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鳳益

鎖定
胡鳳益,1969年11月25日出生於雲南玉溪,中共黨員,雲嶺學者,雲南省多年生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雲南大學資源植物研究院院長,雲南大學農學院院長 [4] 
胡鳳益於1991年從西南農業大學農學系畢業,同年進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等專業技術職務;1994年至1997年擔任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團支部書記;2000年至2002年在國際水稻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究;2002年獲得西南農業大學國際稻作研究所碩士學位;2007年至2011年擔任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2009年入選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010年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2011年至2015年擔任昆明市農業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昆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2015年擔任雲南大學農學院副院長;2017年擔任雲南大學農學院院長;2023年參加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製作的節目《開講啦 [16-17]  ,同年獲得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資助 [15]  [19] 
胡鳳益主要致力於野生稻有利基因發掘利用和多年生稻創制的基礎及應用研究 [19] 
中文名
胡鳳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雲南玉溪
出生日期
1969年11月25日
畢業院校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    別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胡鳳益人物經歷

胡鳳益
胡鳳益(11張)
1969年11月25日,胡鳳益出生於雲南玉溪。
1981年9月—1987年7月,就讀於雲南省玉溪第三中學
1991年,從西南農業大學農學系畢業,獲得農學學士學位;7月,進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等專業技術職務。
1994年6月—1997年12月,擔任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團支部書記。
2000年11月—2002年9月,在國際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IRRI)進行“水稻基因組與有利性狀發掘利用”合作研究。
2002年,從西南農業大學國際稻作研究所畢業,獲得農學碩士學位。
2007年10月—12月,在法國農業國際合作研究發展中心(CIRAD)進行“水稻細胞質主體親緣遺傳及變異”合作研究。
2007年12月—2011年7月,擔任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
2009年,入選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
2010年,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畢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2010年8月—2011年7月,擔任昆明市農業局副局長(掛職)。
2011年8月—2015年3月,擔任昆明市農業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昆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
2011年9月,進入雲南大學農學院工作。
2015年12月,擔任雲南大學農學院副院長。
2017年8月,擔任雲南大學農學院院長。
2022年4月3日,在中央電視台農業農村頻道(CCTV-17)《三農羣英匯》欄目播出新聞節目《鄉村振興羣英匯——胡鳳益》 [7] 
2023年2月,參加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製作的中國青年電視公開課節目《開講啦》 [2]  ;10月,獲得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員項目資助 [3] 
胡鳳益 胡鳳益

胡鳳益主要成就

胡鳳益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胡鳳益自1991年起從事水(陸)遺傳、育種、資源、生理及栽培研究等專業技術工作。研究重點集中在陸稻新品種選育、多年生稻遺傳改良、野生稻有利基因發掘利用、利用生物技術改良農作物品種及應用等方面 [5] 
根據2024年2月雲南大學農學院網站數據,胡鳳益在陸稻新品種選育方面,針對陸稻是雲南南部山區的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還有150萬人口依靠陸稻生存和發展的現狀,通過近20年的陸稻新品種選育和推廣,先後已有IRAT104、雲陸29、陸引46、雲陸52、雲陸101、雲陸103等6個陸稻品種通過雲南省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在雲南主產區推廣應用,並在東南亞等地得到應用。在“水稻主體親源細胞質遺傳變異”研究方向,針對水稻細胞質單一化的十分突出,但對其認識是相當有限等問題。採用以水稻的主體親源為母本構建同核異質系(回交世代到BC10),在不同核背景以及不同環境條件下研究水稻主體親源細胞質在農藝性狀、產量、稻瘟病抗性上有無細胞質遺傳。研究發現細胞質對水稻產量和耐冷性有遺傳效應,為更好的利用細胞質進行水稻的遺傳改良提供了新的觀點和思路。現在主要進行細胞質遺傳變異可能的分子機制探索。在“多年生水稻遺傳與育種”研究方向,瞄準國際上利用長雄野生稻的地下莖無性繁殖方式培育多年生水稻品種的前沿科學問題進行探索性的研究。在研究中第一次發現了兩對基因(地下莖基因)控制水稻多年生性的發育和表達,這個結果為培育多年生的水稻提供了材料和理論依據。主要從全基因組角度對控制多年生性的相關遺傳機制進行分子克隆和功能驗證。在利用生物技術改良農作物品種中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MAS技術,把相關基因轉移到優良受體進行快速篩選獲得新品種並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在研究中,一方面參與到由華中農業大學主持的轉基因重大專項中利用MAS技術,把Bt基因轉育到雲南水稻主栽品種中培育抗蟲新品種,另一方面,在前期研究發現的基於水陸稻差異的關鍵基因NCED、TB2等的基礎上,利用MAS技術,把主栽水稻品種轉育成耐旱品種 [5] 
  • 學術論著
根據2024年2月雲南大學農學院網站數據,胡鳳益先後在《科學(Science)》《自然生物學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水稻科學(Rice Science)》《中國水稻科學》等中國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50多篇科技論文 [5] 
  • 承擔項目
根據2024年2月雲南大學農學院網站數據,胡鳳益先後主持和參加包括科技部的973計劃課題、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農業部轉基因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洛克菲勒基金、家樂福國際基金、美國山地研究所合作項目、雲南省科技強省計劃、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 [5]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4年2月雲南大學農學院網站數據,胡鳳益先後有4項研究成果分別獲得雲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類)三等獎1 項、湖北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二等獎1項 [5]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排名
2002年
栽培稻種間雜種優勢及育性遺傳研究
雲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二等獎,排名第2
2004年
長雄野生稻地下莖基因定位
雲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排名第2
2005年
金三角’腹地罌粟替代種植技術集成與應用
雲南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三等獎,排名第4
2013年
轉型時期山區貧困農户的食物保障
湖北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二等獎,排名第9
2013年
昆明市建立農村導師制度對策研究
昆明市決策諮詢研究課題優秀成果獎
2017年
水稻適應進化的基因組變異機制研究
雲南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1 [11] 
2021年
多年生稻“雲大26”
首屆雲南省作物學年會優質稻米金獎 [9] 
2021年
利用長雄野生稻無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及應用
雲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14] 
2022年12月
多年生稻
《科學》雜誌202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榜單 [14] 
參考資料來源: [5] 
  • 水稻品種
根據2024年2月雲南大學農學院網站數據,胡鳳益先後有7個水陸稻新品種“IRAT104”(1995)、“雲陸29”(1999)、“陸引46”(2000)、“雲陸52”(2006)、 “雲稻1號”(2005)、“雲陸101”(2010)、“雲陸103”(2013)通過了雲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併成為雲南陸稻的主栽品種;水稻新品種“雲稻1號”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2005年) [5] 

