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脾虛

鎖定
脾虛是中醫臟腑辨證中的常見證型,包括脾氣虛脾陽虛、脾陰虛等類型,主要由飲食、生活方式、精神、疾病等多種因素引發,導致脾臟陰陽、氣血不足功能失常。高危人羣為先天體弱和長期久病的人羣。
脾虛的臨牀症狀包括食慾下降、倦怠乏力、大便不成形、腹脹疼痛、體重減輕等。
治療脾虛應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主要採用中藥治療,如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歸脾湯等,也可配合針灸等其他療法。脾虛的預後與患者體質的強弱、能否消除原因、是否及時進行中醫藥規範化治療等因素有密切關係。一般情況下,通過系統和持續的治療,患者可以恢復正常。
關於脾虛的理論學説在中醫中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先秦兩漢時期,就有關於脾臟的認識。到了明清時期,相關概念更為明確和詳細,包括脾虛的病因、症狀、治療等方面的認識趨於完善。
中醫病名
脾虛
就診科室
脾胃病科、中醫消化科
多發羣體
先天體弱人羣,長期過度疲勞或精神壓力大的人羣
常見病因
飲食無規律,過度疲勞,長時間精神壓力大,反覆嘔吐或腹瀉,患者先天體弱,長期或過量服用藥性苦寒等對脾胃有損傷的藥物
常見症狀
倦怠乏力、食慾下降、腹痛腹脹、畏寒肢冷
相關藥物
中藥治療主要採用人蔘白朮、茯苓、炙甘草等藥材

脾虛病因

脾虛可因飲食、生活方式、精神、疾病等多種因素導致,造成其運化、升清、統血等正常生理功能失常,而出現一系列不適症狀。

脾虛發病原因

  • 飲食
平時進食沒有規律或不節制,如暴飲暴食,過量食用生冷、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物,都會對脾臟的正常功能造成影響,導致脾虛的情況。
  • 生活習慣
過度疲勞可耗損人體的氣血,脾臟不能得到充足的養護,進而導致脾虛情況。
  • 精神因素
長時間存在過度思慮、精神緊張或抑鬱等情況,不僅會影響食慾,使得脾臟得不到充足的水谷精微的養護,而且也容易導致氣機運行不暢,影響脾的正常功能,從而導致脾虛。
  • 疾病
如果長時間存在嘔吐腹瀉等症狀,或者在久病之後,使得脾氣不斷損傷,造成脾虛情況。
  • 其他
患者先天體弱人羣,因其稟賦不足,也容易出現脾虛。此外,長期或過量服用藥性苦寒等對脾胃有損傷藥物,也會對脾臟造成一定影響,導致脾虛。

脾虛基本病機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脾具有運化水谷、水濕,輸布精微而藏營等作用,即中醫的脾臟可把進食的食物轉化營養物質,並調節水液代謝,把這些營養物質吸收、運輸到全身各處,以維持人體生理機能。
當人體存在飲食失宜、情志失調、勞逸太過、六淫邪氣侵襲以及其他臟腑病變等多種情況時,均可導致脾的功能障礙,出現脾臟的氣機失常(氣血不能正常運輸),痰飲內生(津液轉化為痰濕)、瘀血凝滯(血液不能正常運行而瘀滯於體內)等。由於脾臟運化功能障礙,引發脾虛的系列症狀或病證,出現食慾減退、腹脹、腹痛腹瀉浮腫內臟下垂、出血等症狀。

