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臨高人偶戲

(海南省的民間藝術)

鎖定
臨高人偶戲是一種海南省的民間藝術。系從民間用佛像祭祀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故亦稱佛子戲。其表演特點為幕台不設布幛,演員手擎木偶化裝登台,人與偶在台上共同扮演角色,以人的表演彌補木偶感情的不足。人偶戲以本地的民歌調為主要唱腔,優美動聽。臨高人偶戲是全國惟海南獨有、世界少見的稀有劇種。主要流行於海南島西北部的臨高縣及周邊的海口市、澄邁縣、儋州市等市縣中操臨高話的鄉鎮,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
中文名稱
臨高人偶戲
類    型
民間藝術
別    名
佛子戲
流    行
海南島西北部

臨高人偶戲歷史溯源

據老藝人相傳,臨高人偶戲源於南宋末期。臨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驅邪時,皆用人型杖頭木偶。據光緒十七年續修的《臨高縣誌》雲:"臨俗多信奉神道,不信藥醫。每於節例,端木塑於肩膀,男女巫唱答為戲。"後經過藝人改造,搬上舞台,至遲在清康熙年間已形成。臨高縣八旬老藝人陳和成先後於1979年獻出七代珍藏的10個老木偶,其中4個頭部刻有"康熙"年號的標誌。康熙年間就有吳四龍、曹大鑼、王香發、劉綵鳳等30棚人偶班社。

臨高人偶戲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臨高縣文化館獲得“臨高人偶戲”保護單位資格 [1] 

臨高人偶戲表演特點

臨高人偶戲是當地羣眾喜聞樂見的重要文化載體,具有獨特的表演藝術,主要特點是,舞台不設布幛,演員手擎木偶化裝登台,人與偶在台上同扮一個角色,以人的表演彌補木偶感情之不足。一般的人偶劇在表演時,舞台四周圍着圍布,觀眾只看到木偶而看不到演員。而臨高人偶戲則人偶共同扮演一個角色,舞台不設帷布,演員以自己的喜怒哀樂等來補充木偶表情的不足。人偶交叉表演,自古至今,自成一派,成為我國木偶藝術園地稀有的劇種。
以來自本地民歌調"阿羅哈"和來自道士調的"朗嘆"作為主要唱腔,優美動聽,地方特色濃郁。戲劇大師田漢1962年到臨高縣視察工作,觀看人偶戲的演出後,稱讚人偶戲為"稀有品種,不同凡響,表演靈動,唱腔動聽",並賦詩云:"椰子林邊幾曲歌,文蘭江水嫋新波,此間亦有劉三妹,唱得臨高生產多。"人偶戲古老的傳統劇目甚多,解放後也演創作的歷史劇和現代戲。

臨高人偶戲傳承價值

1981年至1993年臨高人偶戲曾先後2次進京演出,均獲得到好評,榮獲優秀表演獎和優秀音樂獎。其中《花仙子》被中央電視台錄製播放,《人民日報》、《民族畫報》、《中國木偶報》等多家媒體專題評介。人偶戲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有深厚的羣眾基礎和世代傳承的特點。但近幾年來,受時尚的流行歌舞衝擊和娛樂多元化的影響,人偶戲已陷入後繼乏人的瀕危困境,急需搶救保護。 [2] 

臨高人偶戲表演名家

臨高人偶戲作為一種特有的民間文化,與京劇等戲劇一樣,其傳播主體是人,與京劇有梅蘭芳、粵劇有紅線女、黃梅戲有嚴鳳英等大師一樣,臨高人偶戲也有自己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演員……

