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焯猷

鎖定
胡焯猷(約1693年—1775年前後),字瑞銓,又字攀林,號仰堂,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金豐裏忠坑鄉(今龍巖市永定區下洋鎮中川村)灣角里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胡焯猷跨過海峽來到台灣府淡水定居,以行醫賣藥謀生,醫術精湛,救人無數,受到當地百姓的敬重。清乾隆十年(1745年),胡焯猷向淡水廳申請墾荒批准後,出資募佃,拓荒墾地,建立村落,興修水利,修築陂圳,盡力農事,成為大陸前往台灣島開墾農業的先驅者之一。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胡焯猷傳承客家耕讀並重精神,有感於“淡水文風未啓”,創辦明志義學(第二年更名為“明志書院”),成為台灣省北部最早的書院,開創台灣省私人辦學之始。清廷和閩浙總督楊廷璋分別授予他“文開淡北”“功資麗澤”等匾額。胡焯猷還出資修建西雲巖寺和倡建武聖宮,現已經成為台灣省的名剎古蹟。胡焯猷為台灣省的農業發展和教育文化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是客家人在台灣省傳播中華文明的傑出代表之一。《台灣通史》《福建省志·閩台關係志》《閩台醫林人物誌》《永定縣誌》《中川史志》均為其立人物傳或知名人物表。 [3] 
瑞銓
仰堂
出生地
汀州永定
出生日期
1693年
本    名
胡焯猷

胡焯猷人物生平

胡焯猷懸壺濟世澤一方

約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胡焯猷出生於永定縣金豐裏忠坑鄉的一户家境殷實的農民家庭。胡焯猷為永定胡氏第十八世。他的父親胡仲佩秉承客家人耕讀傳家的觀念,把幼小的胡焯猷送到書塾讀書。胡焯猷天資聰穎,自幼好學不倦,順利考中秀才。但此後的科舉道路並不平坦,多次參加鄉試均名落孫山。後家境衰落,為了解決全家人的生計問題,他不得不擱置學業,轉而從醫,拜村中一名老郎中為師,學習中醫。經過幾年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他的醫術突飛猛進,治好了許多疑難雜症,成為當地有名氣的郎中。同時,他自制和經營膏、丹、丸、散等中成藥,家境逐漸好轉。為了提高社會地位,爭取出仕的資格,他通過納捐,取得“貢生”(即“例貢”)功名。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統一台灣後,制定了“薄賦招墾”政策,“令各府商民有能力者任地開墾”,每甲(1甲合11.31市畝)上等水田只收田賦兩石七鬥四升。閩粵邊區的汀州府、梅州府等地居民為了謀生或者希望改善生活,絡繹不絕地進入台灣島開荒種糧。據統計,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永定縣遷台人數為汀州府各縣之首。
在這個背景下,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富於進取心的胡焯猷跟隨同鄉,乘船渡海來到台灣島,落户於台灣府淡水興直堡(今新北市泰山區)定居下來,開始了人生旅程中新的奮鬥征程。起初幾年,他在當地行醫賣藥謀生,因為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深得原住民信賴。有一年,淡水一帶瘟疫大流行,很多人染疫病倒了,並不斷有人因疫情病死。胡焯猷每天起早貪黑,預防與治療雙管齊下,熱情周到地為患者施醫給藥,醫好病人無數,成為當地人眼中的“活菩薩”,更加得到當地百姓的敬重。
1988年,福建中醫學院俞慎初教授主編的《閩台醫林人物誌》為胡焯猷立傳,不僅介紹了胡焯猷行醫經歷,而且對其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給予高度評價,“胡焯猷,例貢。慷慨好文,少時以家累,棄儒業醫......渡台至淡水,延其醫者輒有效。初為餬口計,而旋以利濟起家”。

