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線膛槍

鎖定
槍膛內帶有膛線的火槍,誕生於15世紀初的德國。
1476年意大利就已有螺旋形線膛的槍支。“膛線”英文為rifle,音譯為“來複”,線膛槍也因此稱為“來復槍”。17世紀初,丹麥軍隊最先裝備使用了來復槍。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方軍隊裝備了來復槍
中文名
線膛槍
外文名
Rifle
別    名
來復槍
誕生地
德國
誕生時間
15世紀初

線膛槍歷史發展

最早的槍膛內帶有膛線的火槍誕生於15世紀初的德國。但當時還只是直線形的溝槽,這是為了更方便從槍口裝填彈丸。
據文獻記載,意大利最早在1476年就已有螺旋形線膛的槍支。螺旋形膛線可使彈丸在空氣中穩定地旋轉飛行,提高射擊準確性和射程。“膛線”英文為rifle,音譯為“來複”,線膛槍也因此稱為“來復槍”。17世紀初,丹麥軍隊最先裝備使用了來復槍。但由於來復線製作成本高和從槍口裝填彈藥不便,所以許多國家的軍隊不願裝備使用有螺旋形膛線的槍。
早期的槍械都是前裝膛槍。1420年,德國紐倫堡的一個鐵匠戈特,簡化前裝手續,氣體泄出,使彈丸在槍膛內起緊塞作用並提高裝填速度,發明了直線式線膛槍,採用圓形鉛球彈丸。由於“膛線”一詞的英文譯音是“來複”,所以線膛槍也被稱作來復槍。截至修改該詞條之前(2021年),印戈特姓名和1616年生產日期的步槍還保存在博物館內。這種帶有膛線的來復槍射擊精度大大超過了滑膛槍
法國米寧前裝式來復槍 法國米寧前裝式來復槍
16世紀以後,將直線形膛線改成螺旋形,發射時能使長形鉛丸作旋轉運動,出膛後飛行穩定,提高了射擊精度,增大了射程。較有名的是法國的米寧前裝式來復槍,此槍重約4.8千克,螺形膛線4條,最大射程914米,彈丸長形,頭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口徑,比較容易從槍口填裝,發射時火藥氣體使彈底部膨脹而嵌入膛線以發生旋轉。由於這種線膛槍前裝很費時間,因而直到後裝槍真正得到發展以後,螺旋形膛線才被廣泛採用。

線膛槍槍支代表

最有名的便是英國帕特里克·弗格森於1776年發明的一種新式來複步槍。這種槍射程達200碼,平均每分鐘可射4-6次。這比起當時每分鐘只能發射一次、射程50碼的一般步槍來説的確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弗格森在槍膛內刻上螺旋形的紋路即來復線,使發射的彈頭高速旋轉前進,增加了子彈飛行的穩定性、射程和穿透力;又在槍上安裝了調整距離和瞄準的標尺,提高了射擊命中率。
19世紀,人們對槍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825年,法國軍官德爾文設計了一種槍管尾部帶藥室的步槍,採用球形彈丸,彈丸裝入槍管後,利用探條衝打,使彈丸變形而嵌入膛線。這種槍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明顯提高。德爾文步槍被稱“現代步槍之父”。
膛線 膛線
1848年出現了米涅式步槍,構造比德爾文步槍更加簡化,省去了專門的藥室,彈丸也改成中空式。

線膛槍膛線作用

膛線可説是槍管的靈魂,膛線的作法在於付予彈頭旋轉的能力,使彈頭在出膛之後,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雖然在15世紀就有使用膛線的紀錄,但是由於製造工藝的困難,要到18世紀才得以普及.
槍管中下凹的部份稱為陰線,凸起的部份稱為陽線. 一般而言,槍械的口徑應是從來復線的陽線到陽線的距離,但是例外太多,已成不了一個原則. 比如説.38和.357是一樣的口徑,只是一個量的是陽線到陽線的距離,一個量的是陰線到陰線的距離. 當然,兩者的彈頭長度有所不同,但光以口徑而言是一樣的.

線膛槍膛線特點

膛線的數目,沒有一個標準,從春田兵工廠的1903A3的2條到Marlin所謂的Micro Groove的22條.
陰線的深度在現代的槍管中,大部份是在0.004到0.006寸之間. 但是陰線和陽線的形狀,又是一個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情況.
丹麥的Rasmussen和英國的Metford(William E. Metford),這種圓形的陰線據説可以減少槍管的殘留物,日本的99式步槍就是使用這種陰線. Mannlicher是奧地利的兵工廠,這種陰線上寬下窄,據説彈頭比較容易旋轉,因此出槍口的初速會比較高而可以及遠. 另外常聽到的有Ballard膛線,它是一種黑火藥時期有名的長射程步槍,這種膛線採用寬淺的陰線,和現代Marlin 的Micro Groove類似.
來復線旋轉的程度,稱為纏距. 如果須要愈長的距離來完成360度的旋轉,稱為慢. 較短者稱為快. 例如説在12寸之內完成一圈的要比9寸內完成一圈的慢. 纏距的差別主要在於是否能使彈頭穩定,不穩定的彈頭除了沿着目標線旋轉,還會翻跟斗,產生靶紙上產生Keyhole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