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虎凳

鎖定
老虎凳是中國舊社會特有的一種刑具,通過對雙腿和膝蓋關節施加人體無法承受的壓力以達到折磨、拷問受刑者的目的。
中文名
老虎凳
用    途
刑具
所屬國家
中國

老虎凳歷史介紹

追根溯源,在清代之前老虎凳可能已經出現了,但歷史材料僅限於野史雜談,尚不足以進行科學嚴謹的考證,可以確認的是清末時老虎凳、槓子、棒打之類的刑具為衙門普遍使用 [1]  。朝廷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白蓮教義和團等農民起義時,不乏以老虎凳、辣椒水、夾棍等酷刑殘酷迫害俘虜和囚犯。

老虎凳殘酷刑具

老虎凳基本結構

長凳的一頭豎直安裝着一根木樁或者木柱,木柱與長凳的夾角呈垂直90°。用刑時需要在受刑者的腳下墊磚頭,所以長凳的另一端會事先放幾塊磚頭。清代一些所謂講究的老虎凳上還附帶皮套,用來捆綁固定身體和大腿,腳下磚頭用的是青磚,還有專門夾住膝蓋、小腿施加重壓的木棍,衙門管這個叫無情木。 [1]  民國時期有些老虎凳的木柱呈十字狀,架子兩端有鐵製鎖釦,可以將受刑者的手腕固定在架子上,十字架的交叉上端位置正好對準受刑者的脖子,這裏也會附帶繫上繩索,用來纏繞勒住脖子。

老虎凳用刑過程

受刑者一般在上老虎凳之前已經遭受了鞭打之類的簡單刑罰,為了繼續拷問而加重刑罰,上老虎凳成了施刑者手裏的一張王牌。準備上老虎凳之前,犯人的全身通常已經被剝光,光着身子綁在老虎凳上,以便於繼續鞭打,而受刑者的鞋襪也必須脱下,這樣是為了便於接下來捆綁雙腳。於是,光膀子赤腳上老虎凳成為一種慣例,這增加了女性受刑者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
老虎凳 老虎凳
受刑者被強行按坐到老虎凳上,為了防止受刑者反抗掙扎,必須將上身牢牢捆綁在老虎凳的木樁上,而且身體的坐姿必須挺直,否則會影響接下來用刑的效果,這時受刑者往往會不願配合而故意不坐直,施刑者就會對其進行威嚇和肢體強力控制。不僅上身被綁在木樁上,受刑者的雙手也必須被反綁在木樁後面,這使得身體形成前傾的架勢,也就是説還未用刑受刑者已經感到十分難受。一些十字架形狀的木樁則將雙手固定在左右兩端,同樣使受刑者倍感屈辱和無助。 [2] 
受刑者的雙腿被放上長凳,雙腿併攏伸直,用繩子或者皮套把大腿捆綁固定在長凳上,捆綁越緊用刑效果越好,再用繩子單獨捆綁雙腳,但是小腿和雙腳不固定在長凳上。捆綁妥當後往受刑者的腳下墊上磚頭,使得雙腿完全繃直抬高,隨着腳下墊的磚頭數量的增加,雙腿將越來越疼痛。由於大腿被固定於長凳,作用力完全施加在膝蓋關節,這給受刑者造成極大的痛苦,甚至有骨頭被當場折斷的。如果墊上一塊兩塊磚頭可以忍一忍堅持住,那麼當腳下的磚頭增加到三塊時,受刑者已經是大汗淋漓,咬緊牙關了。這時,施刑者會故意停下來,讓這三塊磚把人折磨一段時間,對受刑者進行威嚇和誘供。如果受刑者不就範,就進行鞭打,倘若仍然無動於衷,受刑者的雙腳就會被死命抬起,隨着一聲慘叫,往腳下墊進去第四塊磚,而四塊磚頭基本是人體的極限。這時,很多受刑者會昏厥過去,但又很快會被冷水澆醒。
手腳都被繩子牢牢捆綁,無論受刑者遭受怎樣的痛苦都無法逃脱,甚至雙腿連掙扎一下都不行,因為掙扎需要活動關節部位,而上老虎凳時雙腿和膝蓋關節部位被完全綁縛固定,且承受着重壓,根本動彈不得。網上某些人主觀臆斷認為受刑者可以通過繃直腳背來緩解疼痛,這是不成立的。如果説鐐銬、繩索和鐵窗剝奪了人的自由,那麼上老虎凳的人可以説是連掙扎的權利也給剝奪了。可見能夠挺過老虎凳刑罰的革命烈士的意志是鋼鐵鑄就的。 [3] 