臨高人偶戲著名演員人才輩出

金童劉和貴
劉和貴( 1910~1974 年),男,臨高人偶戲著名演員,主工小生,乳名那聖,系臨高縣波蓮鎮和棉村人。出生於農家,九歲讀私塾,讀了三年詩書,後因家貧失學,到美鰲村舅父家放牧。
劉和貴秉性聰慧,生性樂觀好動,整日又唱又跳,特別愛唱民歌,看過戲班演出之後便愛上了“啊羅哈”,放牧時喜歡騎在牛背上或在草地上唱幾段,自娛自樂。民國十二年( 1923 年),劉和貴被班主雷華看中,帶入戲班學唱小生。劉和貴勤奮好學,幾年後,技藝大進,被觀眾親切稱為“小小生”。後來與正旦劉教英同台搭演,更是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成為當時人偶戲藝壇上一對婦孺皆知的“金童玉女”。民國二十七年( 1938 年),因社會動亂,戲班被迫停演,雷華班也因沒戲演無法維持生計而宣告解散。劉和貴等也只好另謀生計,回家務農。不久,劉和貴想方設法欲重新組班演戲,當他得知與他合作多年的劉教英被賣給那大鎮萬發公司某職員為妻時,心中不忍,遂步行幾十裏到那大鎮當工人,設法靠近並找到劉教英,勸其重返舞台。劉教英也留戀他倆搭演的美好時光,不久,籌錢贖身,重返家鄉組班演戲,二人又重新活躍在人偶戲藝壇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政府組建臨高縣第一個職業木偶劇團--木藝劇團,劉和貴被任命為團長兼主演,繼續活躍在舞台上。劉和貴嗓音佳、音質亮,唱腔流暢悠揚,韻味濃厚,吐字準確清晰,行腔運調縝密綿延,富有彈性,常令聽者回腸九曲。劉和貴記憶力強,他演過的二百多出劇目均能熟記,因文化功底好,熟悉歷史掌故頗多,故能隨唱隨編。
劉和貴名氣雖大,但仍虛懷若谷,常虛心向同行討教。每到一地演出,喜走門串巷,與人交談,並抄錄了不少典故詩聯,並熟記於心。出演時常能隨機應變,貼切地運用典故詩聯,賦予劇情或人物新意。劉和貴在《海瑞被囚水牢》劇中,列舉歷代忠臣受難,為官清廉,愛民等掌故,一連數百句唱詞不重複,使人百聽不厭,受益匪淺。
劉和貴最為拿手的劇目有《海瑞被囚水牢》、《樊梨花》、《拜寒江》、《潘葛祭妻》、《薛丁山徵西》、《李旦下淮》、《武王伐紂》、《紂王化身》、《王其青進花園》等幾十齣戲。他飾演的薛仁貴、薛丁山、狄青、海瑞等角色,最為出色,令觀眾長期傳頌不衰。
玉女劉教英
劉教英,女,臨高人偶戲女演員,主工旦行。乳名妚教,臨高縣皇桐鄉和伍村人。自幼愛看愛唱人偶戲。十二歲時入雷華班學唱旦行戲,因與劉和貴配合表演“珠聯璧合,”很快嶄露頭角,深受觀眾所賞識。
沒過多久,她和劉和貴成為人偶戲藝壇上一對深受羣眾喜愛的“金童玉女”。後來,這對人偶戲最佳搭檔因社會動亂,民生無着,戲班停演而惜別,各奔西東。劉教英後來嫁到和舍鎮先光村,因與丈夫感情不合,被賣給那大鎮萬發公司某職員為妻。但生活仍不盡人意。不久,劉和貴聞訊從家鄉和棉村來尋她,而她亦一直留戀着戲班。幾天後,劉教英毅然籌錢贖身,與劉和貴同返臨高,組班演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劉教英在木藝劇團擔當主演。1958年,她被派往廣州學習,在這期間,劉教英學習掌握了很多木偶操縱表演技藝。劉教英學完藝返回臨高,帶領劇團人員着力對偶像臉譜進行改造,加大了偶像頭部,使偶像更為生動,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劉教英還將操縱木偶的雙手由服裝內改為服裝外,使木偶表演更具靈活性和更有利於表演舞蹈。劉教英戲路寬廣,文、武旦全能。她口齒伶俐、吐字清晰,並且能隨編隨唱,唱腔清脆亮麗,優美動聽,扣人心絃。劉教英在《拜寒江》中飾演樊梨花,與薛丁山(劉和貴飾演)對唱一個多小時,唱詞通俗易懂,情真意切,腔調優雅、圓潤、流暢、唱到情動之處,聲淚俱下,被譽為“千古絕唱”,令觀眾無不為之唏噓歎服。
劉教英的表演台步優美,婀娜多姿,功架穩健嫺熟,表演剛柔相濟,武中帶文,形神兼備,故而深受觀眾喜愛,備受推崇。劉教英一生出演劇目頗多,最拿手劇目和角色有《穆桂英》和劇中的穆桂英、《木蘭從軍》及其中的花木蘭、《昭君出塞》及其中的王昭君、《鄧懷玉下山》及其中的鄧懷玉、《拜寒江》及其中的樊梨花等。

