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考古地磁學

鎖定
考古地磁學是古地磁學的一個分支。是利用史前時期和有史以來各時期的文物,如陶瓷、磚石等燒結時獲得的熱剩餘磁化強度,研究古代地磁場長期變化的同時通過對文物的熱剩餘磁化強度的研究,確定文物的年代。因此,它與考古發掘工作有較密切聯繫,故稱考古地磁學。 [1] 
中文名
考古地磁學
外文名
archaeomagnetism
屬    性
古地磁學的一個分支
應    用
考古挖掘工作
定    義
利用熱剩磁研究古代磁場及其變化
相關名詞
古地磁學、地磁學

考古地磁學介紹

考古地磁學是利用歷史時期的文物(如陶瓷、磚等)在燒結時獲得的熱剩磁,研究古代地磁場及其長期變化。
中國考古地磁學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首先進行了北京地區史期地磁場長期變化的研究,隨後對初唐時期西藏拉薩古磚記錄的地磁場記錄進行了測定。20世紀80年代,魏青雲等開展了陝西、北京、洛陽等地區考古強度和地磁場傾角值變化的研究,獲得了我國過去6000年的地磁長期變曲線,發現中國與日本的曲線大體相似但存在相位延遲,而中國與英國的曲線則相差甚遠。另外,發現四川地區5000年以來地磁場強度的長期變化存在跨時1000餘年的“M”型振盪變化。對比發現洛陽、廣東和福建的數據,也存在同樣的變化。
遺憾的是,過去10多年中考古地磁學研究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應發揮中國的資源優勢,開展深入系統的考古地磁學研究。 [2] 
總之,隨着國內現代古地磁學實驗室數量的不斷增加,及各種現代測試技術的廣泛應用,如EDX、SEM、XRD、Ar—Ar測年等技術的引入,現代古地磁學的研究領域已遠非傳統古地磁學所侷限的板塊構造和地層劃分與對比等;我國古地磁學研究呈現出空間上的不斷拓寬(陸地一海洋一行星,宏觀的板塊運動一微觀磁疇結構和磁細菌)、更加註重基礎理論(剩磁獲得機理和可靠性)和實驗過程研究。相信隨着更多實驗設備研製的投入、實驗室建設和充足的後備隊伍,學科會得到更健康的發展,未來一定會做。出更多原創性的工作。多學科之間的進一步交融,及時地吸納新的現代測試技術,使環境磁學、生物地磁學、地球與行星內部動力學等成為學科新的生長點。 [3] 

考古地磁學基本原理

地球具有磁 場,而且不是一個常數。四百多年前,人們通過對地磁場的直接觀測,對這個問題就已經有所瞭解。而對它的變化作系統的科學觀測,則是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才開始的。但是,對於瞭解地球磁場時間、空間上的變化規律,進而對地磁場的基本性質和形態特徵提出較為滿意的數學、物理模型,深入研究地球磁場的成因及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歷史等問題來説,這種系統的科學觀測,迄今才不過一百多年,在時間上未免太短暫了。而古地磁的觀測和研究,作為一種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地磁場觀測歷史的不足,在地球科學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古地磁學是地磁學的一個分支。古地磁研究表明,許多岩石具有穩定的剩餘磁性,且磁化方向與當時地磁 場方向一致。因此,這些岩石的剩餘磁性,就是地磁場矢量的天然記錄。採集這些岩石的定向標本,通過實驗室的觀測和模擬,就可算出岩石磁化時地磁場矢量在採點的方向和強度數值。尋找不同年齡,不同地區的岩石標本, 就可將地磁場觀測時間幅度大大推前。
岩石天然剩磁種類很多,如熱剩磁、沉積剩磁、化學剩磁等等。所謂 “熱剩磁”就是岩石或粘土加熱温度超過居里點(600-700℃),在小於100 微泰斯拉的弱磁場中(如地磁場就是這個數量級的弱磁場)冷卻時形成的。 如火山岩的熱剩磁就是由熾熱的岩漿在冷卻過程中受地磁場磁化而成的。
考古地磁學和古地磁學的基本原理相同。古地磁研究的時間幅度大,它追蹤地球形成以來地磁場的方向和強度的歷史,研究的對象是不同地質時期的岩石。而考古地磁研究,從時間上説,限於更新世或全新世以來與人類活動有關的時期(包括史前期和歷史時期);從研究對象來説,主要是經考古發掘出來的各種經過高温燒結的人 類文化遺蹟、遺物,如陶窯、燒灶、燒土和陶器等。因為粘土和岩石一樣,都含有鐵磁性礦物。根據岩石磁學中熱剩磁的理論,古代的陶窯、灶、居住面等,最後一次停燒,由居里温度冷卻至自然温度時,燒土中鐵磁性物質的磁疇極性方向,隨冷卻過程,逐漸轉向地磁場極性方向。也就是説,地磁場被“凍結”在燒土的磁疇中了。這些古 代的窯、灶,如果以後沒有移動位置,就作為當時、當地地磁場的“化石” ,永久保留下來。
開展考古地磁研究,首先是從已知年代的窯、灶、燒土的水平面上採集定向標本,在實驗室測量其熱剩餘磁 化強度分量X、Y、Z值,就可算出地磁場偏角和傾角。然後利用 THE LILER 逐步熱退磁方法,可求出地磁場總強度值。
採集已知年代的,未曾移動過的窯、灶及居住面燒土的定向標本,可得到地磁場方向和強度的全部數據。 古磚,由於燒製時,總是沿長邊豎放,可求出傾角和總強度數據。瓦片、陶片、移動過的燒土也可求出燒製年代的 總強度值。各類標本採集的數量越多,時間越長,範圍越大,對古地磁場的模擬就越逼真。 [4] 

