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劇

鎖定
臨劇,流行於海南省臨高縣澄邁縣儋州市、海口市郊等臨語地區的傳統戲劇,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 [6]  [11] 
臨劇是用臨高方言演唱的民間小戲,它是在人偶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生劇種。臨劇使用臨高方言進行對白、演唱,演出的角色與行當與瓊劇基本一樣。臨劇的板腔主要吸收臨高人偶戲的唱腔,並根據臨高山歌、漁歌的音樂元素進行創作,以及借鑑瓊劇唱腔的音樂元素。 [18] 
2016年11月14日,臨劇被臨高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0]  2023年12月28日,臨劇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海南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編號為Ⅳ-5。 [11] 
中文名
臨劇
批准時間
2023年12月28日
非遺級別
省級
非遺編號
Ⅳ-5
申報地區
海南省臨高縣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臨劇歷史淵源

早在元、明時期,臨高就有“端木塑於肩膊,男女巫唱答為戲”之習俗。此習俗發展成“人偶戲”後,受到臨高方言地區羣眾的喜愛。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在臨高縣的新盈、南寶等地,有人將臨高方言套入瓊劇板腔以及粵劇“梆簧聲腔"進行演唱,如由當地羣眾自發組織起來的平等劇團、西海劇團等,試圖在舞台上創出有別於人偶戲的,即放下木偶,單純由演員唱演的戲劇。在建立人民武裝的革命老區內,戰士們則用人偶戲的“啊囉哈板”“朗嘆板”,完全放下偶像表演,也受到了羣眾的歡迎。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新盈、調樓,美良、美夏等沿海地區的羣眾喜歡觀看由人扮演的戲劇,為滿足羣眾的要求和適應形勢的需要,經臨高縣委、縣政府和文化部門的批准,決定在臨高人偶戲的基礎上創辦一個放下偶像、單純用人表演的新劇種,並於1961年12月15日成立了臨高縣臨劇團,同時委派十二名藝術骨幹前往廣西百色地區壯劇團學習。回來後,移植排演《寶葫蘆》一劇首獲成功。隨後,該團陸續上演了古裝戲《謝瑤環》《孟麗君》《張四姐下凡》、現代戲《李雙雙》《東風解凍》《迎鳳山》《等大小劇目三十多台。 [1] 
1965年12月,整編文藝隊伍,將瓊劇團和臨劇團合併,以臨劇為主,保留瓊劇演出隊。1968年11月,臨劇團解散。但縣內仍有些地方組織業餘劇團,唱演臨劇。1978年,臨高縣木偶劇團復辦後,該團既演人偶戲,也演臨劇。美良鎮的龍田大隊,新盈鎮以及紅華農場也組織業餘臨劇團活動。演出的劇目有《啞女告狀》《姐妹皇后》《巧配鴛鴦》等。1980年10月,美良公社龍美大隊成立民營臨劇團。1981年5月,自行解散。1986—2000 年,受當時生活條件所限,臨劇主要在民間流傳唱演。 [1]  [4] 
2001年,隨着羣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業餘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專業臨劇團應運而生。至2010年,臨高境內主要有煥傑臨劇團、江南臨劇團、紅山臨劇團、青年臨劇團,演出劇目主要有《寒梅芳心》《喜團圓》《梅花二度》等。至2024年,臨高共有8個臨劇團,演藝人員有近300名。 [5]  [7] 

臨劇文化特徵

臨劇唱腔

臨劇以臨高城內的方言為標準音,唱的主要是當地的民歌曲調。而臨劇唱腔主要是民歌土調,分“啊囉哈”“朗嘆”為主的基礎唱腔和“快板”“哩哩妹腔”“七字板”“醜腳板”“小放牛”“噯嗬哩”“哭板”等以民歌、民間音樂經整理創作而成的唱腔。此外,還吸收了瓊劇的“程途”“嘆板”“苦板”“江浪腔”“教子腔”等板腔。過場音樂或道白伴奏音樂除搬用當地八音舞曲、民歌小放牛、鞭馬哩外,還大量吸收瓊劇“拜堂”“過場”“升堂”“迎親”“盅盤舞曲”“過江”等嗩吶曲牌和民間音樂,以及從潮州流傳過來的一些名曲。樂隊有十至十二人,樂器有嗩吶、板胡、揚琴、琵琶、月琴、大胡、二胡以及西洋樂器大提琴、單簧管等。 [1]  [3] 

