑舍、督布府、秧田壩、青禾、三河、彎腰樹、松鶴、木龍、礦廠、板橋11個行政村,下設49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舊城鎮轄11個行政村:舊城村、青禾村、黑舍村、督布府村、秧田壩村、彎腰樹村、松鶴村、三河村、木龍村、礦廠村、板橋村, [2]  鎮人民政府駐舊城村。 [1] 

舊城鎮地理環境

舊城鎮位置境域

舊城鎮地處瀘西縣西北部,地處東經103°36′—103°45′,北緯24°33′—24°46′之間,東與金馬鎮接壤,南與午街鋪為屏,西與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毗鄰,北與曲靖市陸良縣、師宗縣相連,距瀘西縣城23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56平方千米。 [5] 
舊城鎮

舊城鎮地形地貌

舊城鎮地處內、外青沙嶺之間,地勢較為平緩。地勢西高東低;主要山脈有煤炭山脈,境內最高峯ㄚ口子位於龍潭衝,海拔2184米;最低點紅官路位於紫交,海拔1790米。 [1] 

舊城鎮氣候

舊城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暖和;多年平均氣温14.8℃,無霜期年平均25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70.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62.5毫米。 [1] 

舊城鎮自然災害

舊城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霜凍等;冰凍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在1—3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3年1月21—27日,最低氣温9℃,造成小春作物大面積絕收。 [1] 

舊城鎮自然資源

舊城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銅、鉛等,其中煤炭儲量佔瀘西縣總量的80%以上。2011年,舊城鎮有耕地30309畝;林地9.0345畝。 [1] 

舊城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總人口有5588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96人,城鎮化率2%;另有流動人口23521人。總人口中,男性32137人,佔575%;女性23750人,佔42.49%;14歲以下12335人,佔22.1%;15—64歲41118人,佔73.6%;65歲以上244人,佔4.3%;人口以漢族為主,達52852人,佔4.6%;有彝、回等5個少數民族,共3035人,佔5.4%;超過100人的少數民族有彝、回2個民族,其中彝族1203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9.6%;回族894人,佔29.45%。2011年,舊城鎮人口出生率6.72‰,人口死亡率4.75‰,人口自然增長率1.9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78人。 [1] 
截至2017年末,舊城鎮常住人口為62099人。 [3] 
截至2018年末,舊城鎮户籍人口為64477人。 [4] 
截至2019年末,舊城鎮户籍人口為64119人。 [5] 

舊城鎮經濟

舊城鎮綜述

2011年,舊城鎮財政總收入24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9.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0%。 [1] 
截至2018年末,舊城鎮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4] 
截至2019年末,舊城鎮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8個。 [5] 

舊城鎮農業

2011年,舊城鎮農業總產值2.34億元,比2010年增長28.9%,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21.4%。舊城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為主。2011年,舊城鎮生產糧食14049噸,其中水稻6160噸,小麥50噸,玉米7764噸,蠶豆75噸。舊城鎮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蔬菜、啤酒大麥、油料作物、林果等。2011年,舊城鎮烤煙種植面積1.05萬、,畝,產量1659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2萬畝,產量2466噸;蔬菜種植面積1.13萬畝,產量24687噸,主要品種有大白菜、土豆、辣椒。舊城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舊城鎮生豬飼養量11.22萬頭,年末存欄8.36萬頭;羊飼養量8976只,年末存欄1.46萬隻;牛飼養量3468頭,年末存欄1.06萬頭;家禽飼養量28.26萬羽,上市家禽23萬羽。2011年,舊城鎮生產肉類9546噸,其中豬肉8010噸,牛肉1020噸,羊肉516噸,禽蛋1071噸,鮮奶615噸;畜牧業總產值919萬元。2011年,舊城鎮水果種植面積0.97萬畝,產量28042噸,主要品種有梨、桃、柿子,其中梨680噸,桃1320噸。 [1] 

舊城鎮工業

舊城鎮形成以煤炭開採、煤炭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 [1] 

舊城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商業網點976個,職工1556人。2011年,舊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0.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0.2億元,比2010年增長0.8%。 [1] 

舊城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農村信用合作聯社1家金融機構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1.68億元,比2010年增長1.3%;各項貸款餘額1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4%。 [1] 

舊城鎮郵電業

2011年,舊城鎮郵政業務收入為13.8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1350萬元。 [1] 

舊城鎮社會事業

舊城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1052人,專任教師31人;小學21所,在校生5419人,專任教師3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692人,專任教師14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舊城鎮教育經費達3182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164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072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2072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2.7%、1.2%、1.5%、2.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78.6%,比2010年提高了21.6個百分點。 [1] 

舊城鎮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5個。各類科技人才1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0人,農村實用人才370人。 [1] 

舊城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文化站綜合樓2個,年放映電影44場次;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2人,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0.001%。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體育場地14處;2%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5%。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廣播綜合覆蓋率100%,全年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400小時。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線電視用户數為0.9萬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0.8萬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5%,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5970小時。 [1] 

舊城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衞生院2所,村衞生室17個;設病牀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張,固定資產總值94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75人,其中註冊護士2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09人、註冊護士0.04人。2011年,舊城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800人次,出院病人3900人次。2011年,舊城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0.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66萬人,參合率95.%;孕產婦死亡率1/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2.4‰、3.2‰、0.8‰。 [1] 

舊城鎮社會保障

2011年,舊城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20户,人數124人,支出27.3萬元,月人均183元,比2010年增長10%;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4人次,支出12.9萬元,比2010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342户,人數2650人,支出222.6萬元,比2010年增長7.1%,月人均70元,比2010年增長7.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1人,支出3.3萬元,比2010年增長26.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0人,支出17.136萬元,比2010年增長26.4%;農村醫療救助480人次,支出10.8萬元,比2010年增長13%;農村臨時救濟59人次,支出3.95萬元,比2010年增長8%;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2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5.42萬元,比2010年增長0%;社會福利費25.8萬元,比2010年增長15%。2011年,舊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000人,有131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274人,比2010年末增加33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70人,比2010年末增加2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274人,比2010年末增加13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125人,比2010年末增加5人。 [1] 

舊城鎮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8千米,投遞點49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6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02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3萬件,全年徵訂報紙0.03萬份、期刊0.001萬冊;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50個;固定電話用户1581户,比2010年增加30户,電話普及率10.1%,比2010年提高0.4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1.96萬户,比2010年增加112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比2010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118千米,主幹電纜達46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0.5萬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0.2萬個,寬帶接入用户0.17萬户,比2010年增加620户。 [1] 

舊城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4.8千米,生產能力2200噸/日,年生活用水2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6.3噸;排水管道0.9千米。 [1]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300兆伏安,有高壓輸電線路6條,總長度39千米,用電負荷2900千瓦。2011年,舊城鎮售電量累計完成1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6%,供電可靠率97.5%。 [1] 

舊城鎮交通

2011年,舊城鎮客運總量11.8萬人次,貨運總量120萬噸。截至2011年末,舊城鎮有鄉村公路21條,總長95.4千米,村級公路3條,總長6千米。 [1]  舊城鎮石瀘二級公路、豆瀘公路和三(河)舞(街)公路穿境而過。

舊城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舊城鎮因鎮人民政府駐舊城村而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1873-1875.
  • 2.    舊城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9]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566.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585.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