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沉積

鎖定
自沉積過程是在弱酸性槽液中進行的,在槽液中含有帶負電荷的聚合物乳液(陰離子)、氟化鐵去離子水
中文名
自沉積
類    型
反應
槽液的固體分通常在3%~6%(質量分數)之間。在自泳槽液中僅含有少量或完全不含有機溶劑,槽液黏度與水相似。具有弱酸性和氧化性的槽液使浸在其中的鋼鐵零件有少量鐵溶出,一直在零件表面含有高濃度的二價鐵離子。由於帶電粒子的不穩定性,使帶正電荷的二價鐵離子與帶負電荷的聚合物乳液粒子相結合,並在鋼鐵零件便面沉積成漆膜。這種新沉積的有機膜具有黏附性,但仍是多孔滲水性的,這允許溶解的鐵作為活性成分繼續通過新沉積的漆膜擴散,並且繼續侵蝕金屬表面。
鐵的溶解反應:
2FeF3 + Fe → 3Fe2+ + 6F-
沉積反應:
Fe2+ + (陰離子粒子)→ Fe(陰離子粒子)
(持續擴散) (凝聚)
漆膜厚度是由Fe2+和Fe3+通過沉積聚合物膜的擴散來決定的,而這又取決於反應(物)濃度、反應時間和槽液温度。
起初沉積速度非常迅速,但隨着漆膜厚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這是一個自限性的反應。這種特性使得自泳漆即便在幾何形狀複雜的零件上,也能提供非常均勻的漆膜厚度。 [1] 
參考資料
  • 1.    王錫春.塗裝車間設計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1:P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