胡焯猷開墾淡水播文明

清乾隆十年(1745年),胡焯猷已經來台10餘載,積累了一定資金和墾殖經驗。在一次外出行醫途中,他發現台北興直堡(今新北市泰山區)周邊一帶大部分土地是尚未開墾的荒灘,其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充足。於是,向淡水廳申請墾荒。得到批准後,隨即制訂興建村落、修築陂圳、開闢水田園圃等詳細規劃;同時召集勞力,置備農具耕畜,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墾殖。隨着開墾的土地不斷擴大,出現了人力和技術不足等困境。於是,他又多次返回大陸家鄉永定,動員和帶領宗親、鄉人前往共同開墾,其叔侄全跟隨他定居台灣島。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胡焯猷和林作哲、胡習隆三人合股,成立“胡林隆”墾號(指清朝統治台灣時期漢人合法開墾無主地的團體),拓荒墾地。胡焯猷一直親自參與新莊(意為新形成的村莊)開墾工作。因為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十年之後胡焯猷墾地成功,開墾的水田超過324甲,耕作的佃户有110户以上。村落相望,土地分佈在今成子寮、水碓、山腳、貴子坑、田心仔、陂角、丹鳳行營盤等地,範圍遍及五股、泰山、新莊3個鄉市,每年可獲租谷幾萬石,成為一方首富。
胡焯猷不但積極開墾土地,而且出資興修水利,進行築陂、砌圳,使新開墾的土地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水利灌溉系統。在建造灌溉設施過程中,他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採用打井、建蓄水池的灌溉方式,而沒有采用開鑿水圳、陂渠的常規灌溉方式。這是因為這些田地位於山麓和平原的邊緣地帶,地勢較高無法引低處的溪流灌溉,卻恰好位於林口台地下方的斷層帶,台地豐富的地下水由此噴湧而出。這種水利設施,具有胡焯猷特色。
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統,為水稻種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跟隨他來到台灣島的永定宗親,大部分是世代耕田種地的農民,他們本來有着豐富的耕作經驗,不僅把掌握的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先進技術帶到了台灣島,而且傳授給當地原住民,使得胡焯猷的拓荒墾殖事業大獲成功,獲得豐厚的回報。許多客家農民聚集地,也逐漸從荒涼之地成為一個人煙阜盛、繁榮熱鬧的大集鎮。
連橫著《台灣通史》為胡焯猷立傳,介紹了胡焯猷開墾台灣島的前因後果,並對其對台灣島農業發展貢獻給予高度評價:“胡焯猷字攀林,永定人。以生員納捐例貢。乾隆初(注:據《永定縣誌》應為1733年)來台,居於淡水之新莊山腳。時新莊方駐巡檢,而興直堡一帶多未闢。焯猷赴淡水廳請墾,出資募佃,建村落、築陂圳,盡力農功。不十數年啓田數千甲,歲入租谷數萬石。翹然為一方之豪矣。”“焯猷以豪農而勤稼穡,鑿渠引水,利澤孔長,至今猶受其賜,是鹹有功於墾土者也。夫以台北今日之富庶,文物典章,燦然美備,苟非我先民之締造艱難,詎能一至於此?”
胡焯猷由此被譽為開墾台灣島農業的先驅者之一。

