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國往事

(美國1984年瑟吉歐·萊昂執導的劇情電影)

鎖定
《美國往事》是由導演賽爾喬·萊昂執導,皮耶羅·德·貝納迪等擔任編劇,羅伯特·德尼羅、詹姆斯·伍茲、伊麗莎白·麥戈文等主演,1984年2月17日在波士頓首映的劇情電影。 [1-2] 
影片改編自小説《流氓》,採用典型的好萊塢敍事結構,以美國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從懵懂少年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 [1]  [4]  [7] 
《美國往事》全球票房為547.3萬美元 [11]  ,1984年榮獲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音樂獎、提名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次年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13] 
中文名
美國往事 [1] 
外文名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 
其他譯名
四海兄弟(台) [1] 
義薄雲天(港) [1] 
C'era una volta in America [1] 
類    型
劇情、犯罪 [1] 
出品公司
Ladd Company, TheEmbassy International Pictures
製片地區
美國、意大利 [1] 
導    演
賽爾喬·萊昂內 [1] 
編    劇
皮耶羅·德·貝納迪 [1] 
萊奧納多·本韋努蒂 [1] 
弗蘭科·奧卡利 [1] 
恩里科·梅迪歐力 [1] 
弗蘭科·費里尼 [1]  展開
編劇
皮耶羅·德·貝納迪 [1] 
萊奧納多·本韋努蒂 [1] 
弗蘭科·奧卡利 [1] 
恩里科·梅迪歐力 [1] 
弗蘭科·費里尼 [1] 
賽爾喬·萊昂內 [1]  收起
製片人
Walter Massi [21] 
Ginette Hardy [21] 
Mario Cotone [21] 
Fred C. Caruso [21] 
主    演
羅伯特·德尼羅 [1] 
詹姆斯·伍茲 [1] 
伊麗莎白·麥戈文 [1] 
喬·佩西 [1] 
伯特·楊 [1] 
片    長
229 分鐘 [17] 
上映時間
1984年6月1日 [2] 
票    房
547.3 萬美元 [11] 
對白語言
英語 [1] 
法語 [1] 
意大利語 [1] 
色    彩
彩色 [1] 
電影分級
USA:R /Hong Kong:III
imdb編碼
tt0087843 [18] 
主要獎項
1984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音樂獎 [13] 
聲    音
70 mm 6-Track CDS Dolby SR
原    著
《流氓》 [15] 
原著作者
哈利·格雷 [15] 

美國往事劇情簡介

《美國往事》劇照
《美國往事》劇照(12張)
1933年,紐約流氓威廉姆斯(羅伯特·德·尼羅 飾)因向哈洛倫警司(布魯斯·巴倫堡 飾)通風報信害死了三名同夥而被追殺。在逃亡之前,威廉姆斯打開了存放幫派基金的手提箱,裏面卻只有報紙。1968年,已改名換姓的威廉姆斯收到一封猶太會堂通知遷葬親友的信,後得知信是八個月前寄出的,他的三名同夥已被遷葬至一所豪華公墓。隨後,威廉姆斯回到紐約,找老友莫(拉里·拉普 飾)瞭解情況,卻一無所獲。閒談中,威廉姆斯問起莫的妹妹黛博拉(伊麗莎白·麥戈文 飾)的情況,威廉姆斯與黛博拉在少時互有好感,但黛博拉(詹妮弗·康納利 飾)志向高遠腳踏實地,理智地將街頭混混威廉姆斯(斯科特·提勒 飾)拒於門外。如今黛博拉已成名角,而威廉姆斯也將開啓新的人生 [1] 

美國往事演職員表

美國往事演員表

美國往事職員表

製作人 Claudio Mancini阿諾恩·米爾坎
導演 賽爾喬·萊昂內
副導演(助理) Dennis T. BenatarFabrizio Sergenti Castellani、Luca Morsella、Amy Wells .
編劇 賽爾喬·萊昂內Harry GreyLeonardo BenvenutiPiero De BernardiEnrico MedioliFranco ArcalliFranco FerriniStuart KaminskyErnesto Gastaldi
攝影 託尼諾·德里·科利
配樂 埃尼奧·莫里康內
剪輯 Nino Baragli、Zach Staenberg
選角導演 Cis Corman、Joy Todd
藝術指導 Carlo Simi
美術設計 Carlo Simi
服裝設計 Gabriella Pescucci
發行 Regency Enterprises、SNC、華納家庭視頻公司、The Ladd Company、華納兄弟影片公司、NBC電視台、Adams Filmi、European Video Corporation(EVC)、Flashstar Home Vídeo、Jugendfilm-Verleih GmbH、LW Editora、華納兄弟公司(法國)、Warner Home Vídeo
展開
以上資料來自 [17] 

