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堯治

鎖定
羅堯治,男,漢族,1966年8月生,浙江慈溪人,中共黨員,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院長,浙江大學空間結構研究中心主任,先進結構設計與建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空間結構重點實驗室主任。 [2]  [9] 
羅堯治1984年就讀於浙江大學土木系;1991年獲浙江大學結構工程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6年晉升為副教授;2000年獲浙江大學結構工程博士學位;2001年晉升為教授;201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6年任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3]  [6]  [10-11] 
羅堯治長期從事大跨空間結構教學和科研工作。 [2] 
中文名
羅堯治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6年8月
畢業院校
浙江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結構複雜行為分析的有限質點法
性    別
籍    貫
浙江慈溪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羅堯治人物經歷

羅堯治
羅堯治(1張)
1966年8月,羅堯治出生。 [7] 
1984年,就讀於浙江大學土木系。
1991年,獲浙江大學結構工程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
1996年,晉升為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0年,獲浙江大學結構工程博士學位。
2001年,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4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工程”,同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2008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
201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6] 
2013年,在布達佩斯經濟與科技大學做訪問教授,同年被聘為錢江特聘專家、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6] 
2014年,在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做訪問教授。
2015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做訪問教授。 [3] 
2016年,任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10-11] 
2020年,被評為浙江省特級專家。 [6] 
2023年8月,入選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7] 
羅堯治

羅堯治主要成就

羅堯治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羅堯治主要研究方向為大跨度空間結構理論與方法、結構複雜行為分析、結構健康監測、無線傳感監測技術、結構CAD/CAM軟件、基礎設施智慧與韌性等,在空間結構體系創新、理論方法、設計軟件、監測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2-3] 
羅堯治為了解決“大體量、手算難”的問題,他化身“程序員”,研發了國內最早的集分析、設計及加工製造於一體的空間網格結構專業設計軟件,帶領團隊研發了剛性、柔性與剛柔性系列空間結構新形式,建立了張力結構、網格結構與可展結構分析理論,研發了先進試驗與監測裝備、製造工藝與施工工法,取得了系統性、引領性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外空白 [14] 
羅堯治承擔包括國家“水立方”游泳中心、國家“鳥巢”體育場、國家速滑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國家大劇院、深圳國際機場航站樓、廣東省人民體育場、西安城運村主體育館、北京熱電廠幹煤棚、亞運會杭州奧體中心、杭州東站、紹興開閉屋蓋體育場、北京北站、重慶北站、雄安站、曹娥江樞紐大閘雙拱空間結構閘門、迪拜City of Arabia等上百項工程的科研工作,為奧運會、冬奧會、世博會、亞運會等上百項中國國內外大型工程提供了技術支撐。 [2-3] 
  • 論文專著
據2023年11月浙江大學官網數據:羅堯治已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 [3] 
羅堯治創辦並主編了《基礎設施智慧與韌性(JIIR)》國際期刊。 [14] 
著作名
出版社
出版時間
《建築結構》
2006年
2006年
2007年
《結構複雜行為分析的有限質點法》
2019年
《空間結構形態學》
科學出版社
2022年
資料來源: [8] 
  • 發明專利
截至2024年5月,羅堯治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0多項,國家工法2項。 [3]  [14] 
  • 承擔項目
據2023年11月浙江大學官網數據:羅堯治主持國家863高科技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20餘項。 [3] 
項目來源
項目名稱
時間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索杆張力空間結構的形體、預應力成形技術及其破壞機理
2001.01-2003.01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大批量定製的產品設計和信息集成技術的研究及其在鋼結構生產中的應用
2002.06-2005.01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
2008奧運會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結構關鍵技術的研究
2004.10-2006.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大型空間結構施工技術研究及其全過程模擬系統
2004.01-2006.12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
大型空間結構施工過程分析與監測系統研究
2006.01-2008.12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
既有建築檢測與評定技術研究—鋼結構檢測與評定
2007.01-2011.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
新型張力空間結構體系的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研究
2007.01-2010.12
國家863計劃項目
複雜環境下大跨度空間結構故障預警技術
2007.08-2010.07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
空間結構形態學建模與控制理論研究
2010.01-2012.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空間結構形態學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
2010.01-2012.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大跨度空間結構
2011.01-2014.12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高層與大跨建築結構特徵傳感及安全物聯網監控技術
2012.01-2015.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大跨度空間結構全精細化分析的計算理論與結構性能研究
2016.01-2019.12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地震和颱風荷載作用下濱海城市既有建築結構與地基協同大規模計算與安全評價理論
2016.07-2020.12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城鎮建築結構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關鍵技術及應用
2017.06-2020.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再分式板片組合空間網殼結構體系及其穩定性能研究
2018.01-2021.12
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面向亞運場館的建築公共安全智能物聯網關鍵技術
2021.01-2023.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工程結構複雜行為仿真模擬新方法與軟件平台
2023.01-2027.12
資料來源: [5] 
  • 科研成果獎勵
據2023年11月浙江大學官網數據:羅堯治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行業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全國優秀建築結構設計一等獎,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3] 
獲獎項目
所獲獎項
時間
空間網架結構分析設計軟件MSTCAD
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7年
空間結構CAD系統研製及工程推廣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998年
河南鴨河口電廠儲煤庫工程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2003年
河南鴨河口電廠幹煤棚設計
全國建築結構優秀設計一等獎
2003年
索預應力網格結構的結構機理、分析方法、受力性能、優化設計及其應用研究
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
火電廠超大跨幹煤棚設計與施工新技術及工程應用
中國電力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7年
國家游泳中心結構關鍵技術研究
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8年
國家游泳中心結構及室內環境關鍵技術研究
北京市奧運工程科技創新特別獎(集體獎)
2009年
擋潮泄洪雙拱閘門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
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0年
複雜鋼結構施工過程時變分析及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年
高空大跨連體結構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
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年
杭州新火車東站鋼結構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3年
曹娥江大閘工程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
2013年
強湧潮河口曹娥江大閘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
2013年
建設工程施工模板支撐體系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中建總公司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4年
建設工程模板支撐體系安全技術研究及應用
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2015年
新一代運載火箭力學試驗與發射測試廠房建造關鍵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年
空間鋼結構試驗與監測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8年
現代空間結構體系創新、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2019年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0年
資料來源: [6] 

