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馬歷史中心區

鎖定
在羅馬的歷史古蹟令人過目難忘。作為以它名字命名的國家——羅馬帝國的首都,古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儘管千百年過去了,但這座奧古斯都及其繼任者留下的“大理石之城”,卻仍完好的將自己輝煌的歷史古蹟保存了下來,被視為是世界上最令人嚮往的藝術寶庫之一。羅馬歷史地區位於意大利首都羅馬,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的範圍在羅馬市內奧勒利安城牆內,是當今完美保存古城建築及佈局結構的典範。
世界遺產委員會把羅馬歷史中心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是:"從傳説的公元前753年建成之日起,羅馬就同人類的歷史緊密相連。它曾是統治地中海世界五個世紀之久的帝國的首都,後來又成為基督教世界的首都,今天仍然履行着這些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
中文名
羅馬歷史中心區
外文名
Historic Centre of Rome, the Properties of the Holy See in that
國    家
意大利 梵蒂岡
列入名錄時間
1980 1990
所屬國家
古羅馬

羅馬歷史中心區羅馬簡介

每個城市都有一段自己的歷史,歷史的知情者也許深埋於地下,也許傲立在風雨中。羅馬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古代文明,在羅馬城中留下了極其豐富的古蹟。羅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市中心區保存着大面積的歷史遺蹟和待發掘區的首都之城,擁有的古蹟遺址不計其數,成為後人瞭解羅馬文化的藝術寶庫和文化名城。
七丘之城
羅馬”七丘“位置示意圖 羅馬”七丘“位置示意圖
羅馬位於意大利中部拉齊奧大區的台伯河平原上,台伯河和阿涅內河在羅馬城外匯合,羅馬地跨在台伯河兩岸,東面是阿布魯佐,東北面是Sabini山脈,南面是Albani山脈。市中心在距離第勒尼安海約24公里的內陸,但城市向西南一直延伸到僅距離海岸5公里處,海拔高度從13米到120米,平均海拔高度37米,市區總面積約1285平方公里。古羅馬中心就是沿着台伯河岸發展起來的,台伯河中有一座船形的島嶼,是台伯河自然沖積而成的,在河岸邊有七座山丘:帕拉蒂尼山、阿文提諾山、卡比託利歐山、奎利那雷山、維米那勒山、埃斯奎利諾山和西里歐山,羅馬城便建於其上,羅馬因此也被稱為“七丘之城”。這每一座山都充滿着歷史。 [3] 
母狼傳説
母狼哺嬰青銅雕像 母狼哺嬰青銅雕像
根據羅馬神話,羅馬的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羅馬是由一對被母狼餵哺養大的雙胞胎羅穆盧斯和瑞摩斯建立的。傳説特洛伊人被希臘人打敗後,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半島台伯河入海口的一個拉丁人王國,並被國王招為女婿。他的後代創建了阿爾巴城。經過幾代相傳,到努米託雷王時,他的弟弟阿穆利烏斯篡奪了王位並驅逐了兄長,還逼迫侄女雷亞·西爾維亞充當女祭司。後來西爾維亞與戰神馬爾斯相愛生下一對雙胞胎兄弟——羅慕洛斯和瑞穆斯,因此羅馬人有時也自稱是“瑪爾斯之子”。 [42] 國王阿穆利烏斯怕他們長大成人後推翻自己,令人把剛出生的兄弟倆拋棄在台伯河畔,所幸被一頭母狼用奶餵養才免於一死。兄弟倆後來被牧羊人法斯土路思從帕拉蒂尼山帶回家撫養,長大成人後推翻並處死了阿穆利烏斯,並決定建造一座新城。傳説在公元前753年,孿生兄弟羅穆盧斯和瑞摩斯祈問諸神,他們倆該由誰統治他們在台伯河邊的這片居住地。瑞摩斯爬上阿文提諾山、羅穆盧斯爬上帕拉蒂尼山等候神的啓示。當6只禿鷲飛過阿文提諾山而12只禿鷲飛過帕拉蒂尼山的時候,他們都以為自己得到了神寵。羅穆盧斯於是開始修建城池,瑞摩斯勃然大怒,最後哥哥羅穆盧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羅穆盧斯所在的帕拉蒂尼山也就從此發展、繁榮起來,羅穆盧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成為第一任國王。羅馬人把這一天作為建城紀念日,至今在羅馬日處都可以見到母狼與這對雙胞胎兄弟的像。羅馬歷史的開端處在羅馬王政時代(羅馬王國,伊特魯里亞時期,公元前753年—前509年),實行非世襲的君主制,但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鎮。根據意大利歷史學家蒂託·李維的半神話作品“羅馬史”中的敍述,羅馬王國共有7個國王,第一位便是羅馬城的創始人羅穆盧斯。公元前509年羅馬王政時代最後一個伊特魯里亞國王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因暴政而被羅馬人民驅逐以後,羅馬人民決定不再需要國王,而是改用羅馬元老院、羅馬執政官和羅馬會議三權分立的制度,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起了共和政體的羅馬共和國。 [4]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古諺雲:“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2700餘年的時間,是長還是短?在亞平寧山下、台伯河畔的這片沃土上,曾繁育出令世人炫目的歷史和文化。19世紀德國法學家耶林曾經説過,羅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用刀劍棍棒令世人屈服,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羅馬帝國;第二次是基督教的傳播使羅馬聲名大噪,令世人稱奇;第三次用法律規範世人的行為舉止,舉世皆知羅馬法。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據説原文的意思是“羅馬不是在一個白天建成的”,not“in a day”,應該是在晚上“in a night”。但是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句話的意思慢慢轉變,由於古羅馬城建築先進、繁複、建築技術高超、設計精湛,後人用“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表示很多先進技術、物質文明、甚至一個成就,都不是簡單達成的,而是經由很多人、或者很多努力,才能夠完成的。
