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志淵

鎖定
羅志淵(筆名:源灝),知名學者、作家、詩人、批評家,深圳龍崗人,祖籍廣東興寧,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山東衞視《圍觀》特約評論員。在國內外重要媒體發表詩歌散文小説,在國內外重要媒體發表文章,作品多見於聯合早報中國日報文藝報、新華副刊、求是理論、解放日報中國人事報海南日報南方都市報南方日報深圳特區報北海晚報信息日報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鳳凰網中國經濟網等主流媒體, 曾擔任多家報刊雜誌專欄作家,並擔任內蒙古人民出版社“華語十家”叢書詩歌卷《執望》主編,已向全國發行。 [1] 
中文名
羅志淵
別    名
源灝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暨南大學
職    業
作家,詩人,批評家
主要成就
創辦《明天詩刊》
創辦中國文化網絡研究會
出生地
深圳龍崗
代表作品
灝詩品詞
尋夢凰朝

羅志淵簡介

羅志淵(筆名:源灝),知名文化學者、作家、詩人,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國學百家講座團團長、著名詩刊《明天詩刊》創辦人及主編、2009中國純文學作家年度人物、《兩岸》雜誌文化顧問、《求是》雜誌官網第一批優秀作者、深圳微公益論壇發起人。兼任中國新聞週刊、廣州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專欄作家及鳳凰衞視、華娛衞視、山東衞視等嘉賓主持,著書甚多,其作品多見於國內外主要媒體。
堅持著書論言,為人堅守“信、篤、恭、讓”。開創的古今融合新文學,引導一個文學流派,與林非、史鐵生、阿來、莫言、祁人等同入選為2009中國純文學作家年度人物。兼任文學雜誌主編及多家媒體特約評論員。著有評論集《論見中國》、詩集《源灝詩選》、《彼岸疏影》,品詞集《灝詩品詞》、雜文集《凝眸》、長篇小説《尋夢凰朝》、《孤零飄落》等。為建國60週年獻禮作品《新天地》被《光明日報》等40多家國內外重要媒體報道,特別是在中央電視台熱播後,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羅志淵照片 羅志淵照片
創辦《明天詩刊》,辦刊宗旨為“容名家之精華,納草根之奇葩”,目標為“中國純文學第一刊”,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其為“替天行詩道的詩刊”,在華人世界影響較大。《明天詩刊》得到新加坡媒體支持,將在新加坡發行,而《明天詩刊》將成為中新合作第一刊物。屆時,《明天詩刊》將通過新加坡傳播給海外華人。
策劃以“慶祝祖國60週年華誕,讓我們一起為祖國寫詩”為主題的“中國頌”徵文活動,收到了來自3000餘名詩人的4000多份稿件,並推出《明天詩刊(國慶專號)》紙刊與網刊同時發行,得到“華商報”、“南方都市報”、“郴州日報”等多家媒體的爭相專題報道。
發起“在詩的國度裏 我們拒絕平庸”的明天詩派宣言,得到廣大詩歌愛好者的支持,並紛紛簽名支持明天詩派,使明天詩派成為中國最活躍詩歌流派。
策劃《文學奧運會》、《一起寫詩》等眾人寫作文學品牌活動,並依靠眾人力量,成功創辦一起寫網第一個純文學刊物《明天詩刊》,吸引廣大文學愛好者關注與支持,凝聚眾人智慧,激發了其創作熱情。一時間,追隨者無數,活躍於網絡的作家及文學愛好者紛紛創辦自己的刊物,在一起寫網掀起了草根辦刊的熱潮。
創辦中國文化網絡研究會,影響較大,被網友譽為“網絡百家講壇”。
明天詩刊主辦的第一屆中國網絡詩歌節活動中擔任總負責人和總策劃,此屆詩歌節主題為“詩意中國”,宣言為“用詩歌傳達詩意,用詩意淨化世界”,得到廣大詩人及詩歌愛好者支持,迅速成為詩壇的一大盛事,不僅引起了大眾對詩歌關注,並重新塑造了詩人在大眾心中的形象。
最新作品《灝詩品詞》得到多位著名詩詞作家的高度評價,並稱其為“古今融合新詩詞的典範”。長篇小説《尋夢凰朝》也被眾多作家稱讚為“最具有詩意的現代小説”。

