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海嵐

鎖定
胡海嵐,女,1973年出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東陽 [1] 九三學社社員 [29] 中國發明協會會士 [41]  ,畢業於北京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執行主任 [2]  ,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 [31] 
1996年胡海嵐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2002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003年至2004年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Julius Zhu博士的實驗室工作;2004年至2008年在冷泉港實驗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工作;2008年12月加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3]  ;2015年5月加入浙江大學 [2]  ;2019年7月15日獲得“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 [4] 
胡海嵐主要從事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研究。 [3] 
中文名
胡海嵐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東陽
出生日期
1973年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
第24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28] 
出生地
浙江杭州 [30] 
性    別
學    位
博士
政治面貌
九三學社社員 [29] 

胡海嵐人物經歷

胡海嵐
胡海嵐(5張)
1991年,胡海嵐畢業於杭州第二中學。 [6] 
1996年,胡海嵐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獲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業學士。 [3]  [7] 
2002年,胡海嵐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生物學方向博士學位。 [3]  [8] 
2003年至2004年,胡海嵐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Julius Zhu博士的實驗室工作。 [3] 
2004年至2008年,胡海嵐在冷泉港實驗室Roberto Malinow博士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後工作。 [3] 
2008年12月,胡海嵐加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擔任神經環路與行為可塑性研究組組長。 [3] 
2009年,胡海嵐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9] 
2015年5月,胡海嵐加入浙江大學 [2] 
2021年8月1日,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佈,胡海嵐位列其中 [25-27] 
2022年1月3日,任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 [31] 
2022年12月,九三學社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38] 
政協第十三屆浙江省委員會委員 [39] 

胡海嵐主要成就

胡海嵐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胡海嵐主持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終期評估優秀)、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並作為骨幹參加了科技部973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的研究工作。 [2] 
致力於研究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分子與神經環路機制,近六年來在情緒的神經編碼、抑鬱症發生的分子機制、以及社會等級的神經基礎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在應用價值的系統性原創成果。 [2] 
胡海嵐團隊首次揭示了導致抑鬱的大腦機制,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 [10] 
  •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12月,胡海嵐在《科學》,《細胞》和《神經元》等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10餘篇。 [8] 
論文
王繼華,胡海嵐.神經元活動依賴工具開發應用的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9,49(03):202-219.
周亭亭,胡海嵐.勝利經歷重塑丘腦–前額葉皮層神經通路以穩固社會等級[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7,39(11):1379-1382.
胡海嵐. 情緒來了不妨先等一等[N]. 健康時報,2016-01-14(007).
修建波,張琪,周濤,周亭亭,陳陽,胡海嵐.前腦邊緣系統中的情感效價可視化研究[J].中國科學基金,2015,29(02):127-128.
崔一卉,胡海嵐.外側繮核:抑鬱症的異度空間[J].生命科學,2015,27(03):289-293.
李坤,胡海嵐.多巴胺的負調控中樞——繮核在抑鬱症中的作用[J].生命的化學,2014,34(02):172-175.
李坤,周濤,胡海嵐.外側繮核中的βCaMKII介導核心抑鬱症狀的發生[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3,35(12):1701-1704. [11] 

胡海嵐人才培養

截至2019年8月,胡海嵐共培養培養5名博士畢業生 [12]  ,獲得國家級最高獎學金10人次 [13] 
胡海嵐已培養博士的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
作者
學位授予單位
學位年度
內側前額葉皮層神經元的突觸強度能夠雙向地調控小鼠的社會等級
汪菲
中國科學院大學
2012
喜好和厭惡情緒刺激的神經編碼及其相互關係的研究
修建波
探索外側繮核介導抑鬱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李坤
2013
外側繮核中β鈣離子/鈣調素依賴的蛋白激酶Ⅱ介導抑鬱行為的研究
周濤
前腦邊緣系統情緒效價圖譜及其神經環路的研究
張琪
2016
參考資料: [12] 

胡海嵐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所獲榮譽
2010年
人事部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重點項目
2010年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
2012年、2014年、2019年
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
2012年
2013年
明治生命科學傑出獎
2013年
CCTV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2015年
2016年
2019年07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
2019年度浙江省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2020年5月
被授予“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榮譽稱號 [14] 
2020年10月
被授予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2021年
第24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2022年
被授予2021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
2022年
入選2022年“最美巾幗奮鬥者 [33] 
2022年
2022福布斯中國科技女性
2022年6月24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35]  [37] 
2023年1月13日
新基石研究員 [40] 
參考資料: [4-5]  [9]  [15-21]  [28]  [32]  [34] 

胡海嵐社會任職

單位名稱(學術組織刊物)
職務
科學》雜誌
特邀審稿人
《神經元》雜誌
參考資料: [8] 

胡海嵐所獲榮譽

2022年6月,胡海嵐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36] 
2023年1月,入選“新基石研究員項目”。 [42] 

胡海嵐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胡海嵐父親是歌山西宅人、母親是畫水黃田畈人,家中有一個弟弟。胡海嵐從學生時代起就是“學霸”,曾在東陽讀了半年小學。 [1] 

胡海嵐人物評價

胡海嵐教授在情緒和情感行為的神經生物學基本機制這一腦科學前沿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這些成就得益於她對系統神經科學中尖端前沿技術的駕馭,而她本人正是這些技術的開拓者之一 [1] (IBRO-Kemali國際獎評獎委員會 評)
亞洲第一人!實力與顏值雙爆表 [22]  。(《人民日報》評
胡海嵐團隊的兩篇研究長文發表在2018年2月同一期《自然》雜誌上,引起學術界轟動。《自然》中國區科學總監印格致評價説:“能夠在同一期雜誌上連發兩篇長文的研究非常少見。這項研究具有非常廣泛的意義,令人印象深刻。”。 [10]  [23] 

胡海嵐最新研究

闡明抑鬱症新機制
浙江大學胡海嵐研究團隊發現了大腦中神經元和星形膠質細胞全新的交互方式及其在調節抑鬱症中的作用,提出基於大腦“反獎賞中心”的抑鬱症新機制,為抗抑鬱治療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標。
研究人員首先發現外側繮核星形膠質細胞中的Kir4.1以包繞神經元胞體的方式表達,並調控神經元的膜電位和放電模式,進而調控抑鬱表型。外側繮核星形膠質細胞中Kir4.1的功能增強或下調,雙向調控神經元簇狀放電和抑鬱表型。
胡海嵐團隊發現新的抑鬱模型 胡海嵐團隊發現新的抑鬱模型
此後,相關實驗進一步闡明瞭快速抗抑鬱藥物氯胺酮通過阻斷外側繮核中NMDAR和T-VSCC依賴的簇狀放電,進而釋放對下游單胺類獎賞腦區的過度抑制,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效果。 [24] 
研究闡明瞭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腦機制,發現了多個全新的藥物靶點,為設計更為安全有效的抗抑鬱藥物提供理論基礎。 [2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