考古地磁學長期變化

追溯到長期變化有直接記載(1540年)前的時期,我們可以研究年代已知的考古遺蹟。陶器及更有研究價值的陶窯中的磚塊,具有熱剩磁。由窯灰的
含量可以估計出這些材料燒結的最後日期。剩磁可用通常的古地磁技術測出,但受到一些條件限制:樣品外形可能粗笨,而且在某些情況下,不允許進行破壞性試驗。這些材料的測量構成古地磁學的專門分支,叫考古地磁學。
法國的G.Folgerhaiter開拓了這項工作,現在,英、美、蘇、捷、日諸國都有詳細研究的課題。
要測定的是過去地磁場的兩個有一定關連的量:磁場的方向和大小。M,J.Aitken和他的同事測定的英國磁場方向如圖1(a)(b)所示。
圖1(a)(b)(c)(d)
圖1(a)(b)(c)(d)(4張)
在圖1(a)中,逐點繪出了由年代可靠的窯磚測得的傾角和偏角資料,由此可看出這些測量的不確定程度。圖1(b)綜合了傾角和偏角資料,用Bauer圖示法給出倫敦長期變化的分佈。儘管圖上的時間不連續,但這些資料足以打消長期變化有簡單週期的想法。早期的古地磁資料對週期性也有過懷疑(Den-ham,1074),而且,古地磁強度測量表明,長期變化包含偶極場和非偶極場的一級變化。
利用J.G.Koenigsberger首先提出的並由Thelller等(1959)詳細研究的方法,把烘烤過的粘土(罐、窯,磚等)的NRM與同一樣品在實驗室獲得的TRM比較, 可以得出古磁場強度。由於偶極場和非偶極場重疊,一個地區的強度測量不能唯一地表示偶極場的強度。但從相隔較遠的地區得到的強度資料表明,過去2000年的趨勢是相互一致的(如圖1(c)所示)。
捷克斯洛伐克的時間更長的強度變化如圖1(d)所示。圖1(d)上所示的總變化量超過2倍,而現代非偶極場只有總強度的20%,所以幾乎肯定,圖1(d)的變化代表偶極場的變化。
考古地磁學資料表明,很難把地磁場的長期變化區別為偶極場和非偶極場的變化。雖然有理由認為,偶極場的變化較緩慢,可是長期變化包括了偶極場和非偶極場的變化,並非只有非偶極場的變化。這未必是指非偶極場的西向漂移不存在,或它甚至不是地核運動性質的主要指標,而只意味着,西向漂移不應看成對發電機機制理論很有約束的地磁場的特徵。
從圖1(d)看來,偶極場主要變化的時間常數是幾千年,這與其它證據,特別與磁場倒轉的證據符合。磁場倒轉可看作偶極場變化的極端情形。偶極場變化的時間常數還與地核中非持續電流的衰減時間常數同一數量級。 [5] 

考古地磁學相關名詞

考古地磁學古地磁學

古地磁學是研究地質時期地球磁場的性質,變化及其與地球發展過程中各種現象之間關係的學科。它的研究內容和應用範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①地磁學方面,是通過對各個地質年代古地磁資料的研究,瞭解地滋場的演變歷史和規律,為地磁場起源的理論和長期變化的機制提供資料依據;
②岩石磁學方面, 研究岩石和礦物在地磁場中的各種磁化過程、剩餘磁化強度的特徵和它們與地磁場、岩石結構和所處的外界條件(如温度、壓力等)的關係,以及岩石和功‘物的磁穩定性,從而為古地磁學的研究和磁法勘探成果的解釋提供理論依據;
⑧在地質學上應用方面的研究,通過對不同地質年代岩石磁性的研究,可進行地層對比,尤其對缺少化石的沉積岩和火成岩具有更重要的意義。適過同一時代的地層各部分岩石剩餘磁化強度方向的對比,可以探討岩石的構造變動情況,為解決某些地質構造問題提供論據。
此外,地質年代中地磁極運動的資料,對研究氣候恃的變遷、緯度的變化等古氣候、古地理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古地磁學是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夾新興的一門學科,發展較快。近幾年來,根據海洋磁測和古地磁場倒轉資料對海底擴張的研究,有力地推動了板塊構造學説的發展,從而引起了對古地磁學的普遍重視。 [1] 

考古地磁學地磁學

地磁學是地球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主要研究的是地磁場隨空間的分佈和隨時間的變化規律以及地磁場的成分、起源和應用。地磁學的基本內容包括:地磁測量、地球基本磁場及長期變化、岩石磁性與古地磁學、地磁場起源、地球變化磁場及其成因理論、電磁感應與地球內部電導率等。其中有關變化磁場的規律和成因、日地相關現象以及電離層和磁層物理的研究,已成為空間物理的主要組成部分。 [6] 
參考資料
  • 1.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編輯,地質辭典 (一) 普通地質 構造地質分冊 上冊,地質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246-247頁
  • 2.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編著,中國地球物理學學科史,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4,第145頁
  • 3.    徐紹史主編,中國地質學會90週年紀念文集,地質出版社,,第130頁
  • 4.    張維璽.考古地磁學及其在考古學中的應用[J].考古,1989(10):927-932
  • 5.    (澳)Frank D.Stacey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地球物理教研室譯,地球物理學,地震出版社,1981年04月第1版,第260-262頁
  • 6.    徐世芳,李博.地震學辭典 :地震出版社,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