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水鎮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轄鎮)

鎖定
臨水鎮,隸屬於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地處霍邱縣西北部,淮河南岸,古壁山下,東與周集鎮馮井鎮接壤,西與河南省固始縣相鄰,北與阜陽市阜南縣隔河相望, [1]  區域總面積88.11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臨水鎮户籍人口為66559人。 [5] 
臨水鎮古稱為陽泉;1986年,由臨水鄉改為臨水鎮。 [1]  截至2020年6月,臨水鎮轄16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李樓村。 [1] 
截至2019年末,臨水鎮有工業企業44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0個。 [5] 
中文名
臨水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
地理位置
霍邱縣西北部
面    積
88.11 km²
下轄地區
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李樓村
電話區號
0564
郵政編碼
23747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一庵一坊二寺三閣九廟
車牌代碼
皖N
人    口
66559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臨水鎮歷史沿革

臨水鎮古稱為陽泉。西漢時期,在現臨水鎮一帶建立了陽泉縣。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冬,建立三河尖聯防區,臨水集為鄉。
1949年,三河尖撤併,劃入河南省固始縣。
1950年3月,建高塘區,臨水鄉劃入高塘區。
1956年2月,臨水鄉劃入周區。
1958年10月臨水鄉改為公社。
1968年10月,臨水、蔣集、朱港3鄉合併為黃港公社。
1972年,臨水併入馮井公社。
1973年1月,成立臨水公社。
1983年,由臨水公社改為臨水鄉。
1986年,由臨水鄉改為臨水鎮。
1992年,李集鄉劃入臨水鎮。 [1] 

臨水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轄臨水、李樓、司圩、三郢、吳台、付台、趙台、陳村、王崗、老郢、何廟、張郢、司口、李集、張樓、魏崗16個行政村。 [1] 
截至2020年6月,臨水鎮轄16個行政村:臨水村、吳台村、三郢村、司圩村、李樓村、陳村、趙台村、王崗村、老郢村、傅台村、張廟村、司口村、魏崗村、張樓村、何廟村、李集村, [2]  鎮人民政府駐李樓村。 [1] 

臨水鎮地理環境

臨水鎮位置境域

臨水鎮地處霍邱縣西北部,淮河南岸,古壁山下,東與周集鎮馮井鎮接壤,西與河南省固始縣相鄰,北與阜陽市阜南縣隔河相望, [1]  區域總面積88.11平方千米。 [5] 

臨水鎮地形地貌

臨水鎮境內地形屬於平原,地勢略呈東高西低。南有古壁山,最高點海拔105米。 [1] 

臨水鎮氣候

臨水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温暖,雨量適中,光照充足,雨熱同季,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 [1]  冬夏兩季,均在120天左右,春秋兩季各在60天左右。

臨水鎮水文

臨水鎮境內主要河流有淮河、史河、泉河,由南至北穿境而過。 [1] 

臨水鎮自然災害

臨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霜凍、低温。旱災平均三年一遇,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87年6月,旱情長達兩個月之久,水稻因乾旱而不能出穗,旱作物花生、玉米基本絕收。嚴重的一次澇災發生在1968年,連續40多天陰雨,大片農作物被淹,淮河大堤臨王段三郢處決堤,羣眾生活不能自給。 [1] 

臨水鎮自然資源

臨水鎮高崗上非耕地灌木叢中有映山紅、酸棗、棠棣、杓杞、黃荊條等;常見的草類有白茅草、狗尾草蟋蟀草、山藥、半夏、狼毒、石蒜等;低窪處有河柳、杞柳、荊條、荻柴、蘆葦等;耕地上的自然植被,雜草有蒲公英、小薊、牽牛子、車前草、蒼耳、野荸薺、剪子股、看麥娘、野苜蓿、辣蓼草、茼蒿、王不留行三稜草、稗草、牛毛氈、席草等;鎮內有鐵砂和黃沙資源。

臨水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總人口有61272人;另有流動人口17912人。總人口中,男性32334人,佔52.8%;女性28938人,佔47.2%;18歲以下13700人,佔22.4%;18—35歲17957人,佔29.3%;35—60歲22486人,佔36.7%;60歲以上7129人,佔11.6%;以漢族為主。2011年,臨水鎮人口出生率12.9‰,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8.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6.3人。 [1] 
截至2017年末,臨水鎮常住人口為65807人。 [3] 
截至2018年末,臨水鎮户籍人口為64561人。 [4] 
截至2019年末,臨水鎮户籍人口為66559人。 [5] 