但不論諺語中的day作何解讀,歷史上羅馬城的建立、發展,的確經歷了2000多年的漫長曆程。據考古研究,古羅馬的前身是公元前8世紀位於台伯河畔的一個簡陋村落,一個毫不起眼的彈丸之地;後來,人們用石頭築建城牆,用礫石鋪設路面,修建排水系統,羅馬逐漸發展成為一座小城市。在經歷了無數歲月風霜後,又從最初的無名小城向大帝國發展,最後羅馬逐漸變成了一個地中海世界最大、最繁榮的城市。
羅馬國家在經歷王政時代和共和國時代走向帝國時代的過程中,靠武力征服開疆擴土,靠掠奪來的財富裝點羅馬城。從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羅馬發動了一系列擴張戰爭:先用半個世紀打敗北面強敵伊達拉利亞人,通過三次“薩莫奈戰爭”打敗半島中部的薩莫奈人,並與希臘殖民城邦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最終完成了對意大利半島的統一。完成統一後,羅馬人並不滿足。隨後,羅馬又與地中海上的強國迦太基展開爭霸戰爭,歷史上有名的三次“布匿戰爭”就是古羅馬和古迦太基兩個古代奴隸制國家之間為爭奪地中海西部統治權而進行的著名戰爭。隨後又通過四次“馬其頓戰爭”,征服馬其頓王國。通過這一系列戰爭,羅馬征服了希臘半島、巴爾幹、西亞,完全控制了地中海,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羅馬城變成了這個龐大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一系列節節勝利的戰爭,給羅馬帶來了鉅額的財富和大批奴隸。大量財富和大批戰俘奴隸源源不斷地運往羅馬。可以想象,一座充斥着無數財富的羅馬,其整體面貌怎麼能不雄偉、輝煌呢?
可以説,正是2000多年來不同時期的歷史和文化在無數次的疊加和交融之後,方造就了今天獨一無二的羅馬。或許,只有當遊客漫步於這座“永恆之城”時,才能真正領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語之深意。 [4-5] 
條條大路通羅馬
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引用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已成為一條世界通用的諺語,也就是説完成一件事可以有多種途徑和方法,換個方式解決問題,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成功。“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原話是“All Roads Lead to Rome”,這是一句諺語,出自《羅馬典故》,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種,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條等着我們發現。比喻採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與漢語成語殊途同歸,或俗話水流千里歸大海相似。
條條大路通羅馬
條條大路通羅馬(3張)
自公元前四世紀末,羅馬人就開始修建大道,第一條大道為“阿皮亞大道”(阿皮亞古道),從羅馬城沿亞平寧半島向東南直至卡普亞,全長200多千米,是羅馬大道中最著名的一條。公元前1世紀,羅馬城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隨着羅馬人對外征服的節節勝利,羅馬共和國成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在帝國建立之後,大道的修建更是達到空前盛況。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其統治,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其後,從羅馬向北修了一條弗拉米尼亞大道,通往北部重鎮阿里米昂(今雷米尼)。到公元2世紀,又修了從羅馬至熱亞那的奧雷利亞大道,通往亞德里亞海的瓦雷尼亞大道。這些大道以羅馬城為中心,呈輻射狀向帝國各個方向伸展。在古代世界,像羅馬這樣道路四通八達的城市並不多見。以羅馬城為中心的交通網絡的形成,對維繫帝國運行、保證帝國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大道本身也是一項偉大的創舉。
據史料記載,羅馬人共築硬麪公路8萬公里。這些大道促進了帝國內部和對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公元8世紀起,羅馬成為西歐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聖者絡繹不絕。據説,當時從意大利半島乃至歐洲的任何一條大道開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終都能抵達羅馬。更有趣的是,古羅馬統治者為了調兵遣將的方便,下令在大道的兩旁種上大樹,以便為行軍的士兵遮擋炎熱的陽光。 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也的確是對古代羅馬帝國便捷交通的真實描繪,毫無誇張之處。