胡鳳益人才培養

  • 團隊建設
2020年,胡鳳益帶領多年生稻研發團隊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遮鎮曼恩村委會的曼拉村建立了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小院試驗田50餘畝,多名研究生和老師長期入駐。研發團隊以小院為載體,把農業科技研發和農科人才培養相結合,為鄉村振興培養主力軍 [6] 
  • 指導學生
就讀時間
姓名
專業
論文
2008—2011年
萬文婷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秈稻廣適應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的研究及Gatewa克隆系統在水稻基因功能研究中的應用
2008—2011年
於洋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無選擇標記載體的構建及其遺傳轉化和一種改良的水稻細胞質基因組提取方法
2008—2012年
李麗娟
作物遺傳育種
長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地下莖基因Rhz2、Rhz3的克隆
2009—2012年
張石來
作物遺傳育種
長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越年再生性的分子定位研究
2010—2013年
李保葉
作物遺傳育種
水陸稻差異基因Rnced的發掘及研究
2010—2013年
冉志偉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長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自交不親和性狀的鑑定及候選基因的篩選與克隆
2011—2014年
楊定照
作物遺傳育種
長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多年生水稻品系的多年生性評價
2012—2015年
周蕾
作物遺傳育種
稻分櫱基因tb2遺傳轉化載體的構建和轉基因功能驗證
2012—2015年
陳晨
生化與分子生物學
長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地下莖性狀的QTLs 再分析
參考資料來源: [5] 
  • 教育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22年
基於“多年生稻科技小院”的“四輪驅動”農學類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雲南省教學成果(研究生)一等獎 [8] 

胡鳳益榮譽表彰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95—1996年度
雲南省省級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優秀共青團幹部
——
2003年度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第一屆青年科技標兵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
2004—2005年
雲南省省直機關工委實施“雲嶺先鋒”工程優秀黨員
——
2004—2005年
雲南省省直機關實施“雲嶺先鋒”工程“雲嶺先鋒獎章”
——
2005年
雲南省第六屆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
——
2006年
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二等獎
——
2008年
雲南省第八屆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
——
2009年
雲南省農業科技十大標兵稱號
——
2011年
雲南省青年科技獎
——
2014年
昆明市“優秀公務員獎勵”(三等功)
——
2022年12月
第二批敬業奉獻類別“雲南好人” [1] 
雲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參考資料來源: [5] 

胡鳳益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9年8月
雲南省作物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10] 
——
雲南省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專家諮詢組成員
——
雲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常務理事
——
雲南省青年聯合會第七、八屆委員會委員
——
雲南省省直機關青年聯合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
教育部農藝類本科專業教指委委員
參考資料來源: [5] 

胡鳳益人物評價

胡鳳益尚德篤學、善教樂研、愛崗敬業。他長期深入農業農村一線,紮根基地、田野,在千千萬萬株稻子裏精挑細選、反覆試驗,潛心於水稻品種選育及相關技術研究,厚植三農情懷。他培育的優質稻米品種,在國內外適應生態區進行種植,創制的多年生稻技術,走進農村、走進農户,增加了糧食產量,節約了種植成本,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農業科技能量。他潛心教研、教書育人,注重全方位多方面進行人才培育,為鄉村振興培育了一批批知農、愛農、興農的新農科人才。作為黨員幹部、農業科研人員、教師,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默默奉獻,成績不凡 [12] (昆明市文明辦評)
胡鳳益團隊歷經20多年把多年生稻品種選育出來,實現了多年生糧食作物品種選育領域“0到1”的突破,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13] (《玉溪日報》評)
胡鳳益懷揣把農民從繁重的農事勞動中解放出來的初心和夢想,歷經二十餘年兢兢業業、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努力,培育出的像韭菜一樣收割的多年生稻 [18] (雲南大學農學院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