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椒

(中藥)

鎖定
胡椒,中藥名。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乾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實。秋末至次春果實呈暗綠色時採收,曬乾,為黑胡椒;果實變紅時採收,用水浸漬數日,擦去果肉,曬乾,為白胡椒。
別    名
白胡椒
黑胡椒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胡椒目
胡椒科
胡椒屬
胡椒
分佈區域
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中文學名
胡椒
採收時間
秋末至次春果實呈暗綠色時採收
用 量
0.6~1.5g
毒 性
無毒
貯 藏
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胡椒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實

胡椒性 味

味辛,性熱。

胡椒歸 經

歸胃、大腸經。

胡椒功 效

温中散寒,下氣,消痰。

胡椒主 治

腹痛泄瀉,食慾不振,癲癇痰多。

胡椒相關配伍

1、沙石淋痛:胡椒、朴硝等分。為末。每服用二錢,白湯下,日二。名二拗散。(《普濟方》)
2、冷痰痞滿:黑芥子、白芥子、大戟甘遂、胡椒、桂心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薑湯下。名黑芥丸。(《普濟方》)
3、驚風內釣:胡椒、木鱉子仁等分。為末,醋調黑豆末,和杵,丸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荊芥湯下。(《聖惠方》)
4、發散寒邪:胡椒、丁香各七粒。碾碎,以葱白搗膏,和塗兩手心,合掌握定,夾於大腿內側,温覆取汗則愈。(《傷寒藴要》)

胡椒用法用量

0.6~1.5g,研粉吞服。

胡椒禁 忌

陰虛及有火者忌用。

胡椒炮製方法

用時粉碎成細粉。

胡椒生理特性

1、黑胡椒:呈球形,直徑3.5~5mm。表面黑褐色,具隆起網狀皺紋,頂端有細小花柱殘跡,基部有白果軸脱落的疤痕。質硬,外果皮可剝離,內果皮灰白色或淡黃色。斷面黃白色,粉性,中有小空隙。氣芳香,味辛辣。
2、白胡椒:表面灰白色或淡黃白色,平滑,頂端與基部問有多數淺色線狀條紋。

胡椒產 地

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

胡椒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 暖腸胃,除寒濕反胃、虛脹冷積,陰毒,牙齒浮熱作痛。 [1] 
2、《海藥本草》:去胃口氣虛冷,宿食不消,霍亂氣逆,心腹卒痛,冷氣上衝,和氣。
3、《日華子本草》:調五臟,止霍亂,心腹冷痛,壯腎氣,主冷痢,殺一切魚、肉、鱉、蕈毒。
4、《本草蒙筌》:療產後血氣刺疼,治跌撲血滯腫痛。
5、《唐本草》:主下氣,温中,去痰,除臟腑中風冷。
[2-4] 
參考資料
  • 1.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國言實出版社,2012年版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3.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5月
  • 4.    楊衞平.《臨牀常用中藥手冊》:貴州科技出版社,200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