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瑪爾塔鳴角鴞

鎖定
聖瑪爾塔鳴角鴞(學名:Megascops gilesi)是鴟鴞科、鳴角鴞屬的一種貓頭鷹。體型中等,羽毛與其屬的其他羽毛相似。頭部、背部、胸部和翅膀呈紅色至灰棕色,腹部呈淺色。頭頂和背部有橫紋,胸部有深棕色條紋,腹部有淺棕色橫紋。跗節有金色的羽毛。
產於哥倫比亞北部聖瑪爾塔山脈內華達山脈的埃爾多拉多鳥類保護區(El Dorado Bird Reserve)。
中文名
聖瑪爾塔鳴角鴞
拉丁學名
Megascops gilesi
外文名
Santa Marta Screech-owl
國際瀕危等級
易危(VU)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鴞形目
鴟鴞科
鳴角鴞屬
聖瑪爾塔鳴角鴞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Krabbe, 2017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 [3] 

聖瑪爾塔鳴角鴞形態特徵

聖瑪爾塔鳴角鴞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鳴角鴞。它的面盤有一個相對不明顯的狹窄的深棕色邊緣。冠部和背部有規則地具有相對直且寬的深色條紋。它有一個半隱蔽的淺色頸領,通過一條對比鮮明的暗帶與背部分開,下體的黑色軸條紋相對稀疏和狹窄,與腹部均勻且廣泛分佈的淺棕色橫條形成鮮明對比,而不是密集結對的兩道,並且相當直而不是波浪形。跗節,但腳趾沒有羽毛,這些羽毛呈淺黃色,與腹部的白色形成鮮明對比。虹膜黃色,喙藍色,尖端和腳趾呈藍肉質色。 [1] 
聖瑪爾塔鳴角鴞

聖瑪爾塔鳴角鴞分佈範圍

聖瑪爾塔鳴角鴞是哥倫比亞聖瑪爾塔地區的特有種。僅在聖瑪爾塔內華達山脈西北部聖洛倫索山脊海拔1,800-2,500米之間的潮濕森林中生存。該物種也可能出現在整個聖瑪爾塔山脈的合適棲息地,海拔高於2500米。 [1] 
聖瑪爾塔鳴角鴞分佈圖 聖瑪爾塔鳴角鴞分佈圖 [5]

聖瑪爾塔鳴角鴞保護現狀

聖瑪爾塔鳴角鴞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1] 

聖瑪爾塔鳴角鴞種羣現狀

該物種的種羣規模尚未直接量化。然而,可以根據繪製範圍的面積、棲息地的可用性和同類的種羣密度得出初步的物種數量估計。聖瑪爾塔鳴角鴞的測繪範圍(不等於EOO)覆蓋面積約4500平方千米。鑑於該地區僅保留了約15%的原始森林,因此得出結論,該範圍內尚有約675平方公米的適宜棲息地。密切相關的茶腹鳴角鴞的密度估計值可從法屬圭亞那的1.75對/平方公米到秘魯的5.5對/平方公米不等(Santini等人,2018年)。初步假設聖瑪爾塔鳴角鴞的出現密度相似,即1.75-5.5對/平方公米,相當於3.5-11只成熟個體/平方公米。鑑於該範圍內有合適的棲息地,估計其種羣數量為2300-7500只成熟個體。 [1] 
趨勢理由:聖瑪爾塔內華達山脈的森林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遭到嚴重砍伐和燒燬,清理後的土地被用於非本地樹木種植園(主要是松樹和桉樹)和畜牧業(2000年)。聖瑪爾塔內華達山脈的原始植被僅存約15%。雖然森林喪失速度已大大放緩,2000年至2016年期間只發生了少量森林砍伐(2016年),但棲息地仍然支離破碎和退化。基於此,認為種羣數量正在緩慢下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