臨劇表演

臨劇表演,學習借鑑了廣西壯劇、桂劇和瓊劇的表演特點,既講究戲曲表演的程式性和虛擬性,也注意從生活中吸取新的養份,表演貼近生活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2] 
  • 角色行當
臨劇的角色行當體制,主要是學習吸收瓊劇的角色行當進行劃分。從臨劇上演的劇目看,有生、旦、末、雜(醜)、淨五個行當。 [2] 
演出現場
演出現場(5張)
生行:可分正生、文武生、武生。正生亦稱小生,重唱。表演温文爾雅,瀟灑風流。如《張文秀》中的張文秀,《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南海長城》中的區英才。文武生,文武兼備,重唱、做功,表演要求大方、自然、穩健。如《孟麗君》中的皇甫少華,《智取威虎山》中的楊子榮、少劍波等。武生,要求功架優美、功底紮實。如《武松打店》中的武松、《嶽雷撫金》中的嶽雷等。 [2] 
旦行:分正旦、彩旦、老旦、小旦。正旦,多扮演未婚或已婚女性人物,重唱和做功,表演要求端莊、嫺淑,做功優雅,真嗓念唱,喜劇悲劇人物均可。如《謝瑤環》中的謝瑤環,《張四姐下凡》中的張四姐,《李雙雙》中的李雙雙,《孟麗君》中的孟麗君等。彩旦,多扮演已婚女性人物,可正可邪,亦悲亦喜,或刁或淫,能説會道,做功貼近生活。如《張文秀》中的大姐二姐,《打銅鑼》中的杜十娘等。老旦,專扮演老年婦女角色,或高貴,或低賤,可貧可富。如《孟麗君》中的國太,《沙家浜》中的沙奶奶等。小旦,亦即梅香旦,專扮演活潑浪漫的未婚女子。如《孟麗君》中的蘇映雪等。 [2] 
末行:亦稱鬚生、老生。專扮演中老年男性角色,掛黑色、灰色或白色髯口。如《張文秀》中的王員外,《孟麗君》中的皇甫敬等。 [2] 
雜(醜)行:亦稱雜腳、花生或文丑,多扮演中、青年男性角色。如《張文秀》中的大姐夫、二姐夫,《張四姐下凡》中的王鈴,《沙家浜》中的刁德一等。 [2] 
淨行:亦稱花臉。扮演的角色有朝廷命臣,也有草莽英雄,人物可正可邪,可忠可奸,或善或惡,表演功架粗放,不拘一格,唱唸粗獷厚重。如《嶽雷撫金》中的牛皋,《鴛鴦劍》中的聞太師,《謝瑤環》中的來俊臣,《沙家浜》中的胡傳魁等。 [2] 
  • 身段和特技
臨劇的身段和特技有扇花、三批、拉架子、走八字、十字步、老旦步、舒平馬步等7種。 [2] 
扇花:臨劇表演程式,與人偶戲的表演程式“扇花”同。 [2] 
三批:臨劇生角、末角、淨角表演程式。多用於表現相逼和觀望。用於相逼的動作有左、右兩種。左為:右手自外側掄向左上方,同時側左身,右腳踏上左前方。然後收右手,左手自外側掄向右上方,同時側右身,左腳跳上右前方。如此交替進行三次。右動作相反。 [2] 
拉架子:臨劇武旦表演程式,也叫“拉山膀”。左手掌由下穿至前胸後划向右胸,右手掌也由下穿至前胸再划向左胸,與左手交叉,然後雙手同時亮掌,左右手拉與肩平。 [2] 
走八字:臨劇台步。表現人物趕路的一種連續的舞蹈動作。劇中人按照規定的“oc”字路線行走,表現舞台空間的轉換。常以“圓場步”為基本步(雜角用“矮辮步”),身體隨行走方向或正或側,手勢視表演內容而定。以十人為好,按“oc”字形穿梭行進,有傾巢而出之勢,多用於戰情危急,兼程出戰的緊張場面。 [2] 
十字步:臨劇旦角台步。表演時,先做正步,後左腳邁上右腳前側,右腳又蓋過左腳,踏上正前方;左腳往左側橫邁,右腳往後回至原位,左腳也收回成正步。可反覆進行,以表現趕路時的各種情緒。《張文秀》中王三姐,《貂蟬拜月》中的貂蟬用此步法。 [2] 
老旦步:臨劇老旦常用台步。兩手抬至腰間,身稍前傾,腰略彎,兩腿微曲;走動時一步一挪,頭可順勢稍動。 [2] 
舒平馬步:臨劇武生、武旦台步。源於南派武術,常用於武打常面。站馬步要求兩腿半蹲,兩腿距離略寬於肩,腳尖稍朝內,體直背正,提肛收腹,挺胸松肩,動作有力而不僵硬。 [2] 

臨劇劇情

臨劇一般都演古裝戲,劇本自行進行改編和創作,主要講述一些懲惡揚善,積極向上,主人翁百折不撓,靠自身努力,勤奮考取功名的勵志故事;才子佳人,花前月下,忠貞不二的曲折愛情故事;還有忠孝仁義,禮義廉恥,勸人向善的故事。 [8] 

臨劇代表劇目

臨劇自1961年產生以來,至1990年,演出的劇目有34個,其中改編劇目33個,創作劇目1個。如《寶葫蘆》《梁山伯與祝英台》《孟麗君》《謝瑤環》《三月三》《連升三級》《五彩橋》《東風解凍》《金鐲記》《情深義重》《雙橋記》《血海深仇》《蘆蕩火種》《張文秀》《張四姐下凡》《打銅鑼》《補鍋》《桃園堡》《阮八姐》《南海長城》《社長的女兒》等。 [6] 

臨劇傳承保護

臨劇傳承價值

在臨高,看臨劇、唱臨劇、演臨劇是當地居民很普遍日常的文藝活動,臨劇是當地居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具有臨高濃郁本土特色,已成為海南人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  [9]  [12] 

臨劇保護措施

2009年開始,臨高縣職業學校成立臨劇班,以保護與挖掘臨劇文化。 [14] 
2022年6月,臨高縣成立臨高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團,藝術團內設民間歌舞和臨高戲曲兩個分團,總人數60餘人,保護包括臨劇等非遺項目。 [16] 

臨劇社會影響

  • 表演活動
2018年12月,2018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在江蘇省崑山市的崑山當代崑劇院舉行,臨劇《麒麟鎖·團圓》等劇目在盛典上進行表演。 [13]  [17] 
2021年10月,2021年海南(臨高)旅遊文化美食節暨海南旅遊美食與商品巡迴展銷會系列活動之一的“美食美味,臨海臨高”文藝演出在文瀾文化公園廣場舉辦,活動中表演了《孿生救駕》等劇目; [9]  同年11月,海南省民間文化藝術季“臨高·本土派”晚會在臨高縣文瀾文化公園舉辦,晚會上表演了臨劇選段《逼婚》等劇目。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