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蛺蝶

鎖定
朱蛺蝶Nymphalis xanthomelas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中型蝶種,前翅長約30--35mm,展翅寬50---60mm。翅表面橙紅色,翅緣具黑色寬帶,前翅散佈大小不均的黑斑,翅腹面為複雜的黑褐色斑紋,雌雄近似 ,雄蝶較小。本種分佈於低山地區至中海拔山區。成蝶活動期為三月至七月,常出現在陽光下,活動敏捷。幼蟲主要取食榆科之樸、櫸木及柳樹等。
別    名
緋蛺蝶
中文學名
朱蛺蝶
拉丁學名
Nymphalis xanthomelas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亞    門
昆蟲綱Insecta
有翅亞綱Pterygota
鱗翅目Lepidoptera
亞    目
錘角亞目Rhopalocera
蛺蝶科Nymphalinae
亞    科
蛺蝶亞科Nymphalinae
蛺蝶族Nymphalini
蛺蝶屬Nymphalis Kluk
分佈區域
亞洲古北區,中歐

朱蛺蝶特徵

朱蛺蝶----反面 朱蛺蝶----反面
翅紅黃褐色,外緣鋸齒狀。前翅外緣有2條暗褐色帶,雜有黃褐色與青藍色,其內側有黑色寬帶,頂角附近有灰白色的短斑,中室內有2個相連的黑色圓斑,中室端有1個寬大黑橫斑,m3室、cu1室各一個,cu2室有2個黑斑;後翅前緣下部有1個大型黑斑。翅反面密佈波狀細紋,基半部黑褐色,外半部淡灰褐色,中室內有1個不顯著的小白點。

朱蛺蝶習性

朱蛺蝶 朱蛺蝶
本種一年只有一世代,成蟲全年可見,不過當年出生的新鮮個體大約在四月羽化。朱蛺蝶的寄主植物為多種榆科植物,如朴樹、櫸木等,雌蟲將卵聚產在寄主的休眠芽周圍,幼蟲孵化後會吐絲築巢行羣體生活,有時幼蟲數量過多,甚至將整棵植物的葉片吃光。
本種雖然以成蟲越冬,但在九月左右,也就夏末秋初氣温開始降低時,就不容易看到成蟲在野外飛舞,必需等到來年的二、三月才能在山區較開闊的草地或林道的邊緣,看到越冬後較破舊的個體;朱蛺蝶出現的高峯期約在五月中左右。

朱蛺蝶寄主

朱蛺蝶 朱蛺蝶
榆科:裂葉榆,白榆,南洋樸Celtis australis 、台灣樸 Celtis formosana 、櫸木 Zelkova serrata ;楊柳科:柳屬Salix spp;漆樹科:全緣黃連木Pistacia integerrima等。

朱蛺蝶亞種

中國有2亞種:
朱蛺蝶
朱蛺蝶(6張)
台灣亞種 N.xanthomelas formosana (Matsumura ) (分佈於台灣,台灣名:緋蛺蝶)
大陸亞種 N.xanthomelas fervescens (Stichel)。

朱蛺蝶分佈

黑龍江、遼寧、山西、河北、河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台灣;朝鮮、日本;中歐。

朱蛺蝶繁殖方式

卵生。

朱蛺蝶食性

花粉、花蜜、植物汁液。
朱蛺蝶 朱蛺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