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啄木鳥

鎖定
綠啄木鳥是鴷形目啄木鳥科綠啄木鳥屬鳥類。 [5]  雄鳥額和頭頂前部輝紅色,鮮麗異常;雌鳥頭上無紅色;嘴尖直,尖鋭如鑿;舌細長而能伸縮,先端列生短鈎;嘴基部至眼有一黑色條紋;頭的餘部灰色,顏面、喉部和前頸較淺, [6]  近白色;頭後部、後頸部顏色較濃,雜黑羽;體羽主要為綠色;翼暗棕色,外緣有白色斑點;下體自胸部起均為污灰色而染有綠色;中央尾羽褐色,羽端近黑褐色,羽幹黑褐色;腳短,均具鋭利的鈎爪。 [6] 
綠啄木鳥分佈於歐洲中部、西伯利亞南部、中印半島及蘇門答臘, [7]  在中國見於青海、西藏等省區。棲息在海拔4300米以下的森林地帶。 [6]  夏季多棲於高山森林間,秋、冬季遷至平原區活動。攀樹用舌鈎食蛀蟲, [6]  食料以螞蟻為主,也取食疣紋蝙蝠蛾、松梢螟、甲蟲等害蟲,有時也吃花生和樹木種子。營巢在樹洞中,每窩產卵6—8個,卵為白色。 [8] 
綠啄木鳥嗜吃螞蟻及其他昆蟲,對農林業頗有益處。 [3]  [8] 
中文名
綠啄木鳥
外文名
Gray-headed Woodpecker [4] 
別    名
火老鴉(本草)
香噴打木(北名),黃啄木(南名),綠啄木
中文學名
灰頭綠啄木鳥
拉丁學名
Picus canus
二名法
Picus canus Gmelin,1788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鴷形目
啄木鳥科
亞    科
啄木鳥亞科
綠啄木鳥屬
灰頭綠啄木鳥

綠啄木鳥鑑別特徵

通體綠色,雄鳥前頭有紅斑 [1] 

綠啄木鳥形態

雄性成鳥 和頭頂鮮紅色;枕和後頸黑色;眼先具黑色縱紋;臉和耳羽灰色;臉與喉之間有黑色縱紋。翕、背、腰為灰綠色,尾上覆羽金黃色;尾羽灰褐色,有許多寬闊的白色橫斑;飛羽灰褐色,初級飛羽外羽片具白色圓斑,內羽片具白色大橫斑;次級飛羽外羽片黃綠色,內羽片邊緣有大的白斑。下體的頦、喉為帶點綠的灰白色;前頸、胸、腹和兩脅灰綠色;尾下覆羽基部黑色,端部灰色。
雌性成鳥 與雄鳥相似,但額和頭頂無血紅色,代之則是黑色,其餘的則完全相同。
虹膜紅色或土黃色;褐黑色,下嘴基部肉色或橄欖黃色;跗蹠及趾灰黑色,爪褐色 [1] 

綠啄木鳥地理分佈

綠啄木鳥 綠啄木鳥
全國各省、自治區均有分佈,分成許多亞種。在國外,終年留居於挪威,向東經德國、前蘇聯至日本,南至阿爾卑斯山、巴爾幹半島至東南亞各地 [1] 

綠啄木鳥生態特徵

綠啄木鳥 綠啄木鳥
夏季常棲於山林間,至冬則大多遷抵平原近山的叢林間,隨食物而漂泊不定,猶如許多啄木鳥一般。叫聲似“kiss—kiss—kiss—kiss———”,每次連叫4—7聲,有時在一分鐘內直叫5—6次。攀樹索蟲為食,如其他啄木鳥一樣,但亦在地面覓食。不過它是此屬中惟一能在地上覓食的啄木鳥。
春夏兩季大多專吃昆蟲,至秋冬時則均兼吃植物性東西。
繁殖期在5—7月。巢營於樹洞裏。每窩產6—8枚,卵純白色。9個卵的平均大小為30.4(29—31.6)X 22.4(21—23.6)mm。曾於1954年5月間在河北省昌黎山上杏樹的樹洞裏發現一巢,洞孔距地僅約1.8 m。巢內的雛鳥原有4個,後因被蛇吞吃了,只留下2個,又被人掏走了。親鳥來哺時,常一人即出,以螞蟻餵養雛鳥。與此同時,又在距杏樹不遠的白楊樹上見有此鳥出入的樹洞,高距地面10 m以上,但洞裏始終未見卵和雛鳥,或僅供宿夜之用 [2] 

綠啄木鳥經濟意義

嗜吃螞蟻及其他昆蟲,對農林業頗有益處 [3] 
參考資料
  • 1.    關貫勳,譚耀匡 .中國動物志 鳥綱 第七卷 夜鷹目 雨燕目 咬鵑目 佛法僧目 形目 :科學出版社 ,2003.09 :165
  • 2.    關貫勳,譚耀匡 .中國動物志 鳥綱 第七卷 夜鷹目 雨燕目 咬鵑目 佛法僧目 形目 :科學出版社 ,2003.09 :165-166
  • 3.    關貫勳,譚耀匡 .中國動物志 鳥綱 第七卷 夜鷹目 雨燕目 咬鵑目 佛法僧目 形目 :科學出版社 ,2003.09 :166
  • 4.    Gray-headed Woodpecker  .鳥類世界[引用日期2023-05-10]
  • 5.    (英)約翰·古爾德著,歐洲鳥類,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11,第181頁
  • 6.    大丹增主編,中國藏藥材大全,中國藏學出版社,2016.04,第690頁第691頁
  • 7.    周希澄主編,常用生物科技詞典,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02,第424頁
  • 8.    遼寧省林學會編寫,遼寧主要經濟鳥類圖冊,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11,第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