美國往事角色介紹

  • 威廉姆斯
    演員 羅伯特·德·尼羅

    紐約流氓威廉姆斯是一個聰明、冷靜但又複雜的犯罪分子。作為電影中的核心人物,他經歷了生命中的諸多起伏和挫折。從年輕時的夢想追逐到晚年的孤獨回憶,演員德·尼羅在表演過程中展現出了威廉姆斯複雜性的各個方面,包括對友誼、愛情和背叛的複雜態度。

  • 馬克斯
    演員 詹姆斯·伍茲

    馬克斯是威廉姆斯的好友和犯罪夥伴,他身上散發着一種神秘而吸引人的氣息,給人一種不可預測的感覺。作為威廉姆斯的朋友和犯罪夥伴,馬克斯與他共同經歷了許多艱難的時刻。他在關鍵時刻的支持和背叛,以及對友誼的複雜態度,使劇情發生了較大轉折。

  • 黛博拉
    演員 詹妮弗·康納利

    黛博拉是黑幫頭目的女兒,也是威廉姆斯的初戀和終生思念的對象。她是一個美麗而獨立的角色,被困在家族的權力和背叛之中。她優雅純潔,以一個美好的形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黛博拉最大的夢想就是成名,她從小就想成為明星,為了她的明星生涯,她可以放棄她所愛的人。

  • 卡羅

    串通麪條、麥克斯團伙搶自己丈夫的鑽石。再次遇上這個團伙後,她選擇了跟隨麥克斯。

  • 少年麪條

    他是一個不時幫流氓辦點事賺外快的猶太孩子,後參與麥克斯的販運私酒事業,暗戀好友胖摩的妹妹黛布拉。

  • 少年麥克斯

    搬到麪條家附近,後做販運私酒的勾當掙大錢,並自立門户。

  • 少年黛博拉

    自幼練習舞蹈,渴望日後闖出一番事業。

以上資料來源 [17] 

美國往事音樂原聲

曲序
曲目
演唱者
時長
發行日期
01
Amapola Part 2
Ennio Morricone
2:16
1984.2.17
02
Childhood Memories
Ennio Morricone
3:40
1984.2.17
03
Childhood PovertyDeborah's Theme
Ennio Morricone
4:29
1984.2.17
04
Cockeye's Song
Ennio Morricone
3:26
1984.2.17
05
Deborah's Theme Amapola
Ennio Morricone
5:24
1984.2.17
06
Deborah's Theme
Ennio Morricone
1:39
1984.2.17
07
Friends
Ennio Morricone
4:25
1984.2.17
08
Friendship And Love
Ennio Morricone
4:25
1984.2.17
09
Poverty
Ennio Morricone
3:11
1984.2.17
10
Prohibition Dirge
Ennio Morricone
1:44
1984.2.17
11
Photographic Memories
Ennio Morricone
1:04
1984.2.17
12
Friendship & Love
Ennio Morricone
4:19
1984.2.17
13
Speakeasy
Ennio Morricone
2:27
1984.2.17
14
Deborah's Theme
Ennio Morricone
6:19
1984.2.17
(音樂原聲參考資料: [3]  [22] 

美國往事幕後製作

美國往事創作背景

1960年,導演萊昂內讀到哈利 · 格雷在獄中完成的自傳體小説《流氓》,就有了把它拍成電影的念頭。在拍攝完往事系列的前兩部後,萊昂內拒絕了《教父》的邀約,全身心籌備《美國往事》。 [15] 

美國往事劇本創作

劇本初稿是由萊昂內、基姆·阿卡利和恩里科·梅迪奧利用時三個月共同完成的。初稿完成後,哈里·格雷參與對劇本的討論,幾人對劇本進行完善。萊昂內同萊昂納多·本福努提和皮埃羅·德·貝爾納蒂交談,編寫劇本中的童年段落。編寫劇本期間,為了對美國黑幫的描繪做到客觀真實,萊昂內與許多猶太人和意大利人交流,獲得可靠的創作材料。 [15] 

