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洞泄

鎖定
洞泄,是一箇中醫中醫病名,指濕盛傷脾的泄瀉。出自於《素問·生氣通天論》。
中文名
洞泄 [1] 
出    處
《素問·生氣通天論》 [2] 
相關解釋1
陰盛內寒所致的泄瀉
相關解釋2
濡瀉別名
相關解釋3
脾瀉別名
相關説法
指濕盛傷脾的泄瀉

洞泄作品信息

①陰盛內寒所致的泄瀉。《聖濟總錄》卷七十四:“洞泄謂食已即泄。”“陰盛生內寒,故令人腹髒內洞而泄。”證見心腹痛,大腸切痛,腸鳴食不化,手足厥冷,腳轉筋等 [1]  。治宜温中散寒,用附子丸、木香訶黎勒丸等方(《奇效良方·泄瀉門》)。參見寒泄條。
②濡瀉別名。《醫宗必讀·泄瀉》:“洞泄,一名濡瀉,瀉下多水也。”詳見濡瀉條。
③脾瀉別名。《醫學真傳·痢》:“痢下無積,日夜十餘次,解時微痛,是名脾瀉,又名洞瀉。”參見脾瀉、脾泄條。

洞泄解釋

1.亦作洞泄。2.洞瀉,腹瀉。
指濕盛傷脾的泄瀉。《素問·氣交變大論》:“歲水不及,濕乃大行,……民病腹滿身重,濡泄寒瘍流水……”又稱濡泄、濕瀉、濡泄、脾虛泄。《衞生寶鑑·泄痢門》:“《內經》雲:濕勝則濡泄。……夫脾為五臟之至陰,其性惡寒濕。今寒濕之氣內客於脾,故不能裨助胃氣,腐熟水谷, [2]  致清濁不分,水入腸間,虛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隨氣而下,謂之濡泄。法當除濕利小便也。對金飲子主之。”《雜病源流犀燭·泄瀉源流》:“惟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為濕自甚,即脾虛泄也。由土虛不能制濕,腸胃不固,濕反勝而成病,故脈遲而緩,小便不利,身重,腹不痛,腸鳴漉漉,所下多水。宜四苓湯加二術、胃苓湯加草蔻。洞泄-

洞泄相關説法

經雲∶春傷於風,夏生飧泄 ,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蓋因風木之邪,留連既久,木氣克土,則倉廩不藏
而為洞泄 ,可見是病,亦由伏氣 所致也。李士材 曰∶洞泄 一名濡泄,濡泄因於濕勝。此病非但因伏氣 內留,中
氣失治,亦有濕氣相兼致病也。考其脈象,軟緩乏力,或關脈兼弦,身重神疲,肢體懈怠,下利
清谷,小便短赤是也,宜乎培中瀉木法加蒼朮、澤瀉治之。經曰∶腎脈小甚為洞泄 。蓋腎為胃關,因腎虛失
閉藏之職,伏邪乘虛而深陷也,宜乎補火生土法加煨葛、荷葉治之。總之脾虛 以補中為先,腎虛以固下為
亟,風勝佐之疏透,濕勝佐之滲利,臨證之頃,神而明之,則旋踵之禍,庶幾免焉。
程曦曰∶觀飧泄 洞泄 之論,總不離乎木氣克土,故治洞泄 ,皆仿飧泄 之法,然其中之虛實,當細別之。
飧泄脾虛 為多,所以完谷不化;洞泄 因濕勝為多,所以體重溺紅。屬脾
虛者,不宜偏利;屬濕勝者,不宜偏補。斯二者,皆當審其虛實而分治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