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絡腧穴學

(2012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經絡腧穴學》是2012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經絡腧穴學
作    者
劉清國、胡玲
出版時間
2012年8月1日
出版社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ISBN
9787513209144

經絡腧穴學內容簡介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9版):經絡腧穴學》採用“知識樹”型模塊化設計,力圖體現概念的準確性和簡潔性,強調知識的聯繫性和內在邏輯關係。全書共分七章,將原屬於《經絡學》和《腧穴學》的內容合二為一,系統編排,分為上、中、下三篇。 [1] 

經絡腧穴學圖書目錄

緒言
上篇 經絡腧穴總論
第一章 經絡總論
第一節 經絡理論沿革
一、經絡概念的形成
二、經絡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經絡系統基本內容
一、十二經脈
二、十二經別
三、十二經筋
四、十二皮部
五、十五絡脈
六、奇經八脈
第三節 根結標本氣街四海
一、根與結
二、標與本
三、氣街
四、四海
第四節 經絡的作用
一、溝通內外,網絡全身
二、運行氣血,協調陰陽
三、抗禦病邪,反映病候
四、傳導感應,調整虛實
第五節 經絡的臨牀應用
一、經絡診斷
二、分經辨證
三、循經取穴
四、藥物歸經
第二章 腧穴總論
第一節 腧穴理論沿革
一、腧穴概念的形成
二、腧穴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類
二、物象類
三、人體類
第三節 腧穴的分類
一、十四經穴
二、經外奇穴
三、阿是穴
第四節 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
三、絡穴
四、郄穴
五、背俞穴
六、募穴
七、八會穴
八、八脈交會穴
九、下合穴
十、交會穴
第五節 腧穴的生理功能
一、輸注氣血,濡養百骸
二、疏通經絡,調和陰陽
第六節 腧穴的主治規律
一、分經主治規律
二、分部主治規律
第七節 腧穴的臨牀應用
一、診斷方面
二、治療方面
第八節 腧穴定位方法
一、體表標誌定位法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四、簡便取穴法
中篇 經絡腧穴各論
第三章 十二經脈
第一節 手太陰經絡與腧穴
一、手太陰經絡
二、手太陰肺經腧穴
1.中府
2.雲門
3.天府
4.俠白
5.尺澤
6.孔最
7.列缺
8.經渠
9.太淵
10.魚際
11.少商
第二節 手陽明經絡與腧穴
一、手陽明經絡
二、手陽明大腸經腧穴
1.商陽
2.二間
3.三間
4.合谷
5.陽溪
6.偏歷
7.温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術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髑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
19.口禾髎
20.迎香
第三節 足陽明經絡與腧穴
一、足陽明經絡
二、足陽明胃經腧穴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倉
5.大迎
6.頰車
7.下關
8.頭維
9.人迎
10.水突
11.氣舍
12.缺盆
13.氣户
14.庫房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滿
21.梁門
22.關門
23.太乙
24.滑肉門
25.天樞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歸來
30.氣衝
31.髀關
32.伏兔
33.陰市
34.梁丘
35.犢鼻
……
下篇 經絡腧穴現代研究
附錄一 常用經絡腧穴歌訣
附錄二 常用古代體表標誌釋義 [1] 
參考資料