美國往事幕後花絮

  1. 為了準備影片中“麪條”這個角色,羅伯特·德尼羅請求與江湖老大梅耶·蘭斯基私人面談,他正是該片角色的原型。但很不幸的是這一請求遭到拒絕 [23] 
  2. 在拍攝的時候,羅伯特·德尼羅建議詹姆斯·伍斯應該有外表光鮮的衣着和明亮的牙齒,但是製片人擔心預算經費超支,最後是德尼羅自己掏錢承擔了這筆開支 [23] 
  3. 羅伯特·德尼羅扮演的“麪條”在看電視的時候,節目是採訪一個名叫詹姆斯·康威·奧東尼爾的人。而在羅伯特·德尼羅1990年的電影《好傢伙》(Goodfellas)中,德尼羅的角色名叫詹姆斯·康威 [23] 
  4. 在片中飾演少年黛布拉的是詹妮弗·康納利。在出演這部電影的時候,詹妮弗年紀還很小,這部電影是她的大銀幕處女秀 [24] 
  5. 羅伯特·德尼羅在拍攝《教父2》的時候就已經在談這部電影的合作了。在定下德尼羅飾演的角色後,德尼羅幾乎成了半個“選角導演”,影片接下來的演員選擇大部分也都參考了德尼羅的意見 [24] 
  6. 阿爾·帕西諾傑克·尼科爾森都接到過出演該片角色的邀約,但是他們都拒絕出演 [24] 
  7. 為了拍攝出具有質感的畫面,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參考了大量畫家的作品。Reginald Marsh愛德華·霍普諾曼·洛克威爾等十九世紀出生的藝術家成了他效仿的對象 [24] 
  8. 片中可以看到五兄弟在紐約曼哈頓大橋旁漫步的場景,而這一幕也被用在海報設計中 [24] 

美國往事相關公司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所屬國家
The Ladd Company
美國
Warner Bros.
美國
Producers Sales Organization (PSO)
美國
Embassy International Pictures
美國
Rafran Cinematografica
意大利
參考資料: [14] 
發行公司
發行公司
所屬國家
SNC
法國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The Ladd Company
美國
參考資料: [8] 

美國往事宣傳發行

美國往事上映信息

部分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香港
1984年8月11日
法國
1984年5月23日
美國
1984年6月1日
挪威
1984年8月17日
瑞典
1984年8月17日
荷蘭
1984年9月27日
澳大利亞
1984年10月4日
日本
1984年10月6日
West Germany
1984年10月12日
芬蘭
1984年12月21日
德國
1991年3月2日
參考資料: [2] 

美國往事版本差異

重新剪輯版(139分鐘)
影片原始的導演剪輯版本長達269分鐘,接近4個半小時。1984年5月,影片在戛納電影節首映時,為了安撫發行商,萊昂內妥協將其縮短到229分鐘,但這次刪減對影片質量影響不大。遺憾的是,當影片在6月的美國上映時,華納兄弟出於商業考量,在萊昂內沒有參與的情況下對影片進行了重新剪輯,這個版本的時長只有139分鐘,只比原片的一半要多出一點。只保留了主人公在老年時期尋找真相的部分,刪掉了很多回憶與現實的穿插,破壞了萊昂內的創作思路,這不僅改變了作品表層的敍事結構,也破壞了時空轉換時人物內心的細緻表達。最終,這部美國剪輯版的《美國往事》未達到預期效果,不僅沒有拿到任何重磅獎項,也在票房上遭遇失敗。 [10]  [20] 
修復版(251分鐘)
2012年,這部電影完成修復,並在戛納重映,製作人本想恢復269分鐘的版本,但因版權問題,只恢復到251分鐘,雖然還有缺憾,但已是最大限度的還原版本。 [10]  [20] 

美國往事票房信息

《美國往事》當初剛上時因剪輯原因,全球票房為547.3萬,約是投資成本的1/6。後導演剪輯版被放出,口碑回升,被視作一部經典影片。 [11] 

美國往事影片特色

美國往事影像

影片通過鏡頭記錄了人物的成長過程,並詳細描述了個人遭遇,以呈現出各類羣體在美國社會中的境遇。其間充斥着皆由美國夢引起的遠大的理想,短暫的成功和長久的失落。它既切入現實,又展現了一幅美國社會的全景圖畫,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 [4]  影片畫面的明暗處理較為得體。如影片中人物回憶的鏡頭多采用近似黑白的攝影,畫面較暗,調子較重。但有些場景根據情境和氣氛的需要又採用亮色調。如販運私酒的船在海上航行‚露特斯、麥克斯和弟兄們在水中嬉戲就採用了亮色調,水天一色,霧氣濛濛,透露出一種朦朧的美。 [9] 

