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小平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鎖定
胡小平,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科技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院長兼副書記,農業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撰寫著作8部,獲批專利12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其他獎勵4項。 [1] 
中文名
胡小平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植物病理學
任職院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性    別

胡小平人物經歷

1990-1994:西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士
1997-1999:西北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碩士
2000-2004: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病理學博士
2005-2008:日本岡山大學,微生物學博士後
2013-2014: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植物病理學訪問學者
2011-至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病理學教授 [1] 

胡小平學術兼職

國際植物病害流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陝西省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植病流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保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植物保護學會植物抗病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植物檢疫真菌學特聘專家,《Austin Biology》、《菌物學報》等期刊編委。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美國植物病理學會會員,中國微生物學會永久會員。 [1] 

胡小平主講課程

長期致力於植物病理學和應用微生物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承擔本科生的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植物病害流行學、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等課程教學,碩士研究生的植物病害流行學、專業英語、植保系統工程,博士研究生的微生物生態學等課程。 [1] 

胡小平研究方向

1. 開展作物病害流行學及監測預警研究,通過生物信息學和遺傳學研究解析病原原菌的傳播和起源,實現作物病害監測預警的自動化和現代化。
2. 開展小麥-條鏽菌-温度三元互作的分子機制研究,明確小麥高温抗條鏽的分子調控機理。
3. 開展連作障礙成因及防控技術研究,以中藥材、瓜果蔬菜連作障礙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組、病原菌羣體變化、寄主抗病性等研究。 [1] 

胡小平科研成績

1. 明確了我國小麥條鏽病流行區系。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公益性行業專項等項目的支持下,系統研究了我國小麥條鏽菌的流行規律,提出了我國小麥條鏽病可以劃分為3個流行區系,即新疆流行區系、西藏流行區系和內陸流行區系。
2. 研製出了基於物聯網的小麥赤黴病、條鏽病和白粉病監測預警系統。2015-2017年在陝西洋縣、商南縣、華縣、臨渭區、周至縣、興平市、楊凌、眉縣,以及江蘇省太倉市、東台縣、洪澤縣、海安縣設點測試。2018年,被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採納並在全國推廣。相關專利已轉化給了西安黃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4月14日,西安黃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了回報和公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特捐款200萬元,在我校建立“作物病蟲草害監測預警中心”。 [1] 

胡小平獲獎

獲獎情況
獲獎項目
獲獎人員
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小麥赤黴病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研究與示範
胡小平 袁冬貞 王保通 楊樺 商鴻生 謝飛舟 井金學 黃衞利 金平濤 李春蓮 劉艾英 [2] 

胡小平學術成果

1994年至今,一直致力於植物病害綜合治理和應用微生物研究。主持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留學回國人員啓動基金、公益性行業專項等項目15項。參加歐盟科技合作項目1項。獲省部級科研及教學成果6項。
近年來,先後在《植物病理學報》、《中國生態農業學報》、《農業生物技術學報》、《Plant Disease》、《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Biotechnology》、《Archives of Microbiology》、《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Journal of Polymer and The Environment》等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著作3部。 [1] 

胡小平科研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北方小麥農藥精準減施增效共性技術研究,2018-2020
牛頓基金:Enabling wide area persistent remote sensing for agriculture applications by developing and coordinating multiple heterogeneous platforms, 2018-201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TaCRK10受體類激酶參與小麥高温抗條鏽病分子機制研究,2020-202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孢子捕捉和實時定量PCR技術的小麥條鏽病傳播規律與監測預警研究,2018-202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RAD-seq的我國小麥條鏽菌傳播與起源研究,2015-201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温度誘導的小麥抗條鏽病基因表達特徵研究,2013-20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小麥條鏽病菌潛育越冬的分子流行學研究,2011-20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小麥條鏽病隴南越夏易變區持久控制工程系統基礎研究,1998-2001
973子課題:温度脅迫對條鏽菌侵染及病害流行特性的影響,2013-2017
公益性行業科技專項子課題:小麥條鏽病分子流行體系,2009-2014 [1] 

胡小平代表論文

Xiaoping Hu, Laurence V Madden, Simon Edwards, and Xiangming Xu*. Combining models is more likely to give better predictions than single models. Phytopathology, 2015
Wang, Junjuan; Tao, Fei; An, Fei; Zou, Yiping; Tian, Wei; Chen, Xianming; Xu, Xiangming; Hu, Xiaoping*. Wheat transcription factor TaWRKY70 is positively involved in high-temperature seedling-plant resistance to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16
Hu X.-P.*, Ma L.-J., Liu T.-G., Wang C.-H., Peng Y.-L., Pu Q., and Xu. X.-M.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 of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suggests two distinct populations in Tibet and the otherregionsof China.Plant Disease,2017
Fei Tao, Junjuan Wang, Zhongfeng Guo, Jingjing Hu, Xiangming Xu, Jiarong Yang*, Xianming Chen, and Xiaoping Hu*.Transcriptomicanalysis reve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wheat higher-temperature seedling-plant resistance to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8
TaXa21 , a LRR-rich receptor like kinase associatedwith TaWRKY76 and TaWRKY62 ,plays positive roles in wheathigh-temperature seedling plant resistance to 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 .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 2019 [1] 

胡小平獲獎記錄

1. 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小麥赤黴病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研究與示範,2019
2. 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陝西省小麥“一噴三防”技術創新集成與推廣,2019
3. 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蘋果和梨葉部及果實主要病害精準防控技術研發與應用,2019
4. 河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棉花枯、黃萎病抗性鑑定技術創新與應用,2014
5.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小麥條鏽病菌源基地綜合治理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應用,2012(二級)
6.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寧夏真菌資源研究,2010
7. 陝西省科技推廣二等獎:陝西省蘋果主要病蟲測報與防治技術推廣,2005
8. 全國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以職業勝任力為核心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及應用,2018
9. 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優勢學科支撐,名師團隊引領,卓越植物保護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與實踐,2019
10. 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18
11. 農業部金穗獎:北方果樹病害教學軟件,1997
12. 陝西省教委一等獎:蘋果病害教學演示系統,2001
1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普通植物病理學CAI,2001
14. 陝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共產黨員,2003,陝西省委
15. 新世紀優秀人才,2007,教育部
16. 植物病理學創新獎一等獎,2004,植物病理學創新獎勵基金委員會
17. 講課比賽一等獎,201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8. 陝西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2020,陝西省委組織部
19. 教學名師, 2020,唐立新教育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20. 優秀研究生導師,2020,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