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佳藝

(中國新疆籍藝術家)

鎖定
胡佳藝,女,1993年生於新疆吐魯番,201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現工作生活於重慶、新疆。
中文名
胡佳藝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93年
畢業院校
四川美術學院
職    業
藝術家
代表作品
《曬海》
《冰刀》
《除夕守夜》
《總是來得太遲》
《生活錯覺》 展開
代表作品
《曬海》
《冰刀》
《除夕守夜》
《總是來得太遲》
《生活錯覺》
《虛空的呼喚》 收起
藝術風格
當代藝術

胡佳藝藝術風格

胡佳藝所使用的材料或者説她的行動,非常自然、真誠,帶有強烈的直覺,她通過行為、影像、攝影、裝置、繪畫等媒介進入日常社會的不同領域。作為個體,胡佳藝常被人用不善言辭、冷酷等詞彙來形容。作為藝術家,她身上從未貼上過柔弱的標籤,這與她的作品所呈現出來的力量有直接關係。

胡佳藝藝術履歷

胡佳藝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2021年
總是來得太遲,之空間 [1] 
重慶,中國
2017年
看起來不對,成都當代美術館 [2] 
成都,中國
開放的工作室,華人藝術中心
曼徹斯特,英國
2016年
展覽 EXHIBITING,序空間
重慶,中國

胡佳藝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位置
2021年
我認出了世界/生於八、九十年代,銀川當代美術館
銀川,中國
水體,上海雙年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中國
開放的身體媒介,第15屆澳門國際現場藝術節,舊法院大樓
澳門,中國
2020年
人證/物證, 何多苓美術館 [3] 
成都,中國
時髦, 吸館藝術中心
北京,中國
與歷史同行: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0週年,(1940-2020),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重慶,中國
親密,威尼斯里奧凡提電影節
威尼斯,意大利
2019年
親密,斯特拉斯堡藝術中心
法國
Media Art X ,光州設計雙年展
光州,韓國
自我本尊—實驗影像作品展, 奕來畫廊
紐約, 美國
Becoming herself,第57屆安娜堡電影節,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和密歇根孔子學院,
密歇根州, 美國
新藝術史, 2000-2018中國當代藝術, 銀川當代美術館
銀川, 中國
2018年
2018約翰摩爾繪畫獎獲獎及入圍作品展,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上海,中國
女神的裝備, 梵耘藝術空間
杭州, 中國
2017年
第二屆中國女性藝術家錄像藝術節, 墨西哥數字文化中心
墨西哥
時代質感, 四川美術學院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北京, 中國
2016年
中國行為藝術三十年文獻展, 民生現代美術館
內燃, 中國女性藝術展, 布羅德美術館
密歇根州, 美國
越界 過渡, 國際跨媒體藝術節
香港, 中國
2015年
沉默的信號, Quad美術館, Format 國際圖像藝術節
德比,英國
TPA 4, 都靈行為影像藝術節
都靈, 意大利
以身觀身, 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 澳門藝術博物館
澳門, 中國
城市客廳, 第十屆上海雙年展, 上海靜安嘉裏中心
上海, 中國
2013年
第14 屆 MIPAF 國際行為藝術節,牛房倉庫
澳門, 中國

胡佳藝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19年
第十屆新星星藝術獎, 2010-2019新星星十週年青年藝術獎
南京,中國
2018年
羅中立獎學金
重慶,中國
2017年
SAYA菁英國際青年藝術家支持計劃2016年度成都當代美術館特別獎
成都,中國
2016年
第七屆新星星藝術節, 新星星獎
鄭州,中國
牆報藝術家優秀獎
北京,中國
2015年
羅中立獎學金
重慶,中國

胡佳藝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圖
作品信息
總是來得太遲
總是來得太遲 總是來得太遲
2021/現場行為/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虛空的呼喚
虛空的呼喚 虛空的呼喚
2021/牆皮,水泥,木架結構/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達利的鬍子
達利的鬍子 達利的鬍子
2017-2021/綜合材料/尺寸可變/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曬海
曬海 曬海
2013-2021/微噴打印,陽光,鋁框,鋁塑板/尺寸可變/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拳擊
拳擊 拳擊
2020/影像,有聲,彩色/7分50秒/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旅行箱
旅行箱 旅行箱
2016/現場行為,影像記錄/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除夕守夜
除夕守夜 除夕守夜
2015/收藏級噴墨打印/60x90cm/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生活錯覺
生活錯覺 生活錯覺
2015/收藏級噴墨打印/60x90cm/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冰刀
冰刀 冰刀
2014/影像,有聲,彩色/6分01秒,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無邊
無邊 無邊
2013/收藏級噴墨打印/60x90cm/圖片由藝術家提供,版權屬於藝術家

胡佳藝人物評價

閆彥(四川美術學院教師):
不自知的自信,不自覺的篤定,自然成為了胡佳藝對待生活、面對藝術的品性和態度。正是這樣的品性和態度支撐起她持續不斷的創作。品性很少被提及,可有可無,卻實實在在從她作品裏以更強的力量、更集中的意志爆發出來。它既非才華,也不是才能,而是某種我願意稱之為“佳藝式”的、本有的、先在的秉質。難以想象,一個流量唯上,人人都大肆張揚藝術個性與時代精神的當下,一個專注度與控制力逐漸散去的當下,這等秉質專享獨有,不可生產,亦無可複製。
王春辰(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史學博士、美術批評家及策展人):
胡佳藝是新近突出的一位青年藝術家,有着強烈的直覺,對自我呈現很自然的狀態,她的行為藝術和攝影都表現出無拘束的特徵,只以中立的立場來呈現一種日常經驗,這種經驗更多的是社會現實的隱喻,她的獨立性實則模糊了性屬的強制性。
胡斌(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藝術管理學系教授):
胡佳藝的系列行為作品帶有源自特殊成長區域與背景的冷峻感,她總是在一種漫長的消耗與執守之中體會生命的張力、邊界以及與外部世界的關聯。她的作品具有某種堅韌和凝固的身體力量。
藍慶偉(藝評人、策展人、博士):
胡佳藝常被人用不善言辭、冷酷等詞彙來形容,但作為藝術家,她身上未曾貼上過柔弱的標籤,這與她的作品所呈現出來的力量有直接關係。
龐茂琨(四川美術學院院長):
胡佳藝能再次獲得羅中立獎學金的理由:
“胡佳藝很好的處理着女性藝術家性別和柔弱內心的困境,不同媒介和實踐的多樣性值得褒獎。其行為作品所討論的人生困境、藝術手段,都值得羅中立獎支持,並伴隨她一起找到,關於身份、藝術性、在地性和作為藝術家直覺特徵的未來。”
張小濤(當代畫家)
胡佳藝的日常狀態往往是緘默少言的。2013年她大學時在四川美術學院校園的水泥地上完成了行為藝術《無邊》,以石塊來刻錄一天不同時間段樹的光影痕跡變化,世間事像變化莫測的光影一樣無常, 她這件作品顯得比同齡人早慧,到2020年的行為《拳擊》捶打空無一人的商場,有一種《等待戈多》黑色荒誕劇的陌生感,她在行為的過程中獲得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力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