臨水鎮經濟

臨水鎮綜述

2010年,臨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051元,同比增長31.61%。
2011年,臨水鎮財政總收入3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00萬元。 [1] 
截至2018年末,臨水鎮有工業企業44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0個。 [4] 
截至2019年末,臨水鎮有工業企業44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0個。 [5] 

臨水鎮農業

2010年,臨水鎮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825萬元;全年農作物播種總面積117600畝,總產量59559噸,同比增長3.04%;其中水稻栽插面積58395畝,總產值35589;小麥播種面積5640畝,總產值23970噸;年出欄生豬31000頭,牛3620頭,山羊12010只;年出欄雞5.2萬隻,鴨11萬隻,鵝4.1萬隻;禽蛋總產量2610噸;肉類總產量4320噸,同比增長3.57%;水產品產量2141噸,同比增長1.95%;全年農業收入6515萬元,林業收入1165萬元,畜牧業收入6230萬元,漁業收入1650萬元。
2011年,臨水鎮農業總產值1.07億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16%。2011年,臨水鎮生產糧食7.17萬噸,其中小麥2.4萬噸,水稻4.7萬噸。臨水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花生、蔬菜。2011年,臨水鎮花生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200噸;蔬菜主要品種有大葱、西紅柿、早熟菜豆,其中大葱產量1000噸,西紅柿300噸,早熟菜豆10噸。臨水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臨水鎮生豬飼養量4.2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羊飼養量1.6萬隻,年末存欄0.43萬隻;家禽飼養量77萬羽,年末存欄18.5萬羽。 [1] 

臨水鎮工業

2010年,臨水鎮規模工業總產值為113784萬元,同比增長55.5%;臨水鎮工業集中區已建成,位於鎮人民政府北側,總規劃建築面積5000畝。
臨水鎮形成以釀酒、柳編工藝、木材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臨水鎮有工業企業72家,職工2862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6億元,比2010年增長33%。 [1] 

臨水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有商業網點468個,職工1266人。2011年,臨水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2億元,比2010年增長36%;有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1.6億元。2011年,臨水鎮出口8200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38%,產品銷往歐美26個國家和地區。 [1] 

臨水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4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40%;各項貸款餘額2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1] 
臨水掠影

臨水鎮郵電業

2011年,臨水鎮郵政業務收入為24萬元,其中純收入7.2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210萬元。 [1] 

臨水鎮社會事業

臨水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有幼兒園9所,在園幼兒1658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18所,在校生360人,專任教師1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100人,專任教師8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臨水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08萬元,比2010年增長1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1%,比2010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 [1] 

臨水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個,文化專業户2個;有各類圖書室20個,藏書2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56人。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有體育場地13處;有線電視用户數為400户,入户率10%。 [1] 

臨水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有門診部(所)1個;設病牀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3張,固定資產總值180萬元;有專業衞生員24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臨水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醫療0.3萬人次。2011年,臨水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3%。 [1] 

臨水鎮社會保障

2011年,臨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04户,人數115人,支出18.2萬元,比2010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10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422人次,共支出18萬元,比2010年增長5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12户,人數2328人,支出243萬元,比2010年增長15%;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對象39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5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社會福利費18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有敬老院2家,牀位11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05人;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萬元,使200人(次)困難羣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000人,參保率85%。 [1] 

臨水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有郵政網點1冊;有電信服務網點2家;固定電話用户450户,電話普及率50%;移動電話用户850户;寬帶接入用户490户。 [1]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2萬噸;排水管道2000米。 [1]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有花壇1個,綠化面積2200平方米。 [1] 

