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馬尼亞文學

(東歐國家的文學類別)

鎖定
羅馬尼亞早期的民間口頭文學(如民歌、故事、敍事詩、抒情詩等)直到18世紀、19世紀才被髮掘整理,它的書面文學最初散見於宗教書籍和編年史之中。
中文名
羅馬尼亞文學
類    型
民歌、故事、敍事詩、抒情詩等
地    區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文學文學介紹

據記載,15世紀下半期開始撰寫編年史,多為宮廷紀事。教會執事科雷錫(約1510~1581)最先傳佈宗教書籍,他首次用羅馬尼亞的民間口語出版了《福音全書》和《使徒行傳》等書。17世紀,羅馬尼亞語在各公國普遍使用,世俗文學也有了發展,在許多方面勝過了宗教文學。不少編年史中記載了生動的歷史故事,如編年史家迪·康特米爾(1673~1723)所著《象形文字史》就是最早的寓言故事。 [1] 

羅馬尼亞文學發展歷史

18世紀下半葉
18世紀下半葉,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逐漸衰落,羅馬尼亞資本主義 生產關係開始萌芽。文學中出現了阿爾迪亞爾學派。這是特蘭西瓦尼亞(當時亦稱阿爾迪亞爾)的知識分子在這一時期發起的思想文化啓蒙運動,他們在文學上有成就的代表人物首推伊·布達伊-德列亞努(1760~1820),他的英雄史詩《茨岡人之歌》(1875)是羅馬尼亞第一部成功的敍事長詩,歌頌15世紀羅馬尼亞公國君主弗·採佩什組織茨岡人同奧斯曼軍隊作戰的事蹟。在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兩個公國,迪·戈列斯庫(1777~1830)的遊記、 伊·戈列斯庫(1768~1848)的諷刺喜劇、弗克雷斯庫一家、科·科納基(1778~1849) 、格·阿薩基(1788~1869)等人的詩歌,不僅讚美了愛情,也表現了愛國主義思想。
1848年,羅馬尼亞諸公國的革命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尼·菲利蒙(1819~1865)描寫19世紀初期封建階級壓迫人民的《新老地主們》,是羅馬尼亞第一部長篇小説。科·內格魯齊(1808~1868)的歷史小説《亞歷山德魯·拉普什尼亞努》,描寫了16世紀中期摩爾多瓦公國君主拉普什尼亞努同反動貴族的鬥爭。博—彼·哈什德烏(1838~1907)的歷史劇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安·潘恩(1796~1854)的 《獨特的詩或人們的歌》和《諺語集或民間故事》,創造性地編纂了當時流傳的民歌、諺語、故事和謎語等,反映出作者對窮人的同情和對富人的憎恨。迪·博林蒂尼亞努(1819~1872)、 切·博利亞克(1813~1881)、 伊·海·勒杜列斯庫(1802~1872)和格·亞歷山德雷斯庫 (1810~1885)等人的詩歌, 標誌着羅馬尼亞文學進入浪漫主義時期。 瓦·阿列克山德里(1821~1890)酷愛民間文學, 民歌《米奧裏察》和關於綠林豪傑的民間故事《托馬·阿利莫什》,都是經他收集和整理的。他的《羅馬尼亞的覺醒》(1848)和《我們的士兵》(1877~1878)表現了愛國思想。
19世紀8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戰
19世紀8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羅馬尼亞文學空前繁榮,現實主義為主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米·愛明內斯庫(1850~1889)、 伊·盧·卡拉迦列(1852~1912)、伊·克良格(1837~1889)和伊·斯拉維奇(1848~1925)等。這個時期,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自然主義和民粹派等對文學創作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重要的文學團體有1864年成立的“青春社”,它對培養人才、推動文學的發展起過作用。它的核心人物蒂·馬約雷斯庫(1840~1917),提倡文學運用形象思維,並進而要求藝術達到“忘我的理想境界”,被康·多布羅傑亞努—蓋里亞(1855~1920)主編的宣傳馬克思主義和“有傾向性的藝術”的《同時代人》(1881~1891)指責為“為藝術而藝術”的傾向。文學月刊《新生活》(1905)是象徵派的主要陣地,文學和科學性雜誌《羅馬尼亞生活》(1906)則宣揚民粹派思想。
