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肥東縣糧食局

鎖定
肥東縣糧食局是肥東縣的主要政府職能部門之一,擔負着全縣糧食流通管理包括:糧食收購、糧食保管、糧食出庫、市場化經營及保供穩價和糧食產業發展等。
中文名
肥東縣糧食局
年產小麥
15萬噸
總面積
2206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108 萬

肥東縣糧食局機構簡介

肥東 [1]  居皖中腹地,東望南京,南濱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既有“吳楚要衝、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 ”之美譽。全縣,,轄18個鄉鎮、331個村(居、社區)現有肥東經濟開發區、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安徽合肥商貿物流開發區。常年,、稻穀60萬噸、油菜籽8—10萬噸及其它農副產品。
肥東縣糧食局是政府職能部門之一,擔負着全縣糧食流通管理包括:糧食收購、糧食保管、糧食出庫、市場化經營及保供穩價和糧食產業發展等。
糧食局機關內設:辦公室、財務科、綜合科、行業科、人事科、倉儲安全科、監督檢查科、監察室和工會等科室。
糧食局領導: 局長殷鋭,黨委書記程道榮,副局長韋邦高、陳少明,黨委委員蘇從德,工會主席伊長寶等。
局屬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有:肥東國家糧食儲備庫、梁園省級儲備庫、肥東地方儲備糧有限公司、闞集軍供站和店埠、撮鎮、八斗、白龍、古城中心糧庫。
全縣現有完好倉容30萬噸,其中高大平房倉25萬噸。正常年景,全縣庫存各類糧食20萬噸,全縣固定資產總額達1.5億以上, 全年經營量:收購小麥稻穀20萬噸、出庫糧食20萬噸,平均庫存20萬噸。
2012年糧食局整體工作繼續保持“合肥之首、全省領先”之位。獲全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綜合經濟效益先進單位、全省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工作先進單位,全省縣級糧食行政機關政風建設先進單位,全省新農村科學儲糧先進縣,全省2008—2012年懲防體系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總體上, 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

肥東縣糧食局發展概況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肥東承東啓西、連接南北,是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長三角萬商西進的“必經地”,是省委、省政府打造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縱深腹地。淮南鐵路和寧西鐵路、合寧高速鐵路穿境而過,“和諧號”動車組在肥東火車站停靠,從肥東到南京僅需45分鐘。京福高鐵途經肥東,即將動工建設。合寧、合蕪、合徐、合六高速公路和省級平安大道合蚌公路貫穿全境,高速公路總里程居安徽省第一位。長江東路直達肥東縣城,包公大道連接合肥北城區,處在省會“一刻鐘交通圈”之內。長江水運經巢湖直達肥東。合肥駱崗機場距縣城店埠鎮僅有17公里,便捷的水、陸、空立體交通大網絡業已形成。
[產業資源豐富多樣] 供電優勢明顯,擁有與新加坡合資聯營的火力發電廠一座,一期建設兩台35萬千瓦燃煤機組已併網發電;農副產品品種多、產量大、品質優,形成了畜、禽、水產品和設施栽培等特色農業佈局和多條現代農業生態示範走廊;水資源充沛,擁有4座大中型水庫,庫容1.1億方,瀕臨全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擁有湖岸線19.4公里;礦產資源多樣,境內白雲石、磷礦石、鐵礦石等主要礦藏儲量較大;勞動力資源豐富,是聞名全國的“建築之鄉”,先後被命名為全國建築勞務輸出基地縣、全國對外勞務合作行業外派勞務基地縣,從業人員達25萬人以上。
[歷史悠久人文厚重] 肥東素有“鍾靈毓秀、人傑地靈”之稱,孕育了包拯李鴻章吳邦國張勁夫等傑出人物。自然景觀有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奇石密佈的浮槎山,江淮分水嶺上的璀璨明珠岱山湖,廬陽八景之一的四頂朝霞及振湖塔等。人文景觀有包氏宗祠、李鴻章家族遺存、吳覆墓、曹植墓、龍泉古寺、定光寺、馬政寺、六家畈古民居和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褚老圩新四軍四支隊東進抗日紀念館等,其中瑤崗紀念館是合肥市唯一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命名為首批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綜合實力不斷壯大] 近年來,肥東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着力實施“工業立縣、城鄉統籌、東向發展、科教興縣”四大戰略,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拼搏,實現了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一大批體量大、帶動力強的工業項目紛紛落户肥東,世界500強企業韓國SK集團和廣東黑牛集團、江蘇雨潤集團、安徽和威集團、四川新希望集團、桑鈮科技集團、馬鋼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先後落户肥東。總投資114億元的中鹽合肥化工基地項目開工建設,開創了肥東單體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的歷史。2009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8億元,比上年增長19.1%,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了2500美元;財政收入14億元,增長19.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62億元,增長18.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0.3億元,增長49.9%;全年引進內資125.8億元,增長15%,實際到位外資2813萬美元,增長15.7%;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35.2億元,工業增加值67.5億元,增長2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億元,增長23.4%;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首次突破百億元,達110.2億元,增長28.2%;農民人均純收入5962元,增長10.9%。
滿懷豪情酬壯志,砥礪奮進鑄輝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肥東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百萬人民,緊緊圍繞“工業超千億、全國爭百強”目標,堅持改革開放,擴大有效投入,改善人民生活,全力推進跨越發展、統籌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着力建設更有實力的肥東、更具魅力的肥東、更加幸福的肥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