脾虛症狀

脾虛包括多種證型,主要包括脾氣虛證脾陽虛證脾陰虛證,不同證型的患者臨牀表現各有特點。
  • 主要證型
脾虛主要包括脾氣虛證、脾陽虛證、脾陰虛證 3 種證型,其中脾氣虛證又包含脾虛濕藴、脾不統血、中氣下陷三種兼證。
  • 證候分析
脾虛的常見臨牀表現包括食慾下降、倦怠乏力、大便質稀、腹痛腹脹、畏寒肢冷等,不同證型的臨牀表現會有所差異。
  • 脾氣虛證
主要症狀包括倦怠乏力、大便質稀、食慾減退,部分患者可伴隨腹脹、腹部隱痛、面色萎黃、排便無力等症狀。脾氣虛證包含脾虛濕藴、脾不統血、中氣下陷3種兼證,如在脾氣虛證的主要症狀的基礎上還存在以下兼證症狀,則可進行相應的兼證判斷。
脾虛濕藴證:常見症狀包括食少便溏、口中黏膩不渴、舌苔白且厚膩。
脾不統血證:可出現便血、嘔血、月經量多、牙齦出血等慢性出血症狀。
中氣下陷證:常見症狀有胃脘墜脹不適,可在餐後、站立或勞累後加重;肛周或下腹或腰部墜脹不適,在站立或勞累後可加重;長期腹瀉等。
  • 脾陽虛證
患者常表現為飲食減少、腹部脹滿、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腹部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肢體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量大質稀。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患者常表現為飢不欲食、腹脹特別是在進食之後、形體消瘦、唇乾舌燥、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脈細無力。

脾虛就醫

通常情況下,建議患者就診於脾胃病科或中醫消化科,中醫師根據四診即可明確證型診斷,不同證型的脾虛患者的四診特點各有不同。

脾虛就診科室

脾胃病科或中醫消化科。

脾虛辨證要點

本證以乏力、食慾減退、腹脹、大便質稀兼見氣虛證為辨證要點。
  • 脾虛濕藴證:在上述主要症狀的基礎上同時存在食少便溏、口中黏膩不渴等為辨證要點。
  • 脾不統血證:在上述主要症狀的基礎上同時存在便血、嘔血、月經量多、牙齦出血等慢性出血症狀為辨證要點。
  • 中氣下陷證:在上述主要症狀的基礎上同時存在胃脘墜脹不適、肛周或下腹或腰部墜脹不適、長期腹瀉或有胃下垂等為辨證要點。
脾陽虛證
本證是在脾氣虛的基礎上出現了怕冷等陽虛症狀,以乏力、食慾減退、腹脹腹痛、畏寒肢冷、大便清稀、完谷不化為診斷依據。
脾陰虛證
本證以飢不欲食、形體消瘦、唇乾舌燥、手足心熱兼見陰虛證為辨證要點。

脾虛中醫診查

中醫脾虛診斷,常需結合四診中的舌診和脈診,包含看患者的身體外、舌質與舌苔情況等;聞語音強弱等;問患者發病誘因、發病的經過、現在的情況、既往病史等;切脈解脈象等。
  • 脾氣虛證:可見舌質淡或伴齒痕、苔薄白,脈弱無力。
  • 脾陽虛證:可見舌質淡、舌體胖大伴齒痕、苔白滑,脈沉緩。
  • 脾陰虛證:可見舌質嫩偏幹、苔少,脈細弱。

脾虛鑑別診斷

脾虛等脾臟病變常需與胃部病變相鑑別,脾病多虛、胃病多實,與脾虛不同的是胃的病變多表現為胃氣上逆等方面的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胃脹或痛、噯氣、進食後不適、噁心、嘔吐、呃逆等,可通過症狀幫助鑑別。

