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胄刺尻魚

(硬骨魚綱動物)

鎖定
胄刺尻魚,Centropyge loricula,俗名火焰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一個種。本魚棲息於潟湖或臨海的礁石區,15至60米的水深。以藻類為食,通常以一條雄魚配數條雌魚為一羣體。
胄刺尻魚(Centropyge loriculus)別稱火焰仙,隸屬刺蓋魚科、刺尻魚屬,原產於夏威夷羣島周邊海域。刺尻魚屬多數成員都擁有靚麗的體色,故成為受歡迎的觀賞魚,因其本身和大神仙魚類羣有親緣關係,體型又偏小,均稱為“小神仙魚”。胄刺尻魚是小神仙魚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其濃烈的體色獨樹一幟。
外文名
Flame angelfish
別    名
火焰神仙
中文學名
胄刺尻魚
拉丁學名
Centropyge loricul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蓋刺魚科
刺尻魚屬
胄刺尻魚

胄刺尻魚種羣分佈

胄刺尻魚 胄刺尻魚
分佈於太平洋區,包括菲律賓、澳洲、所羅門羣島、馬紹爾羣島、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庫克羣島、斐濟、東加、萬納杜、法屬波里尼西亞、關島、夏威夷羣島、基里巴斯、約翰斯頓島、薩摩亞羣島等海域,水深15~60米。主要棲息於潟湖或臨海的礁石區,以藻類為食,通常以一條雄魚配數條雌魚為一羣體。

胄刺尻魚特徵

胄刺尻魚性情温和,魚體及背鰭、臀鰭主要為橘紅色,從鰓蓋後面至尾柄以及尾鰭為金黃色,上面有三至四條的垂直條紋。背鰭及臀鰭有紫色邊緣,並自逐漸變寬與鰭後部的黑色條紋相結合,胸鰭和腹鰭及鰓蓋為橘紅色。背鰭硬棘14枚、背鰭軟條16-18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7-18枚。體長可達15釐米。

胄刺尻魚品種簡介

海水魚中紅色系的品種並不多,而能紅得如火焰般的個體就更少了。人們把火焰仙評選為最紅的海水魚。國外的觀賞魚愛好者更為仰慕這種魚的紅色,把它稱為噴火神仙(FlameAngelfish) [1] 

胄刺尻魚產地分佈

從夏威夷到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域都有這種魚的出沒,澳洲地區的火焰仙身體上只有一條黑色的縱紋或黑色斑點。這個地域種的產量十分少,我們大部分用於觀賞魚貿易的個體均來自夏威夷。如果你購買到150px以下的個體,那多半是人工繁育出來的。因為在原產地有許多美資漁場正興興旺旺地繁殖着這種魚。人工繁殖的個體容易飼養,而且飼養這種魚不損害任何自然資源,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1] 

胄刺尻魚飼養方法

一般情況下放到水族箱數小時後,火焰仙就開始尋覓食物了,它們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非常高。這種魚是膽大的冒失鬼,任何礁石的空洞它們都必須進去探訪一翻,如果有魚阻攔,它就展開背鰭向該魚示威。即使個體懸殊很大的大型神仙阻擋了它獵奇的步伐,它一樣會向其示威。當然打得過就打,打不過自然就跑了。它們喜歡你在水族箱中放置截斷的塑料管或傾倒的花盆,如果你飼養有一對成功的火焰仙夫妻,它們就會在裏面產卵。不過鑑別雌雄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如果你想嘗試,建議你一下子飼養5條以上,讓它們慢慢地自由戀愛。 [1] 
任何人工飼料都可以讓火焰仙吃飽,但最好用高品質的顆粒飼料。保證充足的蛋白質和粗纖維的攝入,對於維持海水魚“第一紅”十分關鍵。 [1] 

胄刺尻魚注意事項

不要用藥物浸泡火焰仙,它們是很少患病的。在水質穩定的情況下,些許的白點和潰瘍會不治而愈。也不要使用淡水浴,雖然大部分個體不怕這種檢疫方式,但也有一些會在淡水中痙攣死去。保持一個較高的比重,最低也要1.023,這樣會讓魚舒服一些,如果條件允許建議調整到1.025。天氣太熱了要記得給水族箱降温,當水温高過30℃時細菌發展得很快,而且火焰仙的抵抗力會下降,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1] 
火焰仙可以和任何小神仙魚飼養在一起,不過當水族箱中有如紅小丑這樣的領地意識極強的紅色魚類時,要儘量保持火焰仙大於這些魚,因為它真的打不過其它紅色的魚。 [1] 
參考資料
  • 1.    白明.《海水觀賞魚》: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