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老圍村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坪環社區下轄村)

鎖定
老圍村,位於馬巒街道坪環社區,距街道辦事處約1.3千米。相鄰自然村有禾場頭村、禾學村、曾屋村及坪山社區中興村。地處深圳東北部坪山盆地,地勢平坦;有青山、李三娘山;附近有大山陂水庫和礦山水庫。始建於明朝,袁姓先祖袁德勝落腳於棠嶺,取村名為棠嶺村。後棠嶺村又分支出禾場頭村、禾學村、小梅沙,後人取老村之意而改分支之後的棠嶺村為老圍村。
中文名
老圍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坪環社區
人口數量
125 人
明清時期,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坪山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2004 年,屬坪山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坪山街道坪環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袁姓,北宋時由江西贛州信豐龍川鄉竹子園官遊嶺遷至廣東東莞温塘鄉;明朝從温塘鄉遷移至此。
2015年末,户籍人口125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69人;80歲以上2人,最年長者82歲(男);實際在村人口124人;海外留學1人。非户籍外來人口約4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約1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6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等,輔以飼養家禽家畜。現村集體經濟以工業廠房出租為主。2006年成立深圳市坪山坪環股份合作公司老圍分公司,村民成為股東。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和工資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客家茶果、餈粑等。
馬巒路、金峯街路穿村而過。20世紀60年代通電,1988年通電話,1993年通自來水,1994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1年通互聯網。村中有健身路徑、老年人活動中心。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20座,多為一進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均為土木石結構。現大多陳舊日破敗,棄置不用。
袁氏宗祠,始建於明朝,分別於1982年和1991年重修,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為三進兩天井格局,有門聯"濮陽世澤;崇煥家聲",匾額"袁氏宗祠",書寫年代均不詳。現保存較為完好。
老圍古井,建於清朝,位於老圍村5號樓前,後因通自來水而荒廢。為確保安全,村民用鐵框架蓋住井口,井壁已長滿雜草。
每年除夕夜和正月初二早上,村民會到祠堂祭祖,中秋節時也會來此祭祖和拜祠堂。每逢祭拜日的前一天,村民便開始準備雞、豬、魚、水果和香紙燭蠟等祭拜用品。該村還有祭公誕的習俗,每年農曆十月初一為德勝公誕辰,村民備好"三牲"、素菜、果品等祭拜用品到祠堂祭拜。
袁氏存有一本祖先遷徙記錄的手稿。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1 坪山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