相傳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的出處有不同的説法,有説是出自西哥特王阿拉里克,有説出自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凱撒,也有説出自羅馬皇帝尤里安(julian the apostate, 331-363)之口。但不管出自哪裏,其含義是明確的。
大理石的羅馬城
古羅馬主要建築、廣場示意圖 古羅馬主要建築、廣場示意圖
羅馬城市規模由小到大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不同時代的各類建築雜然並陳,缺少統一佈局和規劃。而且羅馬城中有七丘夾峙,高低不平,街道曲折,建築物中有伊達拉里亞式的,有木質柱樑式的,也有磚石結構的,整個城市缺乏帝國首都的氣派。要想把羅馬變成真正的偉大帝國的首都,需要按整體設計和統一規劃來予以改建。在蘇拉獨裁(公元前 138年-公元前 78年)統治時期改建的重點是羅馬廣場並修建了檔案館。在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當政後,羅馬廣場改建工程全面展開。擴建公民大會講壇,重修元老院會議廳。屋大維(Gaius Octavius August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統治的時代是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代。在屋大維元首制時代(公元前27年——公元14年)、史稱“奧古斯都(屋大維尊號)時代”,羅馬城的擴建、整修達到空前狀態。在此期間,屋大維把羅馬廣場的建設當做重點工程。建起了凱撒神廟、奧古斯都凱旋門,修建了朱里亞會堂、朱里亞廟、元老院議事廳、埃米利烏斯會堂等。整個廣場氣宇軒昂,站在廣場環顧四周,但見廟宇林立、拱廊連綿,又有紀念柱、紀念碑、紀念雕像穿插其間,宏偉之中又添富麗。從而使羅馬廣場成為帝國首都的心臟和帝國最重要的櫥窗。在羅馬廣場西北面的凱撒廣場,修建了維納斯女神廟。在凱撒廣場旁,屋大維為自己修建了奧古斯都廣場,並在廣場中修了戰神馬爾斯神廟。在帕拉丁山上修了阿波羅神廟。這些神廟全用大理石蓋成,高大宏偉。屋大維新修的建築物還有:和平祭壇、柱廊、公園、浴場、萬神殿、陵墓等。並且在各種石柱、神殿石壁、凱旋門上分別雕刻圖像和銘文。屋大維對街區建設,主要是進行修復和擴展,尤其是公共設施,如神聖大道、橋樑、引水道等的建設。屋大維時代羅馬建築和公共設施的特徵是:廟宇殿堂等紀念性建築物全用大理石整修,使其富麗堂皇、經久不朽;道路、橋樑等都以水泥和石料砌築,氣勢宏偉,堅固耐用。在屋大維統治的40多年中,他不斷修建和裝飾羅馬城,到晚年他自豪地説,他從上任手中所接受的羅馬是一座磚木的城市,而他留給後人的羅馬則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4]  [6-7] 
羅馬的建築藝術
在描述一個建築時,我們經常可以見到所謂:古希臘式、古羅馬式、中世紀式、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或所謂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建築風格,如此等等。那麼,羅馬式建築風格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建築形式呢?
羅馬建築結構中,拱、拱頂、立柱是其特色。實際上,拱和拱頂並不是羅馬人發明的,早先美索不達米亞人、伊特拉斯坎人(亦譯為:埃特魯斯坎人)使用過。羅馬人的貢獻是既把拱用於生活中的實用設施,也用於外觀裝飾,並有所創新。例如:高架引水橋、渡槽下水道由一系列拱構成;凱旋門等建築對拱的運用恰到好處。最簡單的凱旋門只有一個拱,拱建在一個四角形結構內,有兩個面,這樣拱可延展成一個小拱穹,產生特殊的空間效果,這種建築方式對後來的天主教建築產生了重要影響。羅馬的許多建築物都運用簡形拱頂和交叉拱穹,如巴西利卡。所謂巴西利卡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築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短邊有耳室,採用條形拱券作屋頂。在拱和拱頂上革新的成果是羅馬萬神殿的建造,以及劇場建築、浴場建築。有了這樣的建築,大穹窿頂才有可能。對建築物內巨大空間的需求本身就是羅馬建築思想的一個特點,許多建築物都顯示出羅馬人對曲線的偏愛,橢圓形劇院、半圓狀的競技場就是明證。
劵拱是羅馬襲用埃特魯利亞的技術,自公元2世紀起,是羅馬真正把拱劵大加推廣,尤其是用在大型建築上,如在橋樑、陵墓、城門、引水道等工程上。羅馬人對劵拱技術的應用形成了古羅馬建築的主要特徵,而且對後來建築的圓頂結構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古羅馬時期建築技術的重大進步,除了劵拱的運用,還有新建築材料——天然混凝土的使用。羅馬建築中使用混凝土,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有了這種建築材料,後來羅馬競技場、萬神殿、卡拉卡拉浴場的建築才有可能。
羅馬建築藝術還有柱式的發展。希臘的柱式早已形成多種風格,但羅馬人對希臘柱式進行了大的改造,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羅馬建築最明顯的特點是運用貼牆的立柱,立柱的功能並非起到支柱作用,而純粹是為了裝飾。羅馬人特別善於運用古希臘時期和希臘化時期特有的三類柱式:多立克柱式愛奧尼亞柱式科林斯柱式。並創建出幾種柱式的組合柱頭,例如愛奧尼亞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的合柱頭。 [4]  [6-7] 