臨水鎮交通

截至2011年末,臨水鎮村村通水泥路。 [1] 
臨水鎮地圖

臨水鎮歷史文化

  • 文物古蹟
臨水鎮古蹟有一庵一坊二寺三閣九廟。一庵是指地藏庵,一坊是指節婦寧氏牌坊,二寺是指圓覺寺和千佛寺,三閣是指文昌閣、魁星閣和建星閣,九廟包括東嶽廟、祖師廟、城隍廟、關帝廟、三官廟、龍王廟、火神廟、財神廟、華佗廟。
圓覺寺
圓覺寺又名西大寺,坐落於古壁山西端的西山頂,它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時;唐朝貞觀年間(627年至649年),重修,太宗皇帝曾任命大將尉遲敬德監修。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欽命欽差黎大人、內史梁丙進督修圓覺寺。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重修一次,規模較前擴大,有天王殿、大佛殿、僧舍等共97間,並供奉有明太祖畫像和接引佛銅像,其它佛像43尊。
圓覺寺後面有一石鼓,擊打的聲音清越遠聞。寺旁有接引古銅像一尊,身高2丈4尺。寺西南邊有一座“三尺殿”,只有三尺高,殿內有一尊一丈二尺高的佛像。院內有一株千年銀杏樹,主幹圓周長達五米有餘,枝高百尺,冠幅達200平方米。據説該樹為尉遲敬德當年監修圓覺寺時親手所植。雖歷經千年,主樹幹已空,但銀杏樹仍然枝繁葉茂,挺拔蒼翠,結出的白果比一般白果大一倍。同樣大小的另一株銀杏樹在西山腳下建星閣(北梢門)外百米處的地藏庵,痛心的是五八年大鍊鋼鐵時被砍伐作為燃料。
19世紀50年代初,圓覺寺被改為糧庫,很多文物又陸續遭到了破壞,現遺存房屋10多間。

臨水鎮風景名勝

臨水鎮有史河晚渡、日落獨屏、古壁雨信、陽泉霧現、地藏沉浮、神鍾自鳴、兩岸來潮、萬姓朝嶽八景。

臨水鎮地方特產

  • 臨水酒
臨水酒產自臨水古鎮。臨水地區釀酒始於唐、顯於明、興於清,一直延續至今。唐貞觀年間(627年至649年),臨水就有“酒坊數十處,居民愈千户”。

臨水鎮著名人物

  • 張敬堯
張敬堯(1881年至1933年),字勳臣,臨水鎮三郢村人,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投身行伍,曾入北洋新軍隨營學堂,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後在北洋軍中任職。歷任陸軍第六師十一旅二十二團團長、北洋軍第三混成旅旅長、江西南昌鎮守使、陸軍第七師師長、護國軍第二路軍司令等。
  • 王光宇
王光宇,民國八年(1919年)出生,學名王元乾,臨水鎮張樓村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就讀於潁上縣甘羅村教育社、上海山海工學團。歷任中共霍邱縣委宣傳部長,皖東北直屬城區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泗東、泗宿縣委書記。永城縣委書記,地委民運部長,肖、永、碭一工委書記,豫、皖、蘇第三地委副書記,阜陽地委書記,安徽省委秘書長,農工部長,安徽省委書記處書記、副省長,省革委生產指揮組副組長,省委常委,省革委副主任,省委副書記、省委書記,安徽省第六屆、第七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中共八大、十一大、十二大、十七大代表,十一屆、十二屆有中央委員,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 沈家仕
沈家仕,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出生,臨水鎮小店村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1月生,1962年9月參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8年1月,當選安徽省第九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安徽省第一屆行政管理學會理事、安徽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安徽省高師教育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安徽百科全書》主編之一。
  • 潘同春
潘同春,生於1958年,臨水鎮小店村人,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現任華安達〈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1977年,應徵入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83475部隊服役;1981年,退伍後任臨水鎮小店村民兵營長。1986年,創辦小店柳編廠,後發展成為安徽華安達集團。1995年12月,被評為“全國優秀退伍軍人”。1999年8月,被團有中央、科技部授予“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光榮稱號。2005年4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安徽省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人大代表,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安徽省國際商會副會長,安徽省民營文化企業協會會長。
  • 孫鳴九
孫鳴九,生於1958年,號古壁山人,法號釋果藏。畢業於淮南教育學院中文系、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無錫書法藝專。原安徽省霍邱縣文化館業務館長,系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書法師、安徽省書法協會會員、安徽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理事、中國鄉土文學社理事、世界教科文衞組織會員、世界藝術家聯合會會員,中國北方詩書畫研究院高級書法師。
  • 張孝玉
張孝玉,1982年生,臨水鎮關廟村人。現為阜陽市政協委員、安徽省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阜陽市詩詞學會會長;又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評論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阜陽市潁州區書畫院院長。主要致力於書法史、書家個案研究及考證。在《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法報》等專業書法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著有《張孝玉書法文選》。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吳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安徽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10月:1824-1825.
  • 2.    臨水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26]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214.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219.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