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翟薈

鎖定
翟薈,1981年2月出生於安徽省涇縣,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4] 
翟薈於2002年從清華大學畢業 [8]  ;2005年獲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2005年至2007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7年至200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洛倫茲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9年擔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201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5年擔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2018年獲得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學家項目資助;2019年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人才 [10] 
翟薈主要從事冷原子量子氣體等量子物質的理論研究,機器學習方法在物理學中的運用,全息對偶原理和量子物質方面的研究 [11] 
中文名
翟薈
外文名
Zhai Hui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安徽涇縣
出生日期
1981年2月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4]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    別

翟薈人物經歷

1981年2月,翟薈出生於安徽省涇縣。
1998年,從安徽涇縣中學考入清華大學基礎科學班 [9] 
2002年,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2005年,從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畢業,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師從楊振寧教授 [18] 
2005年—2007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7年—2009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洛倫茲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9年,回國後擔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2012年,獲得清華大學長聘。
201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7] 
2015年,擔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2018年,獲得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學家項目資助。
2019年,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人才。
2023年8月,入選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部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5-6] 
翟薈

翟薈主要成就

翟薈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翟薈的研究方向為冷原子物理。其預言的條紋超流相等多項新物態、新現象,被麻省理工學院諾貝爾獎得主等中國國內外實驗組證實,合作開展了國際上第一個自旋—軌道耦合的費米原子等多項重要實驗,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 [2] 
翟薈的代表性成果包括:
1. 非厄米線性響應。建立了利用耗散測量量子多體關聯的“非厄米線性響應理論”,解釋了法蘭西公學院的實驗 [4] 
2. 交錯時序關聯函數。提出並證明了聯繫交錯時序關聯函數和糾纏熵動力學的定理。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實驗組合作,實驗測量了交錯時序關聯函數,是國際上最早測量該函數的兩個同期實驗之一 [4] 
3. 拓撲的非平衡效應。提出了利用週期驅動光晶格實現Haldane模型的方案。後續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實驗,採用同樣的方法實現了這一拓撲模型。提出了在非平衡動力學過程中測量哈密頓量拓撲的方法,被漢堡大學的實驗證實 [4] 
4. 標度不變的量子流體。預言了在具有標度不變性的量子流體中,可以存在一種在時間域上有離散標度率的動力學膨脹行為,命名為Efimovian Expansion, 並被華東師範大學實驗觀測到。發現了具有標度不變性的量子流體力學方程中的一類嚴格解 [4] 
5. 軌道Feshbach共振。預言了鹼土金屬原子中一類新的Feshbach共振,因其原理利用了鹼土金屬原子中軌道自由度代替了原來Feshbach共振中自旋自由度的作用,命名為“軌道Feshbach共振”。該共振被慕尼黑和佛羅倫薩兩個實驗組同時證實 [4] 
6. 排斥型極化子。發現了費米原子氣體中存在一種排斥型極化子的元激發,被劍橋大學實驗觀測到。後續佛羅倫薩的實驗進一步測量了該元激發的能量,並和該理論做了定量對比,非常吻合 [4] 
7. 冷原子的自旋—軌道耦合。預言了自旋-軌道耦合的玻色凝聚體中的條紋超流相,被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組證實。和山西大學實驗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自旋-軌道耦合的費米原子氣體,提出的探測方法被後續斯坦福、佛羅倫薩等實驗組沿用 [4] 
8. 鐵基超導的配對對稱性。預言了鐵基超導的配對對稱性,被後續實驗證實 [4] 
  • 學術論著
截至2020年12月,翟薈先後發表SCI論文140餘篇,其中《科學(Science)》1篇,《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4篇,《物理評論X(Physical Review X)》2篇,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34篇,《自然評論物理學(Nature Reviews Physics)》綜述文章1篇,《物理學進展報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綜述文章1篇,Web of Science總引用約7000餘次,Google Scholar總引用10000餘次。H因子為40(Web of Science)/45(Google Scholar)。18篇論文SCI引用超過100次 [4] 

翟薈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截至2021年9月,翟薈的研究組培養了二十多位博士生、博士後 [18] 
  • 編著教材
翟薈所著教材《超冷原子物理(Ultracold Atomic Physics)》2021年由劍橋出版社出版 [4] 

翟薈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7年
傑出審稿人(APS Outstanding Referee)
美國物理學會
2019年
2020年
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 [2-3] 
——
2021年9月
第三屆科學探索獎 [1]  [13] 
騰訊基金會
2022年10月

翟薈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3年10月—2017年12月
英國物理學會《Journal of Physics B》編委
2019年6月
美國物理學會《Machine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編委
2020年5月
英國物理學會《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編委
2021年8月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編輯工作組成員
參考資料來源: [4] 

翟薈人物評價

翟薈在自旋—軌道耦合的玻色凝聚、軌道Feshbach共振、以及具有標度不變性的流體等方面對冷原子物理方面作出了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cold atom physics including spin-orbit coupled BEC, orbital Feshbach resonance, and scale invariant hydrodynamics) [16] (美國物理學會評)
相比於“冗雜無用”的信息,翟薈更喜歡沉浸在閲讀中 [9] (《中國科學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