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羊脂玉

(玉石)

鎖定
羊脂玉(mutton fat jade),又稱白玉,為軟玉中之上品,主要含有透閃石(95%)、陽起石綠簾石 [1] 
中文名
羊脂玉
外文名
muttonfatjade

目錄

羊脂玉簡介

羊脂玉羊脂玉又稱白玉,為軟玉中之上品,極為珍貴。主要含有透閃石(95%)、陽起石綠簾石。非常潔白,質地細膩,光澤滋潤,狀如凝脂。古傳“白璧無瑕”即指白玉。
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寶石級材料,是白玉中質純色白的極品,具備最佳光澤和質地,表現為:温潤堅密、瑩透純淨、潔白無瑕、如同凝脂,故名。對於此玉和普通白玉,最簡單的區別方法,是在白色的日光燈下觀看。羊脂白玉對着日光燈,所呈現的是純白半透明狀,而且帶有粉粉的霧感。而一般的白玉,對着日光燈雖也呈半透明狀,但沒有粉霧感。兩者最大的區別是,白玉無論檔次等級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燈下必定帶有深淺不一的微黃色,因此在日光燈下若有一絲絲微黃色,就不能稱之為羊脂白玉了。符合苛刻標準的珍稀名貴的羊脂玉,是絕對容不下絲毫雜質的。

羊脂玉歷史背景

羊脂白玉是一種角閃玉,白玉之最。顧名思義,羊脂白玉,應首先肯定是白色的。好似白色的羊脂(俗稱羊油),如果帶有別色,那就不是羊脂白玉了。白色略帶粉紅色者,有人稱“羊脂玉”這一點並沒有取得玉器專家、學者的共識。有的稱為“粉玉”。已故全國著名考古專家夏鼐先生曾在文中稱:“漢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實物證明就是指漢代水產羊脂白仔玉而言。這就從理論到實踐充分證明了羊脂白玉,就是晶瑩潔白而無瑕。其特點就是,特別潔白、光亮、温潤、細密、油脂等。上佳的白玉無瑕,最好的“白如截肪”,即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肉脂肪。其硬度為6至6.5,僅次於翡翠。因硬度高,入土2000多年,不全沁,但也不是不沁。質軟的有雞骨白,質硬的局部有瓷白,受沁和開窗部位,全呈“老化”現象。並不像原來那麼白了,這不是一種毛病,而是出土古玉的特徵。羊脂白玉浸泡在水土中2000餘年,其質地硬密,温潤如初,這就是它的可貴之處,也正是它貴重價值所在。此羊脂白玉,漢代水產的白仔玉,肌裏有“飯滲”,後代很難仿製,只能天然渾成。明清時期的青白玉,皆無“飯滲”。

羊脂玉分類

羊脂白玉又分“仔玉”與“山料”。所謂“仔玉”是從崑崙山下玉河中撈取的。這種“仔玉”細密、温潤、光澤如脂肪。有的“仔玉”肌裏內含“飯滲”,呈欲化未化的白飯狀,這是水產白玉的肌理特徵之一;還有的因長期浸泡在水沙中帶有各色的皮子。此種“仔玉”優於山料,極為珍罕。山料,純白如脂肪者少。據有關材料介紹,春秋戰國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料,均為採集仔料。到清代始採取山料。羊脂白玉自古以來人們極為重視,但存世極罕,是玉中極品,價格非常珍貴。白玉不但象徵純潔、高尚、温潤,而且象徵吉祥、安謐。古人所謂:“温潤,仁也!”在古代,帝后才有資格佩上等白玉。事實已經證實,西漢皇帝有的玉璽是專用漢代水產羊脂白仔玉料。如已被國家定為“國寶”的西漢“皇后之璽”就是利用晶瑩無瑕的羊脂白仔玉料雕琢而成的。

羊脂玉鑑別要點

羊脂玉的鑑別要點必須滿足五個方面,即質地純、結構細、水頭足、顏色羊脂白、油性重。

羊脂玉質地

質地純——羊脂玉中透閃石礦物含量達到99%。
羊脂玉存在於圍巖蝕變最完美的地段。當花崗閃長巖體與白雲岩接觸產生一系列接觸變質岩系,白雲岩變為白雲石大理岩岩漿晚期熱液沿白雲石大理岩構造裂隙通道,發生交代作用形成透閃石巖
圍巖蝕變形成了白雲石大理岩-透閃石化白雲石大理岩-透閃石巖三種巖相,羊脂玉就賦存於透閃石巖巖相中。

羊脂玉結構

結構細——羊脂玉中透閃石呈顯微纖狀變晶結晶及成集合體,在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下可對透閃石結晶粒度進行測定,羊脂玉中透閃石纖維狀長度(縱向)0.033-0.01mm,寬度(橫向)0.0006-0.001mm,這些顯微纖狀、絨毛狀、氈狀透閃石晶體互相交織在一起,組成絨毛狀結構、氈狀結構、交織結構
顯微纖狀、絨毛狀、氈狀透閃石晶體集合體,在正交偏光下的特點就是在相同角度內,不顯示均一的消光現象。

羊脂玉水頭

水頭足——水頭、靈地都是玉石透明度的稱謂,在透閃石玉中常從厚度2mm為標準,白玉在這準則中呈現半透明-不透明,羊脂玉的水頭足説明呈現半透明狀。

羊脂玉顏色

顏色羊脂白——羊脂白不是純白,而是帶有油脂光澤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黃色,質地差的也可在白色裏透出微微的淺灰色調。

羊脂玉油性

油性重——羊脂玉在人們手掌中不斷的觸摸過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產生一種"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細白玉中也有此現象,當羊脂玉墜於水中,提起玉體,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綿性也特好,所謂綿性,也就是韌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