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胃腸內營養

鎖定
胃腸內營養(EN,enternal nutrition)是指因疾病或創傷、手術致胃腸功能障礙、功能衰竭、腸瘻、短腸綜合症,致使飲食不能被攝取、消化、吸收,從而需要採取適當的方式經胃腸道內置管喂以特別營養素以達到營養治療的目的。
中文名
胃腸內營養
外文名
enternal nutrition
臨牀表現
噁心嘔吐
縮    寫
EN

胃腸內營養常見病症

胃腸內營養支持中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胃腸道方面的併發症,這些併發症大都能被及時糾正處理,其中以噁心、嘔吐和腹瀉為最常見。

胃腸內營養噁心嘔吐

在行胃腸內營養支持時,有些患者會發生噁心和嘔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營養液氣味難聞,營養液高的滲透壓導致胃瀦留,輸注速度過快,乳糖不能耐受,營養液中脂肪比例、含量過高等。按上述估計的病因在臨牀上可作相應處理,以預防或減少噁心嘔吐的發生。其中特別強調的是,有些膽道和胰腺疾病的患者宜用低脂的胃腸營養液。適當控制輸注速度,濃度和温度亦將有助於預防此併發症的發生。國人一般不喜歡冷食,故使營養液保持一定温度更有重要意義。我院在行胃腸內營養支持時除用輸液泵維持一定輸液速度外,並使營養液進入人體前加温在 30 ~ 40 ℃ 左右,加温點是在營養液正好進入營養管(如鼻飼管)的接頭處。加温的方法很多,有時可用熱水袋或熱水瓶代替加温,有條件者可用加熱器。

胃腸內營養腹瀉

在胃腸營養支持中,有些病人會發生腹瀉。腹瀉的含義即為患者用胃腸內營養後發生多次或量較大的稀便,甚至多量水樣大便。有時一天可瀉水樣大便 1500ml 以上或稀便 150 克 以上。當腸道對水分的吸收發生障礙時,患者即可發生腹瀉。腸腔內水分的被吸收取決於腸腔與血管內血漿滲透壓之間的增減率,一旦腸腔內滲透壓增高,則腸道對水分的吸收明顯減弱而導致腹瀉。通常發生腹瀉的原因主要有:( 1 )全身情況的改變或乳糖酶的缺乏,影響人體的腸道吸收能力;( 2 )外源因素(細菌毒素、瀉藥、抗菌素等)和內源因素(腸腔內膽酸和脂肪酸的改變);( 3 )腸道吸收和分泌功能的異常。
為預防腹瀉的發生應隨時調整胃腸營養液的濃度,來改變營養液的滲透壓,以便腸道能適應。選用無乳糖的營養液,並給病人口服胰酶,這樣可以防止因缺乏乳糖酶和脂肪酶而致的腹瀉;另一方面,注意營養液保持適宜的温度也有助於防止患者腹瀉。總之,對於患者的腹瀉應全面瞭解,查明原因。如果腹瀉的原因一直未查清楚,且一直未能有效控制,為滿足患者能量需要應改用 TPN 後再觀察。適當時可短期口服小劑量的止瀉藥觀察。我們在臨牀上一般不主張長期用止瀉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