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繡錦盤舌蟾

鎖定
繡錦盤舌蟾(學名:Discoglossus pictus):盤舌蟾科、盤舌蟾屬兩棲動物。平均體長8釐米。身體粗壯,頭扁平,寬大於長。背腺沿着背部縱向排列,也可以不存在。瞳孔的形狀像倒置的水滴。身上有五顏六色的斑紋。該物種有三種不同的圖案變異。
棲息地在森林、荒地、灌木叢、開闊的沿海地區、樹林和濕地。在水邊生活,在石頭下挖的洞穴中尋找庇護所。食物包括小型無脊椎動物到大型蠕蟲。分佈於阿爾及利亞、意大利、馬耳他、摩洛哥、西班牙和突尼斯。
中文名
繡錦盤舌蟾 [5] 
拉丁學名
Discoglossus pictus
別    名
彩繪盤舌蟾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兩棲綱
無尾目
盤舌蟾科
盤舌蟾屬
繡錦盤舌蟾
亞    種
2亞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Otth, 1837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同義學名
Discoglossus algirus Lataste, 1870
外文名
英文 Painted Frog
法文 Discoglosse Peint
西班牙文 Sapillo Pintojo Mediterráneo o Argelino
意大利文 Discoglosso Dipinto

繡錦盤舌蟾動物學史

繡錦盤舌蟾的亞種曾經是3個,其中包括摩洛哥盤舌蟾(Discoglossus scovazzi)。在歷史上,北非的種羣被視為與歐洲島嶼上的種羣不同的亞種。然而,歐洲和北非羣體之間的遺傳差異很小。2006年摩洛哥盤舌蟾被劃分為單型的獨立物種。繡錦盤舌蟾也從下轄3個亞種變成2個亞種。 [2] 

繡錦盤舌蟾形態特徵

繡錦盤舌蟾平均體長8釐米。身體粗壯,頭扁平,寬大於長。背腺沿着背部縱向排列,也可以不存在。瞳孔的形狀像倒置的水滴。身上有五顏六色的斑紋。該物種有二種圖案變異:第一種是皮膚顏色幾乎一致,具有大的、邊緣明亮的深色斑點;第二種有兩條深棕色縱向條紋,一條亮帶沿着背部,兩條亮帶沿着兩側。 [3-4] 
繡錦盤舌蟾

繡錦盤舌蟾棲息環境

棲息的海拔高度在大陸上,從海平面到1,700米,最高海拔記錄在阿爾及利亞,其他地方已記錄到1,378米,在西西里島可達海拔1,500米。 [2] 
在森林、荒地、灌木叢、開闊的沿海地區、樹林和濕地棲息地安家。也出現在人造棲息地,包括葡萄園、果園和露營地。 [6] 

繡錦盤舌蟾生活習性

該物種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邊度過,在石頭下挖的洞穴中尋找庇護所。是食肉動物,食物包括小型無脊椎動物到大型蠕蟲。它們沒有能伸長的舌頭,用下顎捕捉獵物。在繁殖季節開始時,雄性會發出響亮的“rar-rar-rar”聲音來吸引配偶。 [6] 

繡錦盤舌蟾分佈範圍

原產地:阿爾及利亞、意大利(西西里島)、馬耳他、摩洛哥、西班牙(西屬北非領土)和突尼斯。
引進:法國和西班牙。
該物種原產於意大利西西里島馬耳他島戈佐島,以及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北部、突尼斯和摩洛哥東北部,以及西班牙的飛地梅利利亞。其在北非分佈的西部界限尚不清楚,可能延伸至裏夫東部和摩洛哥的中阿特拉斯。在摩洛哥東北部,它似乎僅限於地中海沿岸和穆盧耶河流域以東的內陸地區,範圍從地中海低地向南到奧得河兩岸的半沙漠地區。在阿爾及利亞,它沿着地中海沿岸呈連續分佈,向南延伸至上高原和奧雷斯,並可能延伸至比斯克拉的撒哈拉地區。來自Saoura山谷的記錄就是摩洛哥盤舌蟾的分佈區了。在突尼斯,該物種廣泛分佈於該國北部三分之一的地區,在中部更為侷限,南部範圍限制在撒哈拉沙漠前的綠洲。它也存在於加利特島(La Galite Island)。
繡錦盤舌蟾已被引入法國南部,來自阿爾及利亞北部的源種羣,並將其範圍從那裏擴展到西班牙東北部(赫羅納和巴塞羅那省),並且還在繼續擴大它的範圍。 [2] 
繡錦盤舌蟾分佈圖 繡錦盤舌蟾分佈圖

繡錦盤舌蟾繁殖方式

繡錦盤舌蟾的交配方式是腹股溝式,即雄性在腰部區域緊扣雌性,交配僅持續35秒至2分鐘。雌性在一個晚上的交配中總共產下500-1000粒卵。雌性可以與各種雄性交配,每次交配產下約20-50粒卵的小團塊。卵徑一般為1-1.5毫米;凝膠狀包膜3-7毫米。卵沒有共同的外殼,在水面上形成鬆散的團塊或沉入水底。卵通常在2-6天內孵化。孵化後,蝌蚪長約3毫米。在1-3個月內,它們長到約33毫米並蜕變成10毫米的幼蟾。 [4] 

繡錦盤舌蟾亞種分化

繡錦盤舌蟾(2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繡錦盤舌蟾金色亞種
Discoglossus pictus auritus
Herón-Royer, 1888
2
繡錦盤舌蟾指名亞種
Discoglossus pictus pictus
Otth, 1837
[1] 

繡錦盤舌蟾保護現狀

繡錦盤舌蟾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ver3.1——無危(LC)。 [2] 

繡錦盤舌蟾種羣現狀

繡錦盤舌蟾是摩洛哥東北部、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中部地區最豐富的兩棲動物之一,但更多地集中在突尼斯南部,在西西里島、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相當普遍,在西班牙大陸和法國引入的亞種羣數量也很豐富,而且它們的範圍還在擴大。它們在意大利被認為表現良好,數量豐富(2019年9月),調查記錄了該物種的存在大量數量(Lillo等人2013年,Lo Valvo等人2017年)。 [2] 

繡錦盤舌蟾主要威脅

在西西里島,許多繡錦盤舌蟾物種的數量都與人造水體有關,如石頭砌成的蓄水池、灌溉管道和耕地中的運河。傳統農業方法的衰落似乎對它們構成了威脅。然而,生活在河流、季節性池塘和沼澤地帶的種羣似乎沒有那麼危險。據考證,馬耳他和戈佐島上的科西嘉盤舌蟾受到地下水位下降的威脅(Gasc1997年)。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