美國往事聲音

影片的音效特點有兩個。一是“聲音焦點”把握準確,聲效與畫面配合自如,善於利用矛盾與衝突,引起情感共鳴。電影主角的喜怒哀樂有一條明朗的“可視的情感波”;而電影的聲音焦點就是另一條“可聽的情感波”,二者合拍共振,悦目又愉耳,給人以舒服的視聽體驗。二是“特定場景”中音樂素材質樸自然,配合畫面符合情理,顯現出一定的人文素養。 [5] 

美國往事敍事邏輯

影片改編自一部自傳體小説《流氓》,只選取原作中的幾個人物和幾起事件,採用了典型的好萊塢敍事結構。影片通過電影語言以主人公的回憶逐漸展開,主要對1921年和1933年事件的回憶,省去了青少年時期12年的監獄生活和中年時期35年的顛沛流離,由主人公幾個重要的記憶片段組成,有不少部分是倒敍與插敍。 [7] 
觀眾從影片開始就目睹了他被追殺、幾位同伴的死亡、藏在車站儲藏櫃裏“不知來源”的箱子,這些信息增加了影片的懸疑程度。主人公則通過不同的記憶片段緩緩道來,最終揭示了真相:曾經深愛的女人對他矛盾的感情,摯友則是幕後陰謀的“導演”。主人公雖無奈於世界和命運的改變,但依舊選擇守護曾經真摯的記憶。 [7] 

美國往事故事背景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20世紀中葉的美國,這是一個移民大量湧入的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之一,吸引着大批來自歐洲和其他地區的移民前往尋求更好的生活。特別是歐洲的戰後重建和經濟恢復,許多人因戰爭、迫害和貧困而離開家鄉,尋找新的機會和希望。這種移民潮為美國的社會多元化和文化交融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影片主要關注了意大利裔移民在美國社會中的處境,這些移民大多數來自意大利南部的農村地區,在美國社會中面臨着種種困難和歧視。他們被視為“異類”,受到許多美國人的歧視和排斥,很多時候被刻畫為有組織犯罪背景的人物。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意大利裔移民努力融入美國主流社會,同時也試圖保持他們的文化傳統和家庭價值觀。 [6] 

美國往事主題寓意

從表面上看,《美國往事》的表層主題有兩個,其一為友誼,其二為愛情。《美國往事》能夠受到世界範圍內的人民的歡迎是因為除了表層主題,還有更加迷人,夢幻,神奇的深層主題——美國神話。“導演萊翁內説:“這部片子不是出於現實,也不是出於歷史,而是出於想象。美國是夢幻和現實的混合,在美國,夢幻會不知不覺的變成現實,現實也會不知不覺的變成一個夢。”《美國往事》獨具的迷人魅力正是在於它的夢幻與現實,令人沉迷於美國神話。” [19] 

美國往事獲獎記錄

影視類
  • 1985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攝影    託尼諾·科利    (提名)    
  • 1985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指導    賽爾喬·萊昂內    (提名)    
  • 1985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塔斯黛·韋爾德    (提名)    
  • 1985    金球獎最佳電影導演    賽爾喬·萊昂內    (提名)    
  • 1985    日本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美國往事》    (獲獎)    
  • 1985    朱庇特獎最佳國際男演員    羅伯特·德尼羅    (提名)    
  • 1985    朱庇特獎最佳國際電影獎    《美國往事》    (提名)    
  • 1984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獎    《美國往事》    (提名)    
  • 1984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賽爾喬·萊昂內    (提名)    
藝術類
  • 1985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服裝設計    加布裏埃爾·佩斯卡西    (獲獎)    
  • 1985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配樂    埃尼奧·莫里康內    (獲獎)    
音樂類
  • 1985    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    埃尼奧·莫里康內    (提名)    
  • 1984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音樂獎    埃尼奧·莫里康內    (獲獎)    
以上資料均來源於: [13] 

美國往事影片評價

美國往事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日期
豆瓣
9.2/10
426361人
2024.3.6 [1] 
時光網
8.6/10
10000人
2024.3.6 [16] 
IMDb
8.3/10
378000人
2024.3.6 [18] 

美國往事專業評價

“對於我而言,《美國往事》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也是我喜愛電影的一個理由,有時候甚至成為我解釋這個世界的一份佐證。當人們説“整個的人生都在裏面”的時候,我莫名羞愧,羞愧於言語的蒼白和無能,我無法用令人滿意的文字去表達對於這種'人生'的強烈感受和迷戀,甚至連評述都可能轉變為一種危險的不敬。於是,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沉浸於那些畫面之中,同時想象着暮色中、大橋下那一行緩緩走來的少年。”(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戴錦華 評)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