羅馬歷史中心區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羅馬歷史中心,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羅馬教廷建築和城外的聖保羅教堂
Historic Centreof Rome,the Properties of the Holy See in that City EnjoyingExtraterritorial Rights and San Paolo Fuori le Mura
入選時間:1980年(1990年擴大範圍,2015年再次修改範圍,意大利與梵蒂岡共有)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i)(iv)(vi)
地理位置:N41 53 24.8 E1229 32.3(羅馬歷史中心)
N41 53 09.4 E1230 24.1(梵蒂岡拉特拉諾的聖喬凡尼教堂(大教堂, 拉特朗大殿, 建築附加物, 連廊))
N41 53 50.2 E1229 56.7(聖母大教堂(大教堂,建築附加物))
N41 53 22.5 E1228 12.7(特拉弗斯特列地區的聖卡利斯托宮)
N41 53 48.4 E1228 18.5(坎塞勒里亞宮)
N41 54 14.6 E1229 01.6(西班牙廣場的傳信部宮殿)
N41 53 49.0 E1228 39.9(馬菲宮(德拉皮尼亞宮))
N41 54 10.7 E1227 38.5(勸化信仰宮)
N41 54 09.7 E1227 32.5(Palazzo detto dei Propilei)
N41 54 10.4 E1227 49.8(皮奧宮)
N41 53 53.1 E1227 29.6(賈尼科洛建築)
N41 54 03.7 E1227 21.9(教義部宮殿)
N41 51 31.6 E1228 34.6(城外的聖保羅教堂)
遺產面積 : 1,430.8 ha
遺產編號:91
遺產描述
意大利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意大利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羅馬(意大利語:Roma)是意大利的首都,意大利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羅馬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是天主教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宗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意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由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少數沒被戰火波及的城市之一,現今羅馬市中心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
羅馬歷史中心區、城內教庭管轄區和聖保羅大教堂作為文化遺產,簡稱羅馬歷史中心區,位於意大利羅馬市和梵蒂岡教皇國全境,1980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iii)(iv)(vi)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最著名的有萬神廟、競技場、聖保羅大教堂和第度凱旋門等。1990年對遺產範圍擴大到了羅馬八區的城牆。擴充後這項世界遺產的地點在阿文蒂尼、卡埃利安、卡皮託尼諾等七座山丘上,包括競技場、萬神殿等諸多古建築,還有努姆、凱撒、奧古斯都、圖拉真等眾多廣場,以及3000多個噴泉水池等遺蹟。
遴選依據標準(i):該遺產包括近三千年來歷史上產生的一系列無與倫比藝術價值的證據:古代紀念碑(如古羅馬競技場、萬神殿、羅馬建築羣和帝國論壇)、幾個世紀以來建造的防禦工事(如城牆和聖天使堡)、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到現代的城市發展(如納沃納廣場和以西克斯圖斯 V(1585-1590年)為標誌的“三叉戟”(“Trident”,古羅馬海神、角鬥士使用的),包括delpopolo廣場和dispagna廣場)以及帶有豪華圖案的民用和宗教建築,馬賽克和雕塑裝飾(如朱庇特神殿的山丘和Farnese和Quirinale宮殿,拉特朗聖若望大殿,聖瑪麗大教堂和牆外的聖保羅大教堂),都是由一些最著名的藝術家創造的。
遴選依據標準(ii):幾個世紀以來,羅馬的藝術作品對世界各地的城市規劃、建築、技術和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古羅馬在建築、繪畫和雕塑領域的成就不僅在古代,而且在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時期都是一個普遍的典範。羅馬的古典建築、教堂、宮殿和廣場,以及豐富的繪畫和雕塑,都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參標誌。巴洛克藝術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誕生於羅馬,然後傳播到整個歐洲和其他大陸。
遴選依據標準(iii):羅馬作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其考古遺址的價值是舉世公認的。羅馬保存了大量不朽的古代遺蹟,這些遺蹟一直都是可見的,並處於極好的保存狀態。這些具有千年歷史特徵的遺蹟,見證了藝術、建築和城市設計的各個發展時期和風格。
遴選依據標準(iv):羅馬歷史中心及其建築物作為一個整體,證明了三千年歷史的連續序列。該遺址的具體特徵是建築語言的層次化、廣泛的建築類型和城市規劃中的原創性發展,這些都與城市的複雜形態和諧地融和在一起。
遴選依據標準(vi):兩千多年來,羅馬一直是世俗和宗教的首都。作為羅馬帝國的中心,羅馬帝國將其權力擴展到當時已知的世界,這座城市是一個廣泛傳播文明的中心,這個文明在法律、語言和文學中得到了最高的表達,現在仍然是西方文化的基礎。羅馬自其起源以來,也與基督教信仰的歷史直接相關。幾個世紀以來,這座永恆之城一直是朝聖者朝聖的象徵和最值得尊敬的目標之一,這要歸功於使徒、聖徒和烈士的墳墓,以及教皇的出現。 [2]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根據神話傳説,羅馬城由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於公元前753年修建。羅馬首先作為羅馬共和國的首都,後來是羅馬帝國的都城,再後來到了公元4世紀,這裏則成了整個基督教世界的中心。1990年,這個世界遺產地的範圍擴大到了羅馬八區的城牆。該文化遺址包括了一些著名的古代建築,例如:古羅馬廣場、奧古斯都的陵墓、哈德良的陵墓、萬神殿、圖拉真柱、馬可·奧裏利烏斯柱,以及羅馬教皇的許多宗教和公共建築。 [2] 