臨高人偶戲傳承歷史開創未來

王 範
臨高縣人偶劇團的現任團長,也是一名優秀演員。他刻苦學藝,淨是他的專攻行當,且偏重反派花臉,髯口功,把子功,袍甲功,樣樣精通,唱唸做打齊頭並進。 王範特注重以人的表情“神似”來彌補偶之不足,以“偶韻”表現人物性格,如“嘻嘻”一聲冷笑,表示奸狡;眼睛一瞪,表示兇殘;嘴唇一捫,眼珠一斜,表示陰險。 王範表演聲音洪亮渾厚,高音低音,聲聲入耳。他在運調時常混入假嗓,更加形象地展現人物性格,自有他獨到之處。
王明亮
王明亮1978年進縣人偶劇團當人偶戲演員。因勤奮好學,戲路廣,加上天賦予的金嗓子,能編能導,能唱能演,能彈吹拉打,很快成為劇團裏的多面手和台柱子。 王明亮的表演神形兼備,人偶配合默契,特別擅長以“神”與“形”彌補偶的不足。他的唱功以聲音洪亮、鏗鏘有力、腔正韻甜、吐字清晰見長。針對人偶戲的主要唱腔“啊羅哈”,他在繼承前輩唱法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常通過輕唱、重唱、快唱和慢唱,表現出人物多變的情感和不同的個性,自成一派,被觀眾讚譽為“明亮板”。 在20多年的人偶戲藝術生涯裏,王明亮巧妙運用發揮“人偶同演”這一藝術特色,創造出一批性格炯異的藝術形象,深受觀眾的喜愛與好評。
陳少金
演員陳少金主工正旦。她表演做功細膩,功法適度,台步輕盈飄逸。以偶當上身,人當下身,組成別樣的身段功架,創造出與眾不同的藝術美感,有獨到之處。 陳少金表演時人偶配合,渾然一體,相輔相成,展示出“人偶同演”的藝術特色,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讓觀眾在“奇”中領略人偶戲的種種妙處。陳少金唱腔圓滑,富有韻律,真嗓自然流暢,嘹亮悦耳,拉腔甜潤,輕如行雲,柔如流水,享有“少金板”之美稱。

臨高人偶戲發展勢頭前景廣闊

如今,人偶戲在臨高有着良好的發展勢頭。除了縣戲團這家專業人偶劇團外,全縣還有近10家民營人偶劇團,每個團的人員配備約20人至25人不等,全縣從事人偶戲演出的專職人員近300人,一年演出2000多場,觀眾達80萬多人次。這在傳統戲劇極不景氣的今天,成了一道亮麗而炫目的風景。
由於人偶戲通俗易懂,所以大多數的臨高人都會唱人偶戲,人偶戲正顯現出勃勃的生機,並正在不斷得到發揚光大。
臨高人偶戲藝術以其歷史悠久、藝術獨特、內容豐富、社會基礎廣泛、發展勢頭良好以及它在臨高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影響,使臨高成為人偶戲藝術之鄉。
據資料統計,解放前留下的劇目約有300多個,解放後經整理改編上演100多個,還先後移植改編其它劇種劇目《江姐》、《秦香蓮》、《張四姐下凡》、《春草闖堂》、《海瑞馴虎》等30多個,創作劇目有《海花》、《鬧鐘爺爺》、《荔枝樹下》、《一碗雞湯》、《王佐上任》、《蓮花仙子》、《鹿回頭》等7個劇目。
其中《海花》、《鬧鐘爺爺》1981年晉京演出時獲演出獎;而《蓮花仙子》1992年晉京演出時獲音樂創作獎和演出獎。
其他許多地區演出木偶戲,只設小小的舞台。台上圍着布幛,演員手擎仗頭木偶,在幕後操縱和演唱。而臨高縣的木偶戲演出時,則是採用大舞台,不設布幛,演員擎仗頭木偶化裝登台,互為一體,合扮同一角色,人偶交叉表演,從古至今,自成一派,成為我國木偶藝術園地稀有劇種。
如今,臨高縣現有的10家人偶劇團,除了農忙時節,他們還深入到臨高的各個村子裏演出,一年大約有260多場演出。除了演出經典劇目,他們與時俱進,也在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創新發展。
2003年,臨高中學一名18歲的中學生成功地將搖滾元素與人偶戲融合在一起。他創作的劇目《青春旋律》在臨高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彙報演出文藝晚會上,贏得了人們的一致認可,並獲得好評。
如今,從事人偶戲工作的廣大文藝工作者,為保護好人偶戲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努力將傳統的人偶戲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創作出許多新的劇本,增加新的表演形式和新的演繹手法,力圖通過多樣化的創新和嘗試,賦予這一古老劇種新的活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