脾虛治療

脾虛應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根據具體證型不同,選用相應治法用藥。

脾虛治療原則

脾氣虛治法為健脾益氣;脾虛氣陷治法為補中益氣,昇陽舉陷;脾陽虛治法為健脾温陽。

脾虛治療方法

中醫強調辨證施治,證型不同,治療也不同。根據每個具體的證型選擇相應的中醫方藥(代表方加方解)或常用中成藥等進行治療。除中藥之外的,還可酌情運用用針灸等治療方法。
治法以健脾益氣為主。代表方劑為四君子湯,藥物組成包括人蔘、白朮、茯苓、炙甘草,方中人蔘為君藥,甘温益氣,健脾養胃。臣藥白朮味苦性温,可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茯苓,健脾滲濕,其中白朮、茯苓配合使用,其健脾祛濕的功效更為顯著。同時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配伍,可起到益氣健脾之功。
治法以益氣健脾、滲濕止瀉為主。代表方劑為參苓白朮散,其中以黨蔘、白朮、茯苓、甘草四君子湯健脾益氣,加扁豆、薏仁、山藥、蓮子肉以加強補脾滲濕,桔梗從上焦開提清氣,也載藥上浮;砂仁化濕導滯兼醒脾胃。
治法以益氣補血、健脾攝血為主。代表方劑為歸脾湯,其中以人蔘、黃芪、白朮、甘草,這幾種甘温的藥物來補脾益氣以生血;當歸、龍眼肉味甘性温,可以補血養心;使用茯苓、酸棗仁、遠志來寧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可理氣醒脾,與大量益氣健脾藥配伍,復中焦運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氣補血藥滋膩礙胃,使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用法中姜、棗來調和脾胃。
治法以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為主。代表方劑為補中益氣湯 ,方中黃芪為君藥,味甘微温,可補中益氣,昇陽固表。配伍黨蔘、白朮等臣藥可增強其補益中氣之功。當歸和陰養血、陳皮可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並以少量升麻、柴胡昇陽舉陷,協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共為佐使藥物。炙甘草可調和諸藥,也為使藥。
治法以温中散寒,補氣健脾為主。代表方劑為理中湯,方中君藥乾薑可温運中焦,以散寒邪;臣藥人蔘可補氣健脾,協助乾薑以振奮脾陽;佐以白朮健脾燥濕,以促進脾陽健運;使以炙甘草可調和諸藥兼補脾和中。諸藥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運,升清降濁,以達温中散寒,補氣健脾之功。
治法以甘淡扶脾為主。代表方劑為慎柔養真湯 ,方用君藥黨蔘、黃芪可益氣健脾;白朮、山藥、蓮子等臣藥可幫助補氣健脾,山藥和蓮子還可養脾陰;茯苓健脾利濕;白芍、麥冬等臣藥可斂陰生津;五味子收斂止瀉為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補氣健脾,同時養陰收澀,且無生濕留邪之弊。
除上述藥物治療以外,還可以採用針灸療法治療脾虛證。該治療方法的原則為“虛則補之” “陷下則灸之”,不同證型的患者其具體針灸方法可有所差異,如脾氣虛和脾陽虛者取穴以足太陰、足陽明經穴和相應背俞穴為主; 氣虛下陷者加百會、氣海、關元,重用灸法;氣不攝血類型的脾虛者加隱白、血海、膈俞,重用灸法。

脾虛預後

脾虛的恢復情況與患者體質的強弱、能否消除原因、是否及時進行中醫藥規範化治療等因素有密切關係。一般輕症患者經過及時有效地對症治療,恢復效果較好,通常可治癒;若脾虛日久或病情嚴重等,脾虛的恢復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脾虛治癒性

一般情況下脾虛患者需經過治療或去除致病因素方可治癒,較輕的脾虛患者經過及時有效地對症治療,恢復效果較好,通常可根治。若天生體弱或脾虛日久或病情嚴重或治療不徹底而轉為慢性過程,脾虛可能遷延不愈。

脾虛嚴重性

脾虛患者可出現脾臟功能失常、氣血不足的情況,導致食慾下降、倦怠乏力、大便質稀、腹痛腹脹、畏寒肢冷等症狀,部分情況較重患者還可出現內臟下垂、慢性出血等情況,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如果長時間存在脾虛情況,可影響身體其他臟腑,進而導致整個機體虛弱,還可引發其他病證。

脾虛康復

患者日常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練習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養生術,以增強身體正氣來提高機體防禦外邪的能力,此類康復療法對疾病恢復有一定幫助。

脾虛復發

脾虛患者在疾病治癒後,若再次出現過度勞累、飲食不節、情緒失調等情況,則可能復發。
參考來源: [1-4] 
參考資料
  • 1.    張伯禮, 吳勉華.中醫內科學(新世紀第4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7.
  • 2.    張伯禮.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019.
  • 3.    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脾虛證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 ( 2017)[J].中醫雜誌,2017,58(17):1525-1530.
  • 4.    王憶勤. 中醫診斷學. [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