羅馬歷史中心區遺產簡介

羅馬是意大利的首都和該國最大的城市,也是文化和交通中心,約在公元前510年成為羅馬共和國首都。公元前1世紀廢除共和之後仍為羅馬帝國首都。這時城市文化和建築大為發展,興建了許多神廟、教堂、廊柱、凱旋門、紀功柱和競技場。4世紀時它又是西羅馬帝國都城。756年-1870年是教皇國首都。14-15世紀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藝術、建築、文化和經濟再次得到發展。1870年意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王國首都。
羅馬歷史中心
羅馬歷史中心區、城內教庭管轄區和聖保羅大教堂作為文化遺產,簡稱羅馬歷史中心區,198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最著名的有萬神廟、競技場、和第度凱旋門等。
羅馬歷史中心區面積佔現在羅馬市的40%,是該市12個行政區之一。從高空俯瞰該中心,羅馬古城猶如一個巨型的露天曆史博物館,7座山丘上,珍貴的古蹟和古建築比比皆是。在奧勒利安城牆內還有一道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城牆,保存着17座雄偉的城門。帕拉蒂尼和卡皮託利尼山之間曾是古羅馬宗教、政治和商業活動中心,卡皮託利尼山上還有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市政廳廣場和羅馬城大部分著名的藝術陳列館,在埃斯奎利尼山坡上有著名的羅馬鬥獸場,無論從建築技術還是從建築材料的使用上都是古羅馬建築最傑出的成就之一。羅馬歷史中心寬廣的帝國廣場兩旁,聳立着帝國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凱撒廟等。羅馬歷史中心區面積佔現今羅馬市的40%,是該市12個行政區之一。
古羅馬遺址 古羅馬遺址
羅馬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從幾乎保存完好的萬神廟(始建於公元前27年,118年至128年重建)——地中海文明唯一保留下來的園頂建築,到宏偉的羅馬鬥獸場(完工於80年)——古代最大的圓形露天劇場,是角鬥士角鬥和其他表演的舞台,整個城市到處可見由著名藝術家建造的宏偉歷史建築、廣場、噴泉和方尖碑。在羅馬城內除了古城牆,還遺留下來多座凱旋門、城堡宮殿、大型廣場和教堂。羅馬論壇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位於其間。可以容納約2000人的卡拉卡拉浴場(建於212年至217年)除了洗浴池外,同時擁有花園、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理髮店等服務設施,是個古代的公共娛樂場所,它的供水排水系統和中央供暖系統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被完美地解決了,現在的卡拉卡拉浴場仍用於夏季歌劇演出。聖天使城堡曾是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其他著名的建築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萊維噴泉,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説閉着眼睛背對着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尼斯廣場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曾是電影《羅馬假日》的經典取地。 [3-4] 
歷史事件
公元前30-公元476年是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和首都。
公元1世紀始建圓形大競技場。
公元2世紀建潘提翁神殿。
公元111-114年建圖拉真廣場
公元756-1870年為教皇國都城。
1870年定為統一後的意大利首都。 [1] 
羅馬教廷建築和聖保羅教堂
羅馬是天主教中心,天主教建築遍佈整個城市,最重要和最中心的是羅馬的城中之國梵蒂岡和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聖保羅教堂。羅馬的其他教堂也大都建築雄偉,藏有價值連城的藝術品。現代羅馬的大部分著名建築都位於城市的外圍,如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場館等,城市西部的10層居住樓Corviale(建於1972年至1982年)是全歐洲最長的高層建築。梵蒂岡管轄下的羅馬城中15處享有治外法權的建築和聖保羅教堂,是指羅馬城中的14處教堂和建築以及城牆外的聖保羅教堂。
1990年,這15處位於羅馬市內享受治外法權的羅馬教廷建築和城外的聖保羅大教堂,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包括:
古羅馬鬥獸場 古羅馬鬥獸場
拉特朗聖若望大殿、聖階、聖母大殿、聖嘉禮宮(Palazzo San Callisto):宗座一心委員會(英語:Pontifical Council Cor Unum)所在地、聖艾智德堂、文書院宮(位於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大街與鮮花廣場之間)、傳信部宮(位於西班牙廣場)、馬菲·馬勒斯蔻替宮又稱德拉皮尼亞宮、東方教會部宮(原勸化信仰大樓位於協和大道)、北普羅匹理宮、南普羅匹理宮、皮奧宮(Palazzo Orsini Pio Righetti)、賈尼科洛山上的一些建築(包括羅馬傳信大學,宗座北美學院和版比諾耶穌醫院)、教義部宮、城外聖保羅大教堂(包括修道院)。 [3] 