胡焯猷興辦義學啓民智

胡焯猷不僅積極開墾,為台灣島農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而且傳承客家耕讀並重精神,開創台灣省私人辦學之先河,為台灣省教育文化事業發展作出了不懈努力,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中華文明傳播者。
隨着新莊、泰山一帶墾殖成功,原本荒莽之區,轉變為人口激增,社會繁榮。但是另一方面,大部分居民缺乏教育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日漸增多,紛爭時見。胡焯猷自幼飽讀經書,深知儒家禮儀教化功能的重要性,這些問題的出現正是因為“淡水文風未啓,鄉里子弟無可就傅”,導致世風日下,解決辦法是興辦教育,提高居民人文素質。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月二十四日,胡焯猷向清政府提交願捐莊業以建義學的呈文,誠懇表示“猷籍隸汀州,寓居淡水。青年創業,已荏苒乎七旬。白户成家,實經營乎半世。茲將歸裏,竊慕休風。欣逢駕抵新莊,首崇文學,猷願將手置興直保(堡)、興直莊竹圍房屋魚池等項充作義學,又年收租谷陸百石永作膳膏火之資,自乾隆貳拾玖年為始”。當時,彰化知縣兼署淡水廳同知胡邦翰收到胡焯猷捐租興學的呈文,親自前往勘查,確認租業佃户,並向上級詳奏此事。
這一年,已逾七旬的胡焯猷毅然將大半生手創基業,絕大部分捐獻出來創辦淡水第一間“義學”(舊時一種免費學校)。胡焯猷創辦的義學起初名為“明志義學”。取名“明志”,源於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期許學子恬靜寡慾,志向高遠。創建義學的目的,正如他在自敍《浮生記》所説:“第因義學久湮,以致師承無自。雖彰山以南之黨塾,設教鹹有右賢,而大甲以北孤寒,負笈苦於遠。是以有志之士,難得成材,可造之資,嘗多中輟也。”
明志義學坐落在淡水興直堡新莊山腳(今新北市泰山區明志路),佔地1000餘平方米。校舍為胡焯猷的舊宅,有瓦房5間,旁有廂房12間,前鑑池塘、上接山水、下落莊田。校舍中堂供奉宋代理學家朱熹靈位;左為講堂,右為寢室,廂房作學舍,可容百餘人。他親自制定義學章程,聘請德才俱優的大陸名師赴台執教,常年有數十名學童來義學就讀。他還捐出可以年收600餘石租谷的80餘甲田產,永遠作為明志義學的開支,主要用於祭祀、脩金、辛勞、膏火(讀書用的燈火)4項。淡水廳同知胡邦翰對胡焯猷之義行十分讚歎:“以四十餘年首創基業,不私於子孫......其慕義無窮,實所罕靚。異日人才輩出,莫非該紳為之始基。不朽之業,直與磺水鴙山同其流峙矣。”民國版《永同胡氏家譜》記載,他“盡出其所墾良田,以興義學,復建明志書院,延師訓士,教化大興,而一邑皆知仁讓焉。”
閩浙總督楊廷璋得悉胡焯猷捐租興建義學的善舉,大為嘉許。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八月,楊廷璋核准捐設義學案。第二年四月,楊廷璋又從淡水廳同知夏瑚之請,將捐設的明志義學命名為“明志書院”。其時,書院規模增大,可容100餘人住宿,使更多的泰山學子可以就近讀書。楊廷璋還為書院撰寫“興直保(堡)新建明志書院碑”,勒碑刻石,以紀念這個台灣省北部教育的創舉。這塊石碑,現仍保存在1945年台灣光復後重修的明志書院內,只是字跡多已湮滅難以辨識,所幸《新竹縣誌》還收載其全文。碑文説明“明志”二字,正取“爰標明志之名,冀成致遠之器”之意。碑文末尾特別強調:“舍宅捐租,永定貢生胡焯猷功不可泯,書為來者勸善。以數十年之經營,不亂於己,創建義學,開台北之風,足以不朽矣。”
胡焯猷的義舉,造就了大甲溪以北的台灣北部歷史上第一座書院的誕生,它發揮了“廣學校所不及”之書院教育宗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對北台灣儒學與教育發展有着開拓之功。泰山鄉也因此成為北台灣文化的起源地。羣眾莫不稱頌胡焯猷的功德,清廷和台灣總督楊廷璋分別授予他“文開淡北”“功資麗澤”的匾額。此後,淡水、彰化一帶教化大興,民智大開。胡焯猷成為北台灣提倡教育、設立書院的“第一先生”。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監生郭宗嘏在胡焯猷義行的感召下,捐給明志書院的田產達190甲,充作學資。此時,明志書院擁有田產約270甲(即約3000市畝),固有資產十分驚人。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當時的淡水廳署駐地在今新竹,書院離淡水廳署駐地太遠,督課士子學業不便,於是淡水廳同知成履泰便將明志書院遷至新竹(位於新竹的明志書院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已經毀壞),在鄭用鑑、鄭用錫等人的經營下成為北台灣最高學府。而泰山明志書院的原址仍舊收有學生就讀,不再以書院為名,乃改稱為“新莊山腳義塾”,仍有教學的功能,維持到1910年前後。泰山明志書院存續的時間從乾隆二十九年至四十六年間(1764—1781年),約為18年,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此後,泰山明志書院原址歷經200多年風雲變幻,房舍受損嚴重,尤其是2003年6月,終因年久失修,屋內又有大樹擠壓,以及連日大雨等重重因素的影響,房舍建築突然倒塌。2004年11月,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明志書院得以按原樣重修,並於次年9月舉行啓用典禮,使世人可以再次一睹其200年前的風采。明志書院得以重修,固有賴於中華文化強大的影響力,同時也足以説明胡焯猷的功德感人之深、影響之遠。今天,“明志”“義學”之名,成為淡水新莊(今新北泰山)重要的一部分。新北市泰山區最熱鬧的道路明志路,最高學府明志科技大學,乃至地名、中小學都以“明志”或“義學”命名,如明志國小、義學村、義學國中、義學國小,等等,影響可謂深遠。
胡焯猷曾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登上淡北觀音山(別名“八里坌山”),觀其“東瞰平原,西臨大海,危峯古木,境絕幽邃”,遂出資修建佛寺——大士觀(今新北市五股區西雲巖寺);還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新莊米市倡建武聖宮。這些至今猶存的名剎古蹟無不讓台灣同胞思念他對開發台灣島作出的重要貢獻。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後,為台灣島發展奮鬥了近半世紀的胡焯猷病逝於今新北泰山。在他去世後,當地的百姓感念他為當地所做善舉,將他祀於泰山明志書院,與先賢朱熹一起供奉,名垂千秋。 [3] 

