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聞所未聞

(漢語成語)

鎖定
聞所未聞(拼音:wén suǒ wèi wén)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1] 
“聞所未聞”的原義是所聽到的事從來未曾聽過;多指道理、內容新鮮、奇特;也指罕見的人和事物;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有時與“見所未見”連用。 [1]  [4] 
中文名
聞所未聞
拼    音
wén suǒ wèi wén
近義詞
見所未見
反義詞
不足為奇家常便飯
注音字母
ㄨㄣˊ ㄙㄨㄛˇ ㄨㄟˋ ㄨㄣˊ
成語出處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聞所未聞成語出處

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未聞。(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1]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聞所未聞”。 [1] 

聞所未聞成語故事

陸賈是楚人,他以幕僚的身份隨漢高祖平定天下。一年,高祖派陸賈去賜給尉他南越王印綬。尉他原是中原人,久居南越稱王。陸賈向他講了不少道理,規勸尉他早日歸順漢王,不然會自取滅亡。 [3] 
尉他聽了陸賈的話,不由得驚慌起來,忙跪下向陸賈謝罪道:“我因久居蠻夷之邦,太沒禮儀了。”並問陸賈:“我跟蕭何、曹參、韓信相比,哪一個比較賢能?” [3] 
陸賈敷衍説:“你似乎比較賢能。” [3] 
尉他卻不知天高地厚,又問:“我跟漢皇帝比,誰賢能些?” [3] 
陸賈説:“漢皇帝從豐沛起兵討伐暴秦,誅滅了強楚,替天下人民興利除害,繼承了三皇五帝的事業。中國人多地大,土地肥沃,物產豐盛,政令統一。而你們南越,人不過數十萬,地域狹窄,只抵得過漢朝一郡之大,怎能和漢朝相比呢?”尉他聽了陸賈的話,頓開茅塞。 [3] 
尉他對陸賈很是欽佩,留着他一起喝酒,就這樣過了好幾個月。尉他説:“南越無人可以相談,直到你來了,才讓我聽到了以前聞所未聞的事情。” [3] 

聞所未聞成語寓意

漢人尉他偏居一隅,目光短淺,覺得自己很強大。但聽説了劉邦在短時間內建立王朝的事後,自知相距甚遠,尉他為自己的懈怠傲慢連忙向使者陸賈道歉。這個世上總會有人們不知道的事物,應該抱着謙虛的心態學習,傲慢只會讓人止步不前。 [2] 

聞所未聞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聞所未聞”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有時與“見所未見”連用;多指道理、內容新鮮、奇特;也指罕見的人和事物。 [4] 
  • 運用示例
梁·簡文帝《大法頌·序》:“如金復冶,似玉更雕,聞所未聞,得未曾得。” [1]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回:“今日見了紫菱姐姐飛來飛去,業已奇極;誰知還有海外這些異事,真是聞所未聞。” [1]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向來未遇名師指教,今得了許多聞所未聞的新理,那有不服的道理?自然奉命惟謹了。” [1] 

聞所未聞成語辨析

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見所未見”的意思是看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形容事物十分稀罕。“聞所未聞”與“見所未見”都可以表示事物的稀罕。但是,有所區別:“聞所未聞”強調的是聽到的事物或者消息驚人;“見所未見”強調的是親眼看到的事物令人震驚。 [4] 
參考資料
  • 1.    聞所未聞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27]
  • 2.    夢梵編著. 成語故事[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5.01:147
  • 3.    巴城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4[M]. 北京:線裝書局, 2017.12:615
  • 4.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生活篇 2[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