羅馬歷史中心區羅馬的著名建築

羅馬歷史中心區萬神殿

舉世聞名的萬神殿(又稱潘提翁神殿)是供奉眾神的廟宇,是羅馬最古老、保存最完好、最受歡迎的歷史古蹟之一。它位於古城中心,處於羅馬歷史中心的圓形廣場上,二十四小時都有四處觀光的遊客、羅馬人和無處不在的鴿子,人們常常坐在這巨大的巴羅克噴泉腳下休息,頂端是一座來自遙遠的伊希斯神廟的真正的埃及方尖碑。
萬神殿是一座宏偉的圓形穹頂建築物,呈現在廣場的是它那30多米寬的大理石和花崗岩柱廊。萬神廟建於公元前27年,公元120-124年重建,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當時正值羅馬共和國衰落到帝國興起的動盪時期,尤利烏斯·凱撒的義子屋大維同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爭鬥不休;從那時起,它就矗立在那兒。有人將它稱為繼圓形劇場之後的“羅馬的另一象徵”。正是在羅馬的中心,萬神殿建造、改建,並歷經許多個世紀的變遷。也許正因為它像一條貫通古今連續不斷的金線,它才成為今天這座偉大城市的自然組織部分。最早的萬神殿正如它的希臘名字所表示的,是“眾神之殿”。如今,萬神殿已經不再供奉眾神,而將許多名人的陵墓設在這裏。
原來的萬神殿帶有中央聖壇和柱廊,同希臘廟宇相仿。哈德良皇帝將起初的長方形建築改建成現在的圓形。公元609年發生了最重大的功能性變化,教皇卜尼法斯四世決定將它修復,用於基督教崇拜,並稱之為聖瑪麗亞殉道者教堂。萬神殿的歷史並非風平浪靜。教皇烏爾班七世命人除去它的青銅雕塑,將之熔化,用於聖彼得大教堂的尖頂,後來,偉大的反宗教改革運動建築師貝爾尼尼又在三角牆兩端加了兩個小尖塔,不久即被羅馬人稱為“猴子的耳朵”。
萬神殿的門廊寬33米,16根石柱前後分三行排列,最前面是8根深紅色花崗岩石柱。神殿屋頂為半球形,半球的底面直徑為43.5米,殿內空間總高也是43.5米,半球頂中心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洞用來採光,沒有覆蓋玻璃。這個半球頂是古代世界建築物最大的半球頂。半球頂和柱廊頂原來覆蓋有鍍金銅瓦,公元663年被拜占庭皇帝掠走,735年以鉛瓦覆蓋。柱廊的銅製天花於17世紀上半葉也被拆走。萬神廟早期建築本體一直保存到現今。這座建築體現了古典建築和諧、穩定和莊嚴的特徵。
萬神殿直徑達43.4米的圓穹一直是世界第一無樑圓拱,直到1960年羅馬建立起直徑100米的體育館圓頂後才被打破。萬神殿的設計不僅在美學上是第一流的,從建築技術上也是一流的。
萬神廟還是羅馬人和來羅馬觀光的人們所喜愛的約會場所。帶有16根高聳的花崗岩柱和白色大理石三角牆的萬神廟柱廊,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季,還是在夏日或冬日的傾盆大雨中,都是理想的約會之處。
萬神廟處在一個生機勃勃的地區的中心,這裏也是商業、文化和政治中心。在這個意義上,羅馬歷史中心很幸運地不同於許多別的城市,後者作為活的社區已經毀滅。而在羅馬2000年的歷程中,儘管萬神殿災難多多,但現在它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成為羅馬人的驕傲,也成為人類決心保護那些城市美的典範。 [3-4] 
羅馬萬神殿擁有2000年曆史,自然光只能通過圓頂上的巨大開口照進大殿,但雨水也會藉機湧入。為此,地板上開鑿了一系列小洞,用於排水。專家們發現陽光只能在3月春分和9月秋分以及4月21日這一天通過這個大洞照亮內部。4月21日據信是羅馬落成的日子。在這些重要日子走進萬神殿時,羅馬皇帝會沐浴在陽光中。

