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羹國

鎖定
姬姓在今河南舞陽。古之“謝”族;又為“郎”族,既古之“狼”族,到夏商時從貴州遷徙至中原,到周朝時建立不羹國;羹國分東不羹國和西不羹國。 [1] 
中文名
羹國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不羹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主要民族
漢族

羹國簡介

東不羹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原媯姓胡氏融合;姬胡的地望在今河南舞陽縣一帶,周圍分佈着姬姓親族諸國。公元前518年左右被東不羹國楚所滅。今古城遺址在河南舞陽彰化鎮古城村。周圍有楚靈王築章華台遺址,楚王墓——石墓潭
西不羹國位於襄城縣範湖鄉宋莊堯城崗上,也叫堯城,為春秋時楚國古城遺址,屬龍山文化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不羹是遠古延續下來的族性小國,春秋時為楚所滅。《左傳》載:“楚築不羹,有東西二城”。《漢書·地理志》載:“襄城有西不羹。”

羹國歷史背景

公元前531年,楚靈王欲問鼎中原,與晉國爭霸,在北部邊防幾處戰略要地修築城池,不羹國是其中之一。楚靈王統治時期,對外攻伐鄰國,以霸主自居,對內搜斂錢財,揮霍無度。令其弟公子棄疾(後稱楚平王)大規模修建不羹城,後逐步建成楚國北疆千乘之賦的大城,與陳、蔡、葉一起並稱為楚國方城之外的四大別都。
戰國時代,不羹作為城邑一直存在。至秦,置郡縣,襄城設縣,不羹設亭,延續前後漢兩代。《東觀漢記》載:“增封侯國襄城羹亭千二百五十户”。
不羹國城削崗而建,南鄰北汝河,正當南北通道要衝。遺址南北長1500米、東兩寬1000米,有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墓葬多處,其中高出地面的大冢三個,皆高5米、圍長20米,一個在崗東,兩個在崗西。1927年曾遭軍閥盜掘。

羹國出土信息

1963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對崗東墓冢進行發掘,為一男兩女合葬墓,墓主為一武將。墓為磚石結構,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左右前室、左右後室組成。
墓道長23米、高6.6米,前、中、後室在同一條中軸線上,有石門可通,墓頂用特製楔形磚砌成穹窿頂,七個墓室內壁皆塗白粉一層。中室北壁有朱書“永建七年正月十四造,(東漢晚期順帝的年號,即132年)。
墓內有畫像石五塊,畫像題材為龍、虎、熊。挖掘出土的隨葬品有鼎、豆、壺、甕、罐、鬥、案、盤、勺、雞、狗等陶器,銅器有鏡、錢幣和鈴,鐵器有钁、犁、鍤等。當時,新華社報道了發掘該墓的消息。 <!--end-->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