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制或外購決策

鎖定
零部件自制或外購的決策,是指企業圍繞既可自制又可外購的零部件的取得方式而開展的決策,又叫零部件取得方式的決策。企業生產產品所需要的零部件,是自己組織生產還是從外部購進,這是任何企業都會遇到的決策問題。需要指出,無論是零部件自制還是外購,並不影響產品銷售收入,只需考慮兩個方案的成本,哪一個方案的成本低則選擇哪一個方案。
中文名
自制或外購決策 [1] 
外文名
Make or Buy Decision
零部件自制或外購的決策分析一般可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和成本平衡點分析法。
1.零部件自制不需增加固定成本且自制能力無法轉移
在企業已經具備的自制能力無法轉移的情況下,原有的固定成本屬於沉沒成本,不會因零部件的自制或外購而發生變動。因此,在這項決策分析中,只需將自制方案的變動成本與外購成本進行比較。如果自制變動成本高於外購成本,應外購;如果自制變動成本低於外購成本,應自制。
【例】某企業每年需用A零件100 000件,該零件即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購。若外購每件單價為40元;若自制,企業擁有多餘的生產能力且無法轉移,其單位成本為:
A零件是自制還是外購?
根據題意,可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由於企業擁有多餘的生產能力,固定成本屬於無關成本,不需考慮,自制單位變動成本為39元(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6元,變動製造費用3元),外購單價為40元。有:
  • 自制總成本為:100 000×39=3 900 000(元)
  • 外購總成本為:100 000×40=4 000 000(元)
  • 企業應選擇自制方案,可節約成本100 000元。
2.零部件自制不需增加固定成本且自制能力可以轉移
在自制能力可以轉移的情況下,自制方案的相關成本除了包括按零部件全年需用量計算的變動生產成本外,還包括與自制能力轉移有關的機會成本,無法通過直接比較單位變動生產成本與外購單價作出決策,必須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
【例】仍依上例資料。假定自制A零件的生產能力可以轉移,每年預計可以獲得貢獻毛益1 000 000元。A零件是自制還是外購?
根據題意,可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由於企業擁有多餘的生產能力,固定成本屬於無關成本,不需考慮,自制單位變動成本為39元(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6元,變動製造費用3元),外購單價為40元。有:
自制A零件的機會成本為
依題意編制的相關損益分析表如表所示。
表:相關損益分析表(單位;元)
-
-
方案
-
-
自制A零件
外購A零件
變動成本
機會成本
100 000×39=3 900 000
1 000 000
100 000×40=4 000 000
相關成本合計
4 900 000
4 000 000
企業應選擇外購方案,可節約成本900 000元。
3.零部件自制但需要增加固定成本
當自制零部件時,如果企業沒有多餘的生產能力或多餘生產能力不足,就需要增加固定成本以購置必要的機器設備。在這種情況下,自制零部件的成本,就不僅包括變動成本,而且還包括增加的固定成本。由於單位固定成本是隨產量成反比例變動的,因此對於不同的需要量,決策分析的結論就可能不同。這類問題的決策分析,根據零部件的需要量是否確定,可以分別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和成本平衡點分析法來進行分析。若零部件的需要量確定,可以採用相關成本分析法,若零部件的需要量不確定則採用成本平衡點分析法。因零部件的需要量確定情況下的零部件自制與否的決策與前例相似,這裏僅就零部件需要量不確定情況下的自制與否的決策進行舉例。
【例】企業需要的B零件可以外購,單價為60元;若自制單位變動成本為24元,每年還需增加固定成本45 000元。
要求:分析B零件是自制還是外購。
解:由於本例零部件的需要量不確定,因此需採用成本平衡點分析法進行分析。
設:x0為成本平衡點業務量,自制方案的總成本為y1,固定成本為a1,單位變動成本為b1;外購方案的總成本為y2,固定成本為a2,單位變動成本為b2
其中:a1= 45000元
b1= 24元
a2= 0
b2= 60元
則有:y1=a1+b1x= 45000 + 24x
y2= 60x
這説明,當零部件需要量在1 250件時,外購總成本與自制總成本相等;當零部件的需要量在1 250件以內時,外購總成本低於自制總成本,應選擇外購方案;當零部件需要量超過1 250件時,自制總成本低於外購總成本,應選擇自制方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