羅馬歷史中心區古羅馬競技場

作為歷朝古都、綻放傲然光彩的城市——羅馬,母狼哺育的祖先在這裏繁衍生息。勇往直前的力量與氣概一脈傳承至今,孕育了果敢剛直的羅馬精神。這點在古羅馬競技場上得到鮮明的印證。古羅馬角鬥士更是鬥獸場上絕對的主角。
古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競技場
羅馬競技場(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建築的典型代表,是古羅馬建築最傑出的成就之一,始建於公元1世紀的弗拉維王朝,3世紀和5世紀進行過重修。羅馬鬥獸場是羅馬帝國內規模最大的一個橢圓形角鬥場,長徑188米,短徑156米,外牆高48.5米。有80個拱形入口進入競技場:76個供公眾使用,2個供皇帝的侍從使用,2個供角鬥士使用。在後2箇中,其中1個是讓那些能夠活着回來的角鬥士使用的,而另1個是用來搬走戰敗的角鬥士屍體的。競技場內部分為3個主要區域:鬥獸場、競技場和觀眾席。中央為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用淺黃色巨石砌成,分為4層,下面3層砌成拱門樣式。場內中心是競技表演場,地面鋪有木地板,板下有地下室,供樂隊堆放道具和關閉猛獸用。表演場四周是橢圓形分佈的看台,可容納觀眾四五萬人。看台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越窮的人坐得越高,全部是站席。在觀眾席上還有用懸索吊掛的天篷,這是用來遮陽的;而且天篷向中間傾斜,便於通風。這些天篷由站在最上層柱廊的水手們像控制風帆那樣操控。這裏除用於競技外,還用於閲兵、賽馬、歌舞表演和鬥獸。現在競技場的高大圍牆已殘缺不全,表演場也已殘破,露出地下室,但周圍看台保存得相當好。鬥獸場這種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當時的劇場都傍山而建,呈半圓形,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但是到了古羅馬時期,例如埃庇道努劇場(Epidauros Theater,約公元前330年,設計師:皮力克雷託斯Polykleitos the Younger).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並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
在羅馬帝國時代,每個皇帝的職責之一是為臣民提供公共娛樂活動。所以羅馬全城遍佈着浴室、運動場和劇院。而羅馬鬥獸場就是由韋帕薌(全名提圖斯·弗拉維烏斯·愷撒·維斯帕西安努斯·奧古斯都,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的,是古羅馬當時為取悦凱旋的將領士兵和讚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而建造的。在其兒子提圖斯在位期間建成,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鬥獸場建在另一個羅馬皇帝尼祿的“金宮”(Domus Aurea)原址之上,這個宮殿在64年發生的羅馬大火中被燒燬。鬥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野獸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根據羅馬史學家狄奧·卡西烏斯(Dio Cassius)的記載,鬥獸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共宰殺了9000只牲畜。死於非命的角鬥士更是不計其數,角鬥士之間的角鬥有時是高水平的職業角鬥,有時則是在不願意格鬥的俘虜之間進行的。遙想當年,不知有多少勇士在此灑下鮮血,事隔千年,一股血腥氣還若有似無地飄散在空氣中。這種野蠻的娛樂方式,曾引起一些正直人士的激烈反對,有一位基督徒甚至以在角鬥場中自殺進行議。 [3-4]  [8] 

羅馬歷史中心區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是基督教初期教堂,初建於4世紀,19世紀初被燒燬後按原狀重建。教堂主廳為縱長方形,長120米,寬60米。中心部位的縱長方形主廳最高,兩側有列柱,列柱上方是連續的拱券,再向上是壁柱和明窗,天花是木板平棋格形。聖壇在東端,上有半圓穹窿頂。聖壇前有祭壇。主廳內鑲嵌的壁畫是5世紀的原作。主廳前是三面有圍牆的方形庭院。這種長方形平面的教堂又稱巴西利卡式教堂,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

羅馬歷史中心區凱旋門

羅馬歷史中心寬廣的帝國廣場兩旁,聳立着帝國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凱撒廟等。還有著名的建於公元203年的記載着塞維羅皇帝遠征波斯功績的凱旋門;有記載着第度皇帝東征佔領耶路撒冷第度凱旋門;還有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於312年在密爾維橋上戰勝尼祿暴君而修建的羅馬最大的凱旋門

羅馬歷史中心區廣場

海神噴泉 海神噴泉
位於羅馬市中心的幾座廣場也很著名:始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羅馬努姆廣場,是早期最主要的廣場;凱撒廣場,建於公元前42-2年,它的一端矗立着高大的戰神殿;圖拉真廣場是古羅馬最大而又最壯麗的廣場,它建於公元111-114年,由一系列建築和空場組成。還有市中心的威尼基亞廣場,它長130米,寬75米,是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點,十分繁華。它的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維尼基亞宮,現已成為文藝復興藝術陳列館和國家考古藝術史研究所圖書館。廣場上還有一座1885-1911年為紀念意大利獨立和統一而建的無名英雄紀念碑。在碑中央的高台上,是意大利開國國王伊曼紐爾二世的貼金銅像。
羅馬城內還有3000個噴泉,以建於1762年的特雷維噴泉最著名,噴泉池中央立着海神像,兩側為象徵着富饒和安寧的女神