胡焯猷史料記載

胡焯猷,字瑞銓,永定金豐忠坑人。例貢。慷慨好文,少時以家累,棄儒業醫。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統一台灣後,隨即制定了薄賦招墾台灣的政策,“令各府商民有能力者任地開墾”,每甲(合11.31市畝)上等水田只收田糧二石七鬥四升。閩粵一時許多人赴台。雍正十一年(1733),胡焯猷到台灣淡水新莊定居。
乾隆十年(1745),當地發生瘟疫。他熱情施醫給藥,活人甚眾,深受人們感戴,為以後發展開墾事業提供了很大方便。其開墾從興直堡的一片荒灘開始,在獲得淡水廳的批准後,即“出資募佃,建村落、築陂圳,盡力農功”。又多次回大陸故鄉,動員鄉親前往共同開墾,其叔侄全跟隨他定居台灣。經過十多年辛苦經營,共墾良田數千甲,年收租谷數萬石,成一方首富。
乾隆十七年(1752),焯猷還曾在淡北觀音山修建佛寺,在新莊街建武聖宮。
焯猷不僅積極開墾,為台灣農業發展作貢獻,而且熱心教育事業。乾隆二十八年(1763)捐八十餘甲良田,以其收入作為辦學經費,創辦義塾明志書院,重金聘請名師執教。學生常年數十,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羣眾莫不稱頌他的功德,清廷和台灣總督楊廷璋也分別授以“文開淡北”、“功資麗澤”的匾額。
約乾隆三十到四十年間,胡焯猷病逝。卒後,鄉人思之,為位附祀明志書院。
《台灣通史》為焯猷立傳,傳中評價:“以豪農而勤稼穡,鑿渠引水,利澤孔長,於今猶受其賜,是……有功於墾者也。”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