羅志淵個人成就

書法作品
羅志淵(源灝)書法 羅志淵(源灝)書法
創辦《明天詩刊》 引起國內外媒體關注
創辦中國文化網絡研究會 被譽為“網絡百家講壇”
著書《灝詩品詞》

羅志淵媒體報道

青年詩詞作家源灝的不尋常之路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條原本就極其難行的文學之路,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在網絡文化、影視文化的夾攻中,愈加崎嶇得讓眾多文學愛好者感覺無路可走。而一起寫網草根詩人源灝卻憑藉自己非凡的毅力走出了一條不尋常之路。
當一些出版人把文學雜誌當作商品出售的時候,源灝卻默默的,不為名不為利在一起寫網辦起了純文學的雜誌《明天詩刊》。起初,有些好心的朋友還勸他,“不要辦什麼詩刊了,現在詩歌式微,寫詩的人比看詩的人還多,你怎麼還這麼拼命辦刊?”那時候,源灝沒有説話,因為這確實是詩壇的現狀。然而,有些東西是沒有理由的,源灝仍然堅持辦刊,而且堅信:明天詩刊將是詩歌這塊聖土上開出的一朵奇葩!
因為源灝的努力和堅持,引起了一起寫網站高層的注意,並大力支持這位年輕詩人辦刊,同時建議源灝一定要融合眾人的力量把《明天詩刊》辦起來。於是,源灝在一起寫網建立了一個投稿論壇和一個投稿羣,並策劃了一些眾人寫作品牌活動,如《一起寫詩》、《文學奧運會》等。因為這些活動極具創意,而且一起寫網站平台非常容易操作,不久,就吸引了很多文學愛好者來寫詩和投稿。依靠眾人的力量,一起寫網的第一個刊物《明天詩刊》於2008年8月創刊成功。投稿論壇每天都有詩歌愛好者來投稿,而投稿羣裏擁有固定作者四千多人,每天都有作者加入。
然而,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作為純文學刊物的《明天詩刊》並沒有得到更多的讀者,反而那些批量生產的、廉價的、比泡沫還輕的文字,得到大眾的熱捧,向原本就浮躁的社會散播着更嚴重的病毒,使呼吸着這時代濁氣的人們,變得更加焦灼、困惑、無助、迷惘、疏離、失落……就在此時,源灝以一個詩人的信仰告誡廣大文學愛好者,“我們必須要以發展中國純文學為己任,真正為中國文學做出貢獻。”並在《聯合早報》撰文“江山代有‘山寨’出”,裏面提到:“現在的“山寨”文學,實乃當今之世文人退守的產物。“山寨”文學在媚俗文學與廟堂文學的夾縫中生存,“山寨”文學不等同於“落後”文學;“山寨”文學仍然追求真正的文學,而在純文學式微的年代,追求精英文學的人們只能隱居在“山寨”,以發展純文學為己任。”就因為這段文字對“山寨文學”進行了另一種解讀,馬上引起海內外華人的關注。由新加坡教育部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與國家圖書館管理局聯合本地各文化團體共同舉辦新加坡舉辦書香滿獅城2009——世界書香日系列活動,。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女士和一起寫草根詩人源灝先生受邀,源灝先生出席了新加坡隨筆南洋網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網上訪談,並道出了自己的文學堅守。
如今,《明天詩刊》不僅得到名家的認可,也得到了網絡草根詩人的大力支持。詩刊已經出刊12期。以繁榮中國純文學為己任,容名家之精華,納草根之奇葩,以愛、寬容、理解和共同進步為宗旨,以百花齊放,雅俗共賞為原則,得到海內外詩友們的廣泛認同,並得到海內外媒體的關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