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腸源性感染

鎖定
腸源性感染是大面積燒傷後1~2h即可出現腸道黏膜萎縮、屏障損害,腸道內的細菌和內毒素移位。若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細菌進入門靜脈系統,血行播散,引起腸源性感染。腸源性感染可以在傷後很早發生,剛出現感染症狀時創面、肺、靜脈和泌尿道等均無明顯感染徵象。其預防方法是燒傷後儘早行有效的液體復甦,早期少量進食或停留小腸導管鼻飼以減輕腸道屏障的破壞,減少腸道細菌的移位。腸源性感染髮生後應立即應用廣譜抗生素,加強支持療法,注意能量與各種營養物質的補充,注意補給促進胃腸黏膜修復的藥物。頭孢他啶有良好的防治腸源性感染的作用。 [1] 
中文名
腸源性感染
外文名
gut derived infection
介    紹
儲菌所”和“內毒素庫
功    能
嚴密的屏蔽

目錄

腸源性感染簡介

腸源性感染(gut derived infection)

腸源性感染表現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儲菌所”和“內毒素庫”。健康情況下腸粘膜有嚴密的屏蔽功能。在嚴重創傷等危重的病人,腸粘膜屏蔽功能受損或衰竭時,腸內致病菌和內毒素可經腸道移位而導致的全身性感染。
正常情況下,腸粘膜上皮是主要的局部防禦屏障,防止腸腔內所含的細菌和內毒素進入全身循環,但在某些情況下腸內細菌和內毒素可從腸內逸出,進入腸淋巴管和腸繫膜淋巴結,繼而進入門靜脈系統和體循環,引起全身性感染和內毒素血癥。這種腸內細菌侵入腸外組織的過程稱為細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許多死於膿毒症和MOF 的病人血中可培養出腸道細菌,而臨牀和屍檢均未發現感染病灶,遂令人設想這些感染源於腸道,稱為腸源型感染。有大量臨牀資料顯示,嚴重創傷、燒傷、休克和大手術等危重外科病人常因腸屏障功能衰竭而引發全身性感染或內毒素血癥,導致MODS 發生。因此在80 年代後期就有人提出,在MOF 的發生中,腸是“中心器官”或“始動器官”。在腸源性感染的發生中,肝臟枯否細胞活性起着關鍵作用。由門靜脈血帶來的細菌和內毒素入肝後由枯否細胞清除,枯否細胞活性受損將不能阻止腸道來的細菌和內毒素進入體循環。細菌和內毒素停留在門靜脈系統血中促使枯否細胞分泌各種細胞因子和炎症介質,加重全身性炎症反應。因此細菌移位標誌着腸屏障功能損害。
參考資料
  • 1.    朱家愷、黃潔夫、陳積聖 .外科學辭典: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