羅馬歷史中心區羅馬的古城牆

1990年,世界遺產地”羅馬歷史中心“將遺產範圍擴大到了羅馬八區的城牆,故城牆內就是羅馬歷史中心,而城牆也屬於該遺產受到保護的範圍。
羅馬城牆範圍(紅線) 羅馬城牆範圍(紅線)
羅馬是歐洲唯一完好地保存了古城牆的大城市。羅馬的歷史上,在不同年代裏修建過很多城牆。目前在羅馬存在兩個著名的古代城牆。這兩個城牆是根據當時羅馬的城區大小和防禦範圍在兩個不同的環線上建築的。這兩個城牆建築的時代相差700多年,建築的形式、規模和使用的建築材料也有所不同。塞爾維奧城牆主要用的石頭,而奧雷利亞諾城牆用的主要是紅磚和石頭。塞爾維奧城牆不建角樓和了望台。現在從牆體的用料就能分辨出哪個是塞爾維奧城牆,哪個是奧雷利亞諾城牆,這樣便可知道不同時代的羅馬城的範圍。
  • 塞爾維奧城牆(Le Mure Severiane)
塞爾維奧城牆
塞爾維奧城牆(2張)
最早建的城牆叫做塞爾維奧城牆(Le Mure Serviane),是於公元前578年始建,到公元前534年完成,由羅馬王政時期的第六任王塞爾維奧·杜里奧(Servio Tulio)主持建築,全長約11公里,牆高10米,牆厚4米,主要建築材料是長形大塊凝灰岩(59公分),城牆內的範圍約4.26平方千米,有16個大門,將羅馬的7個山丘的大部分圍了起來。在塞爾維奧之後,經多次整修,蘇拉、克拉沃迪奧和維斯帕濟亞諾等都擴建過塞爾維奧城牆。但最終由於外族的侵略和毀壞以及城區的擴大,因建了奧雷利亞諾城牆而廢棄了塞爾維奧城牆。今天我們只能看到已經不完整的城牆。威尼斯廣場祖國祭壇的左邊保留了一段塞爾維奧城牆,在羅馬中心火車站廣場右側保留了90多米,艾瑪埃萊二世廣場附近也有很長的一段塞爾維奧城牆。 [4]  [9] 
  • 奧雷利亞諾城牆(Le Mure Aureliane)
奧雷利亞諾城牆
奧雷利亞諾城牆(3張)
晚些時候建的是“奧雷利亞諾城牆”(Le Mure Aureliane),是於公元271年至282年為防野蠻人入侵興建的,由羅馬帝國時期的皇帝盧喬·奧雷利亞諾(在位時間公元270年~275年)主持建築的,環線全長近19公里(18837米)。壯觀輝煌的奧雷利亞諾城牆是歐洲保存最好的最古老的城牆。當時的羅馬,主要城區均在台伯河的左岸,即河的東岸,要建城牆,只需在城區北、東、南3個方向修建即可。因此,奧雷利亞諾城牆呈馬蹄鐵型,西北角在人民廣場附近伸向台伯河岸,向東南方向延伸至馬焦雷門,向南不遠即向西南延伸,至特斯塔喬山南麓與台伯河岸相連。城與河聯防,可謂銅牆鐵壁,堅不可摧。這座城牆隨地勢而建,彎彎曲曲,有的地方曲折過多,至今仍被稱為“曲折城牆”。城牆用紅磚建成,用羅馬當地產的火山灰加水製成的泥漿做膠粘劑,這樣的泥漿被稱為“天然水泥”,十分結實。整個城牆顏色為磚紅色,和古羅馬的建築色調十分協調。城牆高約12米,下寬上窄,上面寬度為3.5米,每隔30米左右建有一個城垛,城垛比城牆寬一些,也高一些,有的城垛下面為方型,上面高出城牆的部分為圓型。城牆長約19公里,有383個城樓,16座城門。主要的城門為雙拱門,用石頭建成,雙門樓為上半圓下方形。每座城門之外即是大道,通向帝國的各個行省,因此有“條條大路通羅馬”之説。現在,這座城牆仍然屹立在市區之內,保存基本完好的部分尚有14公里,被毀壞的部分只有5公里。聖塞巴斯蒂亞諾門是整座城牆的城門中最大的一座。現在,這座城門和它的兩個漂亮的角樓仍保存完好,掩映在綠樹花草之中,這是奧雷利亞諾城牆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城門。
現在,部分得以倖存下來的塞維安城牆遺蹟得到了羅馬市政府的大力維修和保護。雖然有部分城門仍然作為市民進出的通道,但是大多數城牆遺蹟周圍都增設了鐵網欄,以便更好的保護古羅馬遺蹟。 [7]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