老虎凳供述

老虎凳 老虎凳
有時,當磚頭數量不方便再增加時(主要是怕雙腿折斷,或者磚頭墊太高加不進去),為了恐嚇受刑者,就讓獄卒用繩子一圈圈纏繞犯人的脖子,每纏繞一圈就緊緊勒住,然後威脅説如果不屈服就把人活活勒死。窒息和頭部充血的痛苦甚至超過了雙腿的痛苦,反覆多次勒緊、鬆開、再勒緊,把人折磨得死去活來。這種令人生不如死的複合式刑罰在上饒集中營出現過,被稱為“絞脖子”。一些被關押的新四軍女兵就經常遭受“絞脖子”的折磨。瘋狂的法西斯分子認為體驗瀕臨死亡的酷刑往往會讓受刑者在絕望中崩潰。但不屈的革命者最終還是挺了過來。 [4] 
更加殘忍的是,有些施刑者頻頻給關押在集中營的烈士上老虎凳並不是為了獲取口供,而只是為了發泄法西斯的殘暴,他們用麻布勒住、堵住受刑者的嘴巴,讓其在受刑時無法喊叫,外界也不知道刑房裏發生着可怕的一幕。他們用細鐵絲捆綁手腳,在烈士們的身上勒出了一道道血痕。這樣殘忍的折磨通常要持續一個小時以上。受刑者赤裸上身被綁在老虎凳上被鞭子抽得遍體鱗傷是常有的事情,當受刑者昏厥之後,再用冷水澆醒。反覆多次折磨之下,一些革命烈士就是這麼犧牲的。 [2] 
剛上老虎凳時,受刑者心中一鼓作氣還可以暫時忍受痛苦。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痛苦會鑽心徹骨。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就會動搖,而真正的革命者會堅持到昏厥。不是説烈士們不怕老虎凳,不知道痛,而是在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中,革命者仍然能夠保持氣節,用革命的詩話語言來説,他們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 [3] 
當受刑者從老虎凳上被放下來時,關節儘管恢復了活動,但一下子從僵直的狀態進行彎曲反而會造成極大的痛苦,這種痛苦甚至比上老虎凳時還要可怕。受刑者回到牢房以後受傷的雙腿需要相當長的日子才能逐漸恢復,之後也是一瘸一拐,足見老虎凳對人的身心都造成了極大的摧殘,有的甚至落下殘廢。 [3] 
這種刑具是殘忍的,所以後來被廢除了。

老虎凳影視題材

新中國建立後出現了許多反映革命烈士事蹟的電影、小説、紀實文學,甚至是連環畫。老虎凳恐怕是相關文藝作品出現頻率最高的刑具了,像《紅巖》這類經典的革命題材小説,對於老虎凳的描述就比較真實可信。 [5]  改革開放後,隨着影視文化產業的急劇擴大,電視劇製作消費市場魚龍混雜,某些穿越劇、諜戰劇、抗日劇粗製濫造,將老虎凳之類的酷刑按照所謂劇情的需要隨意美化和娛樂化,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虛構的電視劇場景不等於真實歷史的再現,這需要觀眾加以區別。
參考資料
  • 1.    單田芳.《百年風雲:中國近百年史評書》:花山文藝出版社,1985年
  • 2.    貴州省政協文史與學習委員會.《軍統魔窟--息烽集中營》: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 3.    厲華、劉和平、王慶華、陳建新.《魔窟——來自白公館和渣滓洞的報告》: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
  • 4.    範長江.《上饒集中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 5.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中國青年出版社,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