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竹菁

鎖定
胡竹菁,男,漢族,1956年7月出生於江西會昌,中共黨員,全國模範教師(2004),江西省高校教師2003年度“十大師德標兵”;國務院政府津貼享受者。
中文名
胡竹菁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56年7月
出生地
江西會昌
性    別

胡竹菁人物經歷

1982年在江西大學獲哲學學士學位;1986年在山東省曲阜師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5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獲心理學博士學位。胡竹菁老師,師從著名心理學家國際心理科學聯盟副主席張厚粲先生,1995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後謝絕多方邀請,毅然回到家鄉工作,作為第一位引進博士到江西師範大學工作至今。現任江西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心理研究所所長、心理學院院長,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心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論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文核心期刊《心理學探新》雜誌主編。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2003年全省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師德標兵”並授予“2003年全省高校教師‘十大師德標兵’榮譽稱號”;2004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胡竹菁專著

1.“人類推理的心理學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07年3月出版發行
2.“演繹推理的心理學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於2000年9月出版發行(該書獲江西省社聯評出的2000-2001年度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3.心理統計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胡竹菁學術論文

英文:
1.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types of high probability conclusion effects in conditional inference. International Jour. of Psy. 2008
2. Double reasoning model re-examing, International Jour. of Psy. 2004
3.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human reasoning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 of Psy. 2000
中文(第一作者):
1.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統計檢驗力和效果大小的估計原理與方法.《心理學探新》2010.1.
2.Johnson-Laird的“心理模型”述評.《心理學探新》2009.4.
3. 論條件推理中的兩種“高概率結論效應”. 《心理科學》2009.2
4.條件推理的條件概率模型述評. 《心理學探新》2008.2.
5.推理結論正確性判定標準再探,《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4.
6.內容類別與表徵方式對判定THOG問題的影響,《心理學報》2002.3(該文獲江西省社聯評出的02-03年度省社科優秀論文三等獎)
7.推理心理研究中的邏輯加工與非邏輯加工評析,《心理科學》2002.3
8.影響大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情境因素的實驗研究,《心理學探新》,2001年第4期
8.大學好學生與一般學生能力結構差異比較研究. 2000年第4期,38-43(2004年獲江西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9.“‘心理模型’和‘知識與試題雙重結構模型’的比較研究”,《心理科學》1999.4(該文獲江西省社聯評出的98-99年度省社科優秀論文二等獎)
10.命題推理心理學研究綜述《心理學探新》,1999年第1期,28-35
11.線性三段論推理綜述《心理學探新》,1997年第4期, 43-48
13.“論三段論推理結論正確性的兩種判定標準”《心理學報》1996.1
14.三段論推理研究綜述《心理學探新》,199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