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顱磁刺激技術

鎖定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技術是一種利用脈衝磁場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是大腦),改變皮層神經細胞的膜電位,使之產生感應電流,影響腦內代謝和神經電活動,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的磁刺激技術。
中文名
經顱磁刺激技術
外文名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簡    稱
TMS
利    用
脈衝磁場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經顱磁刺激技術概念

TMS原理圖 TMS原理圖

經顱磁刺激技術發展史

1985年,Barker成功研製出第一台經顱磁刺激儀。
1988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台經顱磁刺激儀。
1992年,美國公司推出了第一台rTMS
2005年,華中依傑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研製出中國第一台rTMS.
2008年,美國FDA批准經顱磁刺激用於藥物難治性抑鬱症的治療。

經顱磁刺激技術分類

根據TMS刺激脈衝不同,可以將TMS分為三種刺激模式:單脈衝TMS (sTMS)雙脈衝TMS (pTMS) 以及重複性TMS(rTMS) 。sTMS由手動控制無節律脈衝輸出,也可以激發多個刺激,但是刺激間隔較長(例如10 秒) ,多用於常規電生理檢查。pTMS以極短的間隔在同一個刺激部位連續給予兩個不同強度的刺激,或者在兩個不同的部位應用兩個刺激儀(又稱作double-coil TMS , dTMS) ,多用於研究神經的易化和抑制作用。rTMS分為高頻和低頻兩種,則需要設備在同一個刺激部位給出慢節律低頻或快節律高頻rTMS。不同刺激參數(模式、頻率、強度、間隔、持續時間、刺激位點、刺激方向等)的rTMS產生不同的神經生理效應,低頻刺激模式引起皮層的抑制,高頻刺激模式則引起興奮。在臨牀中主要通過捕捉和利用這種生物效應來達到診斷和治療的目的。

經顱磁刺激技術應用情況

目前經顱磁刺激技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國內的經顱磁刺激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癲癇病、神經心理科(抑鬱症、精分症)、康復科、兒科(腦癱等)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應用。其中對抑鬱症、睡眠障礙等疾病的療效,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在臨牀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經顱磁刺激技術經顱磁刺激技術特點

作為二十一世紀研究腦部科學四大技術手段之一的經顱磁刺激技術,無痛、無創、無損是其三大技術特點。為了穿過頭皮和顱骨TMS技術的磁場強度是不能低於1特斯拉的,最為直觀的判斷就是頭部MEP的檢測。
經顱磁刺激技術是通過不同的頻率在不同的部位實現不同的治療效果,從而對患者起到治療的作用,所以在臨牀上治療還需要準確的定位。
刺激時間、刺激間隔的調製是與療效密切相關的, 這就取決於線圈的冷卻系統
高頻興奮、低頻抑制,這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案,目前國際上比較常用的爆發刺激是TMS技術發展的方向。
未來,TMS將在軍事領域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