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罪與罰

(2006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罪與罰》是2006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譯者是嶽麟。 [1] 
中文名
罪與罰
作    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譯    者
嶽麟
出版時間
2006年8月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頁    數
471 頁
ISBN
9787532740079
定    價
23 元
裝    幀
平裝

罪與罰內容簡介

《罪與罰》系19世紀俄國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説描寫一心想成為拿破崙式的人物、認定自己是個超人的窮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受無政府主義思想毒害,為生活所迫,殺死放高利貸的房東老太婆和她的無辜的妹妹,製造了一起震驚全俄的兇殺案。經歷了一場內心痛苦的懺悔後,他最終在基督教徒索尼雅姑娘的規勸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亞。作品着重表現主人公行兇後良心受到譴責,內心深感孤獨、恐懼的精神狀態,刻畫他犯罪前後的心理變化。小説一方面描繪了俄國下層人民的悲慘生活,揭露貴族社會的罪惡;一方面也宣揚逆來順受,從宗教中求解脱的思想。 [1] 

罪與罰作者簡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國19世紀文壇上享有世界聲譽的一位小説家,他的創作具有極其複雜、矛盾的性質。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於醫生家庭,自幼喜愛文學。遵父願入大學學工程,但畢業後不久即棄工從文。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潮影響下,他醉心於空想社會主義,參加了彼得堡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過往甚密。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長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內心分裂。他對人類肉體與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寫是其他作家難以企及的。他的小説戲劇性強,情節發展快,接踵而至的災難性事件往往伴隨着複雜激烈的心理鬥爭和痛苦的精神危機,以此揭露資產階級關係的紛繁複雜。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劇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惡矛盾性格組合、深層心理活動描寫都對後世作家產生深刻影響。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