在詩壇上,詩人愛明內斯庫繼承了前輩的浪漫主義傳統,寫下許多思想深刻、語言優美的詩篇,並把詩歌創作推向新的階段。喬·科什布克(1866~1918)的詩集《敍事詩和田園詩》(1893)、《紡紗》(1896)、《勇敢的歌》(1904)等為詩壇增添了光輝。此外,亞·馬切東斯基(1854~1920)、喬·巴科維亞(1881~1957)、杜·內庫盧策(1859~1904)和奧·戈加(1881~1938)等人的詩歌也各具特色。
在散文方面,著名作家有伊·克良格、伊·斯拉維奇、亞·弗拉胡察(1858~1919)、杜·贊菲雷斯庫(1858~1922)、加·加拉克蒂昂(1879~1961)、 伊·阿吉爾比切亞努(1882~1963)等。克良格的作品有描寫19世紀中期農村生活的《童年回憶》(1880~1883)。斯拉維奇除著有長篇小説《瑪拉》(1894)外,他的中篇小説大多取材於19世紀下半葉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農村生活,揭示了農村資產階級的形成過程,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伊·盧·卡拉迦列的諷刺喜劇,多以城市生活為背景,抨擊19世紀末期的資產階級社會,諷刺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劇作家和短篇小説家巴·德拉弗蘭恰 (1858~1918) 的著名三部曲歷史劇《日落》(1909)、《暴風雪》(1910)和《金星》(1910)取材於16世紀的摩爾多瓦歷史,塑造了愛國者斯特凡大公的形象。他的短篇小説以《哈吉-圖多瑟》(1903)最為著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羅馬尼亞資本主義迅速發展。1918年,特蘭西瓦尼亞同羅馬尼亞合併,建立了統一的國家。在國內外革命形勢影響下,羅馬尼亞共產黨於1921年成立,工人運動蓬勃發展。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羅馬尼亞文學,現實主義流派仍占主導地位,但西方文藝思潮,如自然主義、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印象主義、表現主義和艾爾梅主義等都在文學中有所表現。有些現代派作家由於不滿資本主義制度,接觸工人運動和共產主義思想,走上了民主進步的道路,如傑·博格扎(1908~ )和阿·巴蘭格(1913~1979)等。這一時期的文學評論工作相當活躍,加·伊布勒伊利亞努(1871~1936)主編的《羅馬尼亞生活》提倡民族民主的現實主義文學, 但有民粹派思想的影響。 歐·洛維內斯庫(1881~1943)主編的雜誌《精靈》主張革新,全盤接受西方最新的文藝形式,反對文學作品專寫農村題材。其他著名文學評論家還有米·拉列亞(1896~1964)、喬·克林內斯庫 (1899~1965)、 圖·維亞努(1897~1964)等人。
這時長篇小説創作也進入繁榮時期。它的題材廣泛,並且出現了一批剖析人物心理活動的作品。米·薩多維亞努(1880~1961)的小説塑造了反抗壓迫的農民、漁民、工人和小市民的形象,具有濃厚的摩爾多瓦地方色彩。他的歷史小説反映了羅馬尼亞人民反抗異族侵略、維護民族生存的鬥爭,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利·雷佈雷亞努(1885~1944)是羅馬尼亞現代長篇小説的創始人之一,他創作了《伊昂》等3部長篇小説。此外,著名的長篇小説還有卡·彼特雷斯庫(1894~1975)描寫知識分子的《愛情的最後一夜,戰爭的第一夜》(1930)和《普羅庫斯特之牀》(1933);切·彼特雷斯庫(1892~1961)反映石油工人悲慘生活的小説《黑色金子》(1932);克林內斯庫暴露資產階級的偽善的小説《奧蒂莉亞的隱秘》(1938)等。女作家霍·帕帕達特—本傑斯庫 (1876~1955) 的小説《巴哈音樂會》(1927)則以細緻描寫主人公的心理狀態聞名。

羅馬尼亞文學代表人物

羅馬尼亞無產階級文學初期的代表作家是亞·薩希亞(1908~1937),他的短篇小説《活的工廠》(1932)、《港口的暴動》(1932)等描寫了工人們從自發的鬥爭到組織起來反對資本主義剝削的過程。在詩歌方面,主要詩人有圖·阿爾蓋齊(1880~1967)、喬·巴科維亞、伊·巴爾布(1895~1961)、盧·布拉加(1895~1961)、亞·菲利皮德(1900~1979)、 喬·託珀爾切亞努(1886~1937)等。他們抨擊資本主義制度,為受壓迫的勞動人民鳴不平。西方各種文藝思潮在詩歌創作中都有所反映,詩歌的形式也有所創新,自由體詩開始出現。由於提倡上演民族劇目和表演技巧的提高,戲劇創作也取得一定成就。重要的劇作家有卡·彼特雷斯庫(《鐵石心腸》,1925),米·塞巴斯蒂安(1907~1945)(《無名星》、《最後一點鐘》)和喬·米·贊菲雷斯庫(1898~1939)(《娜斯塔西亞小姐》,1927)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