羅堯治人才培養

  • 開設課程
據2023年11月浙江大學官網數據:羅堯治現承擔國家一流課程“金課”《大跨度空間結構》與《建築力學與結構》課程的授課工作。 [4] 
  • 培養成果
據2023年11月浙江大學官網數據:羅堯治已培養博士研究生30餘名,碩士研究生70餘名。 [3] 

羅堯治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8年
浙江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
2000年
浙江省青年科技獎
2001年
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人員
2002年
首屆中國空間結構傑出青年獎
2006年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2008年
科技部“科技奧運先進個人”
2014年
中國鋼結構協會三十年傑出貢獻人物獎
2016年
董石麟-周定中空間結構科技教育基金第一屆空間結構科技創新獎
2016年
寶鋼優秀教師獎
2023年
-
浙江省特級專家 [14] 
2024年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2] 
2024年
2024年浙江省勞動模範
資料來源: [6]  [13] 

羅堯治社會任職

羅堯治擔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空間結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勘測設計協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鋼結構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金屬學會鋼結構委員會委員、中國模板腳手架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鋼協鋼結構質量安全檢測鑑定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結構設計分會常務理事、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專家委員會專家、浙江省鋼結構協會副會長兼專家委員會主任、浙江省住建廳科學技術委員會新型建築工業化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綠建協會副會長、浙江省高等學校本科土木建築和水利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浙江省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專家委員會主任、杭州結構與地基處理研究會理事長,《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Intelligence and Resilience》主編。 [3] 

羅堯治人物評價

“羅堯治在鋼結構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浙江省鋼結構協會 評) [1] 
“躬耕空間結構三十餘載,羅堯治與時代發展、國家需求同頻共振,為提升中國空間結構工程技術水平並躋身國際前列做出了重要貢獻。”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評)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