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水寺

(福州市羅源縣聖水寺)

鎖定
聖水寺,位於福建福州市羅源縣南郊蓮花山腰的一座佛教寺廟。因山上流泉清洌甘醇如"聖水",可醫病,故得名"聖水寺"。為羅源第一名寺。
中文名
聖水寺
外文名
ShengShuisi
地理位置
福州市羅源縣
景點級別
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佔地面積
20000餘平方米
建造時間
宋紹聖三年
類    型
景點

聖水寺寺廟簡介

聖水寺,位於福建福州市羅源縣南郊蓮花山腰的一座佛教寺廟。因山上流泉清洌甘醇如“聖水”,可醫病,故得名“聖水寺”。為羅源第一名寺。聖水寺始建於宋紹聖三年(1096年),經歷代重修,現存建築為明清時代所修,其中大雄寶殿建於明萬曆年間。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寺後方鐫有大量宋元明清石刻的龍虎巖被毀。該寺珍貴的棲雲洞十八羅漢造像1990年代以來曾多次被盜。

聖水寺寺內勝景

聖水寺 聖水寺
聖水寺,始建於宋紹聖三年(1096年),後幾經修葺,現在留下來的是明萬曆年間重建的房子,三進三疊,殿宇軒昂。迎面的是“一進”金碧輝煌的“天王殿”。兩旁坐列四大天王,中奉袒胸露腹的彌勒佛。殿後有“瀉露池”。只見泉水從石壁“破壁”而出,“瀉”在一汪水池裏,叮咚作響。池中荷花亭亭玉立,含露欲滴;水裏金鱗嬉戲,妙趣橫生。旁邊有摩崖題刻“清池皓月”。
當夜幕垂臨,月兔東昇,靜影沉壁,更有一番難得的情趣。因此,“蓮峯月色”被推為“羅川八景”之首。 大雄寶殿:第二進為“大雄寶殿”。殿前兩側鐘樓和鼓樓左右對峙。“晨昏鐘樓,聲聞城邑”是這裏的寫照。殿裏煙霞氤氲,佛相莊嚴。旁邊有客堂。宋代理學大儒朱熹曾客居傳學,手書“南石古道”至今仍在,所以“客堂”也稱“文化書院”。
聖水寺風光(1)
聖水寺風光(1)(20張)
出客堂過拱形小石橋,便是聞名省內外的“棲雲洞”。該洞為天然石洞,高約3米,口窄內寬,光線幽微,有許多不同朝代的題刻,為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洞內有“澄心”古井。“天開石室雲居暖,山聳蓮花水通香”,這井裏的泉水特別清甜可口,若用來煎泡“七境綠茶”,濃香四溢,沁人脾肺。
“棲雲洞”裏更難能可貴的是18羅漢青石像,高矮大小參差不齊,但線條造型皆古樸粗獷。供奉羅漢的佛台上有“住山比丘正心,謹募檀那壹拾玖位,各人舍錢七貫,製造觀世音菩薩乙尊,並住世羅漢台拾捌位,安奉供養。歲戊申淳祐捌年玖月拾貳日,造石匠陳曾緣”等題刻。宋淳祐八年為公元1248年,至今750年。

聖水寺文物保護

據説唐之前只有16尊羅漢,宋代才增加“慶友尊者”和“賓頭廬尊者”。棲雲洞18羅漢的發現證實了佛學上的這一段歷史。羅源棲雲洞造像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棲雲洞頂有平坦巨巖,稱“近日靈台”,旁邊一巨石,如仙鶴縮頸,稱“眠鶴石”。過數十步又有石似青龍猛虎,故稱“龍虎巖”。此外還有“一似硯橫坡,一似筆斜插”的“筆硯峯”,皆惟妙惟肖,耐人尋味。佇立在“筆硯峯”上,遠望五里江上白帆點點,近看鳳山城內高樓林立,一派羅川風光盡收眼底。

聖水寺大雄寶殿

第二進為“大雄寶殿”。殿前兩側鐘樓和鼓樓左右對峙。“晨昏鐘樓,聲聞城邑”是這裏的寫照。殿裏煙霞氤氲,佛相莊嚴。旁邊有客堂。宋代理學大儒朱熹曾客居傳學,手書“南石古道”至